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雯
摘要:學前教育是幼兒適應幼兒生活的啟蒙學習時期,對于幼兒形成初步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新時代背景下,互聯網逐漸深入學前教育領域,并且表現出顯著優勢,有利于改善傳統教學模式,擴充教學資源。但是,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短板也影響學前教育在互聯網背景下的創新,對此,要利用互聯網平臺,均衡教育資源,提升教師信息化能力和優化互聯網信息管理方式,從而促進學前教育的協調均衡發展創新。
關鍵詞:“互聯網+”;學前教育;創新
學前教育是幼兒啟蒙教育的第一步,對于孩子學習興趣的引導,邏輯思維的發展,對社會整體感知以及自身安全感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互聯網在我國的應用逐年遞增,在信息傳遞收集以及學習應用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視。對于學前教育行業的發展態勢,馬曉等指出學前教育處于行業發展成長期,市場空間大,二胎政策帶來學齡兒童數量維穩態勢,社會教育觀念更新,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投入費用較高。蘇倩倩指出,目前各地互聯網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教師的信息技術仍然是短板,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有待完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主要從互聯網背景下學前教育的現狀和發展對策展開,以期有可行之處。
一、“互聯網+”背景下學前教育發展現狀
(一)改善傳統教學模式
傳統學前教育模式中主要是老師講解,錄音播放,教師彈唱等為主要的教學模式。幼兒處于相對被動并且陳舊的教學環境下,學習積極主動性不高,甚至對學前教育產生誤解,家長認為學前教育主要是對孩子進行看護,忽視學前教育對于幼兒學習能力建設的重要性。互聯網的普及有利于提高幼兒對信息的接觸和加工能力。將互聯網滲透到教學中,有助于幼兒互動程度提高,提升幼兒課堂參與感,逐漸發揮學前教育“潤物細無聲”的特點,在幼兒學習的啟蒙階段,激發幼兒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大程度激發幼兒潛力,豐富幼兒的學習體驗中具有重要作用。區別于傳統模式下教師的單一化口頭講解,信息技術融合于數學教學可以讓幼兒獲得多重感官體驗,在幼兒在視覺和聽覺的共同作用下可以更加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二)擴充教學資源
目前學前教育的主要教學資源是課本和簡單的樂器,對于互聯網的應用程度不高,但是,不可否認互聯網教學的模式逐漸在學前教育階段推廣開來。我國經濟發展地域上的不均衡帶來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對于一些偏遠貧困地區的學前教育,互聯網可以充分開闊幼兒的眼界,最大程度滿足教師教學的需求,逐漸縮小地區間的教學資源差異。同時,互聯網實現了資源的跨區域傳遞,實現資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資源利用率,對于學前教育的發展具有里程碑的紀念意義。
(三)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短板
目前,大部分學前教育的教師是師范類畢業或者職業院校畢業,在教師的培養過程中,很多知識與時代發展脫節,尤其是學前教育的幼兒整體趨于成熟化,對于知識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明顯超前。但是,教師一方面對于幼兒心理發展掌握程度不夠密切,另一方面,互聯網教學滲透課堂,需要相對完備的互聯網使用技術,需要掌握對多媒體和PPT、網絡視頻的剪輯等動態課件的應用。但是,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無法滿足多樣化的互聯網教學,存在教學短板。
二、學前教育創新發展措施
(一)利用互聯網平臺,均衡教育資源
對于“互聯網+”背景下的學前教育創新,首先要保證教育資源的公平與共享。一方面,對于偏于地區的學前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國家要加強資金支持力度,保證多媒體和網絡資源的安裝和使用。借助互聯網平臺,搭建專門的幼兒教育資源網站,對于優秀的教學作品、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在網絡上進行共享,更大限度普惠學前教學的幼兒,使幼兒在學習的啟蒙階段得到相對平等的發展機會。
(二)提升教師信息化能力
在推動學前教育的創新過程中,推動教師信息化能力建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學校要配備專業的計算機技術教師,在開展計算機課程的同時,兼顧對于學前教育教師的多媒體及計算機使用技術的培訓。另一方面,注重對于學前教育教師開展專業的綜合性的系統培訓。對于上課所需技能要緊跟時代發展和幼兒學習心理需求,不斷完善和夯實基礎,提高教師對信息化的重視程度,明確信息化是未來發展方向和主要趨勢,端正態度,將教學與互聯網相互滲透。
(三)優化互聯網信息管理方式
互聯網時代難免會出現信息泛濫。信息傳遞的廣泛性和便捷性帶來便利的同時,學前教育對于信息的篩選和傳播變得尤為重要。在學前教育創新的過程中,要不斷加大對于信息的排查和篩選力度,從專業安全的信息網站選取教學資料。學前教育對于幼兒價值觀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對于暴力和不健康的價值觀教師應該立即剔除,審慎傳播教學理念。學校要加強于教學內容和課件的審查,將信息安全納入教師的績效考核體系,確保幼兒在安全的網絡信息環境成長。
(四)實現互聯網下的教學
傳統模式下黑板粉筆式教學多是教師將教學內容直接灌輸給幼兒,教師主導,幼兒被動接受,對于知識的掌握大多死記硬背,不但教學效果受到影響,還容易導致幼兒反感。教師要將信息技術融于教學中,提升幼兒的主動性,借助互聯網技術引導幼兒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培養幼兒思維能力。借助多媒體可以引入生活化的場景,教學內容更加貼近于實際。由于幼兒更傾向于動態化的效果,教學融入信息可以滿足幼兒們的需求,教學內容由靜態變為動態、由抽象變得形象化,教師應用信息技術要注意把握好程度,實現幼兒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同步提升。
三、結語
由于互聯網的發展,教育領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針對學前教學,教師要注重發揮互聯網模式下教學的優勢,結合幼兒的特點,創新教學方法,消除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弊端,實現教學的創新發展。
(責編 ?張 欣)
參考文獻:
[1]馬曉,孫瑞靖,楊雙琪,宋小明.基于互聯網環境下學前教育行業的發展態勢分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