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有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學生的教育方向也顯現出一種多元化的趨勢。德育作為小學階段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重要促進作用。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要認識到德育教育對學生的重要性,并將德育工作有效滲透到教學中。
關鍵詞:小學生;德育;培養
在當前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生的學習評價標準已經不再是單一的學習成績,尤其是在小學道德與法治這門綜合性學科當中,學習評價更為看重的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投入到道德與法治的學習當中。因此,為了達到這一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不斷探索與創新新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提升小學德育的教育水平,從而為學生構建高效的課堂。
一、依托學校的氛圍,為德育打下基礎
在小學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學校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它不僅可以促進德育教育的發展,并且能指導學生各方面思想的形成。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品德知識越來越復雜多樣,對于某一行為價值判斷的難度也大大增強,這導致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能有效形成。所以,在小學的德育工作中,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提高德育素養,進而促使德育工作有效開展,幫助學生規范自己的行為方式。
例如,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學校可以開展一些思想品德教育活動,讓學生學習德育知識。平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專題報告來宣傳文明禮儀知識,充分利用小學生活動課的時間,結合班級學生的特點,開展豐富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或者是在定期為學生開展品德教育為主題的評比。其次,學校可以為學生開展“弘揚中華美德,做誠信小公民”的主題活動,讓學生養成一些誠信的行為,如上學按時到學校,放學按時回家;每天按時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作業;撿到的東西要上交;借了別人的東西就要按時歸還;答應別人做到的事就一定要做到等。并且我們要讓學生相互督促,用這種形式來共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誠信氛圍。我們通過這種教學形式,就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德育品質的形成。
二、進行合理的監督,樹立學生價值觀
對學生的影響,除了學校和家庭方面的,還有社會的。而社會的影響,也是我們對學生進行教育是不可忽視的問題,隨著現如今科技和信息技術的發達,幾乎每一個人都離不開電子設備,各種負面信息以此為載體影響著學生的健康發展。而處于這一時期的小學生,具有極強的可塑性,由于對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很容易沾染上不良信息。所以,這就要求家長和教師要合理監督,讓這些不健康新聞遠離學生的世界,進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例如,小學生的身心思想尚未成熟,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較大。在學校中,教師應該控制不良社會信息的傳播,幫助學生認識社會上的不良現象,并給學生分析這種現象的具體原因。在認識這種現象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發現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并針對學生的價值觀進行分析和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認識,遠離不良的信息熏陶。在家長對孩子進行教育時,應該為學生為孩子安排合理的學習時間,帶領孩子參加一些具有意義的實踐活動,用這種方式來幫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在社會方面,我國的相關部門應該加大監管力度,對我國的網絡信息進行過濾,促進網絡信息的健康化,為學生上網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如此就能共同為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德育觀。
三、開展德育的實踐,提升德育的效率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所有的認知都是來源于實踐,并且我們認知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應用與實踐。如果只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理論教育,很容易建成空中樓閣,并不能使得學生真正地領悟到德育內涵并且展開德育實踐。因此,教師應該組織學生進行德育實踐,在實踐活動中,可以充分地利用各種資源,開展各項活動。像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募捐、看望敬老院的老人、植樹節植樹等活動。這樣就可以促使學生將學到的德育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從而達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例如,筆者在重陽節的時候就為學生組織了敬老院的活動。筆者帶領學生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并幫助老人打掃衛生,與老人交談聊天。同時,筆者還讓學生利用自身的才藝,給老人表演了許多的節目,讓老人感受到學生的關懷。這樣,學生也就會更加的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傳統美德。在德育實踐活動完成之后,筆者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踐寫一篇感悟,然后在課堂上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這樣我我們就能提升活動的價值。最后,筆者在學生的德育教育課堂上會根據學生的發言和表現作出評價,以便能促進接下來的德育工作發展。
四、融合道德與法治,提高學生自信心
在學習的過程中,有的學生在學習遇到困難或者考試成績不理想時,就會變得消極、不自信,從而失去了進取心,這樣不利于學生的發展。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重視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從而讓學生在面對任何艱難險阻時都可以順利通過,不怕失敗,并培養學生越戰越勇的精神。
例如,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筆者組織了一次課堂表演——《我不行與我能行》,讓學生親自出演故事中的小麻雀,并提出問題:為什么開始的時候小麻雀在大樹上不敢練習飛躍?
生:因為沒有自信,低估自己,自卑心理在作祟。
師:后來是怎么做到的?成功了沒有?
生:在媽媽的鼓勵下,大膽地嘗試,不怕困難,成功地飛翔。
師:那么從這個故事中,你們學到了什么呢?
生:在做事情之前,要大膽去嘗試,克服自己的自卑心態,樹立自信心。
可見,通過這樣的教學與啟發,能夠很好地讓學生明白自信心的重要性,從而正確地評價自己,樹立信心。
綜上所述,德育在小學階段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教學內容。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還要更加關注學生的德育發展,幫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林悅婷.弘揚高尚師德潛心立德樹人[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3):167+248.
[2] 杜等弟.德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