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真藝
【摘要】對于很多初中生來說,學習語文最大的難題是寫作,寫作教學也是令語文教師頭疼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因此,本文針對寫作訓練、習作講評和學生寫作能動性三個方面,簡單探討了在初中寫作教學中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寫作指導;提升能力;教學素材整合
寫作教學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難點?!冻踔姓Z文課程標準》針對寫作教學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要求,如要求初中生通過三年的寫作學習,寫出感情真摯、內容具體充實、表達自己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的文章。這也意味著初中寫作教學要注重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進而真正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初中生寫作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根據初中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寫作教學已成為師生難以突破的知識點,原因之一是教學過程中存在許多不利于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問題。
(1)教學內容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一般在課堂上出示作文命題讓學生進行寫作,但這部分內容本身就存在問題。因為命題無法兼顧學生寫作能力各方面的提升訴求,甚至沒有序列化,或者會出現重復訓練的現象。
(2)寫作教學的評價比較單一。通常,寫作教學的評價只針對學生的寫作技巧和素材選擇,忽略了對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情感抒發的評價。這種單一的評價機制往往會過多限制學生創新思維的融入,甚至為了所謂考場作文求穩,限制了學生對于寫作新技巧和新素材領域的探究。
(3)學生對寫作本能地存有畏難心理。無論是課堂、考場上的當堂作文,還是周末帶回家寫的隨筆,由于大部分學生苦于素材和情感的匱乏,加之寫作技巧的缺失,通常都會遭到學生不合作,更不必說讓學生主動修改自己的習作,謀求其寫作素養的提升了。
二、初中生寫作能力提升策略
1.寫作訓練系統化
筆者在學期之初就列好了寫作教學的大綱,分別在素材選擇、謀篇布局、細節精耕、中心提煉、彰顯特色幾個方面展開教學,并且在每一學期針對這些板塊的學習提出進階的要求。筆者嘗試在寫作教學過程中突破教材給定的寫作訓練題目,針對學生寫作疑問命題,盡量做到一文一練,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逐步突破寫作疑難問題。為了有效地開展命題作文教學,讓學生開展寫作訓練,筆者想了一個最直接的辦法,那就是分析歷年的中考作文題。
基于對無錫市歷年中考作文題的分析,筆者得出寫作教學中讓學生進行訓練的四大作文類型:側重個人成長類的作文,如2016年、2013年的作文題;能寫出具體事物象征意義的作文,如2017年、2014年、2009年的作文題;能重點表現某生活片段的作文,如2012年、2011年、2010年、2008年的作文題;與讀書感悟有關的作文,如2015年、2009年的作文題。在寫作教學中,筆者嘗試讓學生對自己訓練的知識點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并做到及時積累,嘗試在自己心中生成寫作知識樹,有序列地掌握寫作技巧。這可以很好地消除學生寫作的畏難心理,也有利于教師展開有序列的寫作教學,針對相關知識點做到逐一突破,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2.習作講評找準重點
作文批改中,教師會有針對性地指出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但學生的寫作能力參差不齊,他們習作中出現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的。因此,習作講評得講究技術性。教師在寫作指導過程中,應讓學生明確三個問題:我要寫什么,我為何寫,我該如何表現。從寫作內容和寫作技巧兩個方面展開思考,這有助于學生厘清寫作思路,快速直接地找出自己在習作中出現的問題,并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聽教師的講評。
比如,在細節描寫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列舉了幾位學生的習作片段,讓學生明確自己存在的寫作問題。一是在寫作過程中,學生能盡量扣住中心寫細節,但千人一面、無自己的特色,也沒抓住關鍵詞寫;二是學生嘗試描述事件,但只有事件過程敘述,非細節描寫;三是學生雖然嘗試寫出了精彩的細節描寫,卻與中心毫無關聯。只有讓學生真正明確自己習作的問題所在,他們才會想辦法去改善,寫作能力也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剖析了習作問題后,教師要嘗試讓學生明確提升的技巧,盡可能地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筆者認為,針對這方面的寫作教學可以與閱讀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從名家名篇中歸理寫作技法,從而嘗試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逐步摸索出屬于自己的寫作方法,甚至形成專屬于自己的文風。比如,在“提煉寫作中心、寫好一個意味深長的結尾”這一知識點的講評過程中,筆者嘗試引用名家名篇讓學生學習寫作技法。從《我的老師》一文的學習中,學生能明白寫作結尾可以“直接點明,寫清理由”;從《背影》一文的學習中,學生能明白寫作結尾可以“運用線索,收尾余響”;從《幽徑悲劇》一文的學習中,學生能明白寫作結尾可以“潛入文本,深度挖掘”;從《林中小溪》一文的學習中,學生能明白寫作結尾可以“推陳出新,獨創風格”。閱讀教學為學生提供技法獲取的平臺,寫作教學為學生提供技法演練的場地,合二為一,學生能有效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3.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動性
消除學生對寫作的畏難心理不是一兩堂課就能解決的,這得基于教師能在寫作教學過程中逐步幫助學生建構寫作的心理基礎,輔之以技法點撥和配套訓練,逐漸打消學生的消極心理,從而達到有效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
(1)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明白如何寫,更要學會如何改。與其大規模地鋪開寫作訓練,不如切切實實地指導學生改好自己的習作,使學生不僅能掌握寫作技法,還能真真切切地看見自己的習作越來越好。學生修改習作的方法多種多樣,如學生自改習作、小組合作互改習作、教師多次改同一篇習作等。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同一篇習作的多次修改過程中反思自己存在的寫作問題,消化教師傳授的寫作技法,錘煉語言,細化描寫,深化中心,在寫作能力上有所提高。
(2)在寫作素材的積累上,筆者不僅要求學生積累名家名篇,更要求學生構建專屬于自己的習作素材庫。當然在不同階段,筆者對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初一學生需要將有感觸的生活素材以隨筆的方式積累下來,哪怕是寫流水賬也行,教師要多鼓勵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各種素材;初二學生應該嘗試收攏素材積累網,將消極的、重復的素材剔除,在隨筆積累素材的時候思考素材的價值,挖掘素材的情感深度,體現自己的思考;初三學生應該在成長方面逐步過渡到更為成熟的階段,對一些比較幼稚的素材或者反復寫作過的素材應該摒棄不用,教師應要求學生在隨筆中沉淀自己對于人生的思考與考量。
初中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在不同年級各有側重,要求也是逐步遞增的。教師應該針對不同的寫作教學知識點,展開層次教學,從學生的實際學情出發,運用正確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開展教學,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寫作教學任重而道遠,并非一兩堂課就能解決問題的,這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掌握寫作技巧,進而提高其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王木春.民國名家談作文之道[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曾憲一.曾憲一初中作文教程[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16.
何文魁.抓好有效教學的三個“生長點”——寫作過程指導的實踐與探究[J].語文教學通訊,2016(28):58-60.
倪曉華.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有效指導研究[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15(04):40-42.
金麗麗.初中記敘文寫作指導有效策略淺探[J].現代基礎教育研究,2016(01):16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