胡章龍
摘要:在小學教育中,如何實現學校與家庭教育合力趨于最大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教師與家長能否有效溝通。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有效溝通有利于提升小學素質教育的效果。但是由于思想認識上的差異,當前小學教師與家長溝通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對此,小學教師應當樹立正確的溝通觀念以及掌握一些溝通技巧,針對性地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促進小學生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學;教師;家長;溝通;問題及對策
在現代素質教育要求中,要求教師應當與學生家長進行及時溝通,以此修正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家庭是重要的教育場所,家長也是孩子的啟蒙教師,學生的學習如果單單依靠學校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需要教師與家長之間形成一個有效的溝通渠道。但是,在目前小學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中,仍然存在教師、家長以及溝通渠道等方面的問題,使家校合作無法實現最優化。對此,教師應當重視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并且要采取針對性的溝通方式,共同合力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小學教師與家長溝通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方面
1.一味重視教學,忽視與家長之間的溝通。這一問題存在的原因是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教學當中,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為主要的教學目的。即使與家長之間進行溝通,也是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成績,溝通的內容主要是強調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為主。同時,教師也會因為工作任務較重,大部分時間花費在授課、批改作業、整理教案等任務上,所以導致了教師心有余而力不足,忽視了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此外,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通常是在辦公室進行,不是一個良好的溝通場所,家長無法表達出真實的想法,使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草草了事,無法實現應有的效果。
2.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沒有及時反饋。教師與家長進行溝通的主要目的是共同解決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但是在很多情況下,教師在與家長進行溝通之后并沒有及時反饋,沒有發揮主導作用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而是告知家長孩子存在什么樣的問題,沒有與家長同心協力地解決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
(二)家長方面
1.思想落后,忽視孩子的全面發展。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師,因此家長的思想觀念以及行為舉止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而由于部分家長思想觀念的落后,認為孩子的學習和教育應當是學校應該承擔的責任,甚至有部分家長會先入為主地認為教師主動與其進行溝通,也只是因為孩子在學校中表現不好,產生反感的情緒和心理,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效果。此外,大部分家長在與教師進行溝通時,溝通的主要內容也只是圍繞著孩子的學習,過多關注于孩子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思想道德方面的發展。
2.不重視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即使大部分家長意識到與教師溝通的重要性,但是會因為自身的工作時間問題,導致家長沒有過多的時間與教師進行實時溝通,通常只是在突發性問題時才會出現密切地交流,沒有真正地發揮溝通的作用。這實質上是因為家長不重視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沒有理解與教師的溝通對孩子成長發育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三)溝通渠道
1.溝通渠道單一。目前,教師在與家長進行溝通時,不只是局限于家長會、家訪等方式,更多是利用手機電話以及互聯網平臺來維持雙方的交流與溝通,給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帶來了很大便利。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更依賴于聊天工具,使雙方之間面談和家訪的幾率減少。面談的主要作用是能夠引起雙方情感的共鳴,使溝通發揮更好的效果,而且家長到校面談也能夠了解孩子的學習環境以及學校的氛圍。而家訪則是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家庭環境和分析學生行為習慣、性格形成的原因,從而更好地采取合理的措施解決問題。因此,新媒體的運用使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渠道更加多元化,但是也不能忽視溝通渠道的重要性,如果只是一味地采取單一的溝通渠道,則不能夠很好地發揮溝通的作用。
2.溝通不合理。例如,教師在與家長進行網絡溝通時,會建立家長群,但是出現了部分家長會通過拍教師馬屁的方式讓教師更多關注與自家孩子,雖然其初衷是好的,但是這樣的方式讓人難以接受,扭曲了教師與家長網絡溝通的目的;還有部分教師會因為各種方面的問題,將家長移除家長群,單方面地中斷交流,這樣的做法使家長對教師留下不好印象,而且嚴重阻礙了家長與教師之間的有效溝通。
二、小學教師與家長溝通的對策
(一)教師方面
在小學教育中,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有效溝通,離不開教師方面的努力,對此,教師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重視與家長之間的溝通。首先,教師應當轉變教學理念,在與家長進行溝通時,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要更多關注學生各個方面的發展;其次,教師在與家長進行溝通時,溝通的內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也要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綜合素質、道德觀念的發展,促進孩子全面的發展;最后,教師應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與家長之間建立起有效、長期性的溝通,學校應當適當地減輕教師的教學任務,使教師更好地了解和關注學生。
2.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同時也要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針對性地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制定解決措施,并且給予家長明確的建議和指向,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從而更好地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二)家長方面
在小學教育中,離不開家長方面的努力,對此:
1.家長要轉變教育觀念,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家長要積極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與孩子共同學習,為孩子的學習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同時不要一味地注重孩子的智力發展,也要重視孩子的全面發展。
2.重視與教師的溝通。家長要積極主動地與教師進行溝通,全面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承擔起孩子健康成長的監督和教育的責任與義務,多與教師進行溝通,并且學習更多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
三、結語
學生要得到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完善的教育等方面,雖然學校是實現這些方面的主要場所,但是僅僅靠學校這一單一的實現場所完成這些任務是不可能的,效果是不理想的。要想改變現狀的教育,就必須將這四者結合起來,特別是作為學生的兩大重要教育資源: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這兩大教育的統合對學生的發展、學習、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
(責編 ?侯 芳)
參考文獻:
[1]吳迪.小學生家庭思想品德教育問題及其對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
[2]龍雨.小學家校溝通現狀調查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