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莉沁
【摘要】戶外體育區域活動是一種開放性、自主性、游戲性的體鍛活動,這種嶄新的活動形式在幼兒園被廣泛推廣的同時,如何在此類自由、自主的活動中觀察、指導幼兒也成為教師熱議的話題。本文將對幼兒教師如何在戶外體育活動中觀察和指導幼兒進行具體的探討。
【關鍵詞】幼兒園;體育區域活動;觀察;指導
戶外體育區域活動是一種自主性較強的體鍛活動的組織形式,并逐漸成為實施幼兒園運動課程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在這類開放、自主的活動中,幼兒教師常常不太清楚自身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盡管教師有觀察幼兒的意識,但是對如何觀察、如何記錄、如何指導這一系列的問題深感困惑。隨著我園課題《戶外體育區域活動的實踐研究》研究的不斷深入,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實踐,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總結幼兒教師在戶外體育區域活動中的觀察指導策略。
一、教師觀察的視角
1.觀察些什么
當幼兒在戶外體育區域活動時,教師在一旁能直接觀察到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然而這些行為卻有各不相同的指向,我們將觀察到的幼兒行為分為四個不同種類,一是幼兒與材料的互動情況;二是幼兒的動作發展;三是幼兒遵守規則情況;四是幼兒與幼兒的交往情況。
首先,當幼兒與材料之間發生互動時,教師需要通過觀察幼兒與材料之間產生的一些行為來了解這些材料是否適合幼兒,是否能引起幼兒的興趣,是不是幼兒所需要的。教師必須熟悉了解自己所負責的區域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所指向的幼兒動作發展水平,這樣在觀察中就可以知道幼兒的動作發展情況,從而了解是否需要對幼兒進行進一步指導。
其次,在活動中,每個活動區域都有一個基本的規則,教師在觀察幼兒的活動行為時,可以看出幼兒是否理解活動規則,是否能夠自覺遵守活動規則,進而了解幼兒的規則意識。
最后,戶外體育區域活動可以采取混班混齡的組織形式,在活動中讓幼兒自主結伴、共同游戲,教師在觀察時還會看到幼兒之間的互動交往,可以觀察到幼兒與同伴交往的能力,了解幼兒之間出現問題或矛盾時是否能夠自行解決等。
2.如何觀察
由于我們開展的是“混班混齡”戶外體育區域活動,每位教師都在一個固定的區域進行觀察和指導,掃描法和定人不定點的追蹤法無法順利實施,所以我們一般采用的是定點觀察法。定點觀察法,即定點不定人,觀察者固定在游戲中的某一地點進行觀察,見到什么觀察什么,只要來此活動的幼兒都可以作為觀察對象,適合于了解一個主題或一個區域幼兒游戲的情況。例如,在開展“體育嘉年華”活動時,教師固定在自己負責的這一區域(如攀爬區、投擲區等),觀察每個來自己的區域進行活動的幼兒,了解幼兒在自己負責區域的游戲中使用材料的情況、幼兒交往情況、幼兒遵守規則情況及幼兒的動作發展情況等。
除了采用定點法進行觀察外,由于每個班級中都會有個別幼兒在運動方面能力較弱,需要更多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因此,每個班的教師會根據自己班幼兒的情況,不定期地選擇個別幼兒進行追蹤觀察,了解其在每個區域中的活動情況和動作發展。
二、教師分析的依據
觀察是一項多感官參與且復雜的工作,即要經歷從看到看懂再到教師支持的一個完整的過程。因此,僅僅會看還不行,還需要教師對所看到的現象進行分析,了解現象背后的原因。我們通常會應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兒童發展心理學》《學前兒童游戲》等專業書籍來更好地分析我們所觀察到的內容。
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可以明晰各年齡段幼兒動作發展的要求和目標,了解各年齡段幼兒的動作發展的順序與特點,這些都是教師對所觀察到的幼兒動作發展情況進行分析的主要依據。
教師還會依據幼兒游戲結束后畫出的游戲日記來了解幼兒參與戶外體育區域活動時的想法,通過學習《兒童發展心理學》了解幼兒心理發展的過程和特點,分析幼兒行為及他們畫作中隱藏的想法或者心理上遇到的困難,從而更好地幫助和引導幼兒。
《學前兒童游戲》這本書中非常詳細地介紹了兒童游戲的本質、游戲與兒童身心發展、游戲觀察與指導等,能讓教師更加了解游戲對幼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更好地觀察和指導幼兒的自主性游戲活動。
三、教師支持的策略
1.滲透在環境中的隱性指導
教師指導的方式不僅僅局限于語言交流和動作示范,其實教師創設的活動環境中已經包含了許多隱性的指導,如設計起點線和終點線引導幼兒了解起點和終點的概念,提醒幼兒遵守活動規則;教師提供紙球、網球、乒乓球等多種材料,為幼兒提供了嘗試運用不同材料的機會,并引導了幼兒尋找最適合自己的一種材料。教師在進行活動場地規劃時也進行了巧妙的構思,如善于利用園內各個角落和墻面,讓幼兒收集廢舊材料共同制作游戲道具等,進而讓幼兒感受到廢物利用的樂趣,同時讓幼兒主動參與其中,做活動的主人。
2.運用在活動中的游戲介入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較多使用的指導策略是游戲介入。游戲介入一般有平行式介入、交叉式介入、垂直式介入三種,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經驗水平采用不同的介入方法,而幼兒的經驗水平是隨著活動開展的時間逐漸提升的。
學期初,幼兒剛開始接觸戶外體育區域活動,教師使用平行式介入的指導策略比較多,因為幼兒對這種戶外體育區域游戲場地還不太熟悉,所以教師要與幼兒一起玩,以引起他們的興趣和模仿欲望。學期中,幼兒已具備了一定的活動經驗,平行式介入策略使用逐漸減少,當個別幼兒進入活動區域不會玩或者不敢玩時,通常會有許多會玩的小朋友在一旁活動,這時候不需要教師的指導,不會玩或者不敢玩的幼兒觀察到其他小朋友的玩法后,會慢慢地跟隨并融入活動中。學期末,幼兒已積累了豐富的活動經驗,幼兒與每個區域的教師都非常熟悉和親密,因此經常出現師生互動現象。例如,在迷宮區,幼兒會與教師玩捉迷藏的游戲,一會兒露出腦袋向教師打招呼,一會兒又躲起來不讓教師看到,這是教師收到幼兒發出需要共同游戲的訊號,此時就可以適度地參與活動,并對幼兒進行動作和遵守規則等方面的指導,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交叉式介入。
不管幼兒處在何種時期、何種經驗水平,當出現一些危險性很高的行為或者活動時,教師需要進行垂直介入,對幼兒當前的活動及行為進行直接干預,以免幼兒發生安全事故。
3.發生在談話中的經驗分享
在每次活動結束后,教師都會組織談話活動,討論幼兒在活動中遇到的困難、發現的問題等,分享他們個體或小組活動的經驗。每個幼兒在活動時的經驗都是零散的、單一的,通過組織談話進行討論,可以讓幼兒分享同伴的活動經驗,教師也可以幫助幼兒整理和提升經驗,從而支持幼兒建構新的經驗體系。
觀察其實是一種高級的思維活動,不僅僅是看、聽,更重要的是對信息進行分析,進而思考相應的策略,即教師的指導策略。教師對幼兒進行適宜的指導的前提是必須對幼兒進行專業的觀察,教師的專業觀察力對幼兒的發展非常重要,因此這也是我們繼續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劉金花 .兒童發展心理學(修訂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