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精娥
摘 要:新課改實施的不斷深入,對中職院校教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標準。因此,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用小組合作對提升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現如今,很對中職院校的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當中也要結合學生詳細的學情以及學科的特點,從而積極發揮出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作用,從而能夠增加學生整體的學習興趣,文章就中職數學教學當中小組合作教學法的實際應用進行深入分析,從而提出詳細的應用策略,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發展。
關鍵詞:中職;數學函數;合作教學;運用
近幾年來,我國高中和各個高校整體的招生規模也在逐漸地增加當中,因此導致中職院校的發展和生存也開始逐漸變得困難了起來,特別是在招生方面,很多中職院校內部的學生的基礎知識非常的差,特別是數學,一些最基礎的數學公式、數學方式、數學概念、數學計算都不會,相關的理解能力也非常的差。而且很多中職院校的學生對于學習也開始逐漸地失去了信心。為了能夠對現階段的數學情況進行改變,增加學生自身的數學修養以及教學質量,需要教師對相關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從而使得學生增加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也能夠充分地提升教師數學課堂的整體效率。
1 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
(1)能夠對學生的視野進行拓寬,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迪。在小組合作探究的有關教學當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創建一個合理的情境,從而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為學生進行點撥和指引[1]。也就是教師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能夠發揮出自身的想象力,從不同的角度對問題進行思考,然后發表自身的見解,在學習和討論當中逐漸提高。
(2)對學生自身的積極性進行提升,同時能夠提升教育教學的實際效果。在進行相關教學的過程當中,能夠體現教師主要以學生作為主體的一項教學理念,這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主人翁的意識,從而調動學生能夠更加主動、積極地去學習[2]。尤其是中職院校的學生,這樣的學生本身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積極性、學習的興趣就很低,實施小組合作能夠使其積極的參與到課堂進來,從而提升自身學習效果。
(3)對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進行培養,使得學生在參與相關的過程當中既有社會調查、同時也有圖片的整理,有書面的扮演、口頭的表演等,同時也有激烈的爭論,也能夠進行互相之間的交流,這樣能夠增加其自身的綜合能力。
(4)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是我國在實行新課程的相關理念時提出的一些全新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在與其他組員相互探討的過程中,實現優勢互補,進而解決一些個體沒有辦法進行解決的很多疑難的問題[3]。因此,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對于學習整體的積極性,從而提升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
(5)小組合作學習也能夠對學生自身的獨立思考進行培養,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用于承擔責任、合作、信任、相互溝通的一種團隊的精神,還能夠對學生自身的全面發展非常的有利,增加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
2 中職數學函數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法的具體應用策略
2.1 設置具有探究性的問題提高合作學習效果
中職數學教師在通過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整個過程當匯總,首先應當為學生設置一項非常有價值的一些問題,這樣才可以使得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充分的交流和溝通。但是提出的問題難度不可以太高,但是也不能夠太過于簡單,這樣容易使得學生逐漸的失去對于學習興趣。而太過簡單的問題,也會導致學生失去進行小組合作的意義所在,導致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開始流于形式。因此,一些質量高的問題設置是進行學習合作的一項中心的環節[4]。因此,中職數學教師也應當對學生自身的發展區域進行完全的把握,并且根據其自身的知識儲備,使得其在之前的基礎之上,進行不斷的進步和發展。這樣不光能夠增加其自身的學習方面的興趣,另外還能夠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方面的意識。對學生身上所具有的一些潛能進行挖掘,讓學生能夠充分的獲得在學習方面當中的一種成就感。
例如,在教師進行“二次函數”的相關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在學生自身擁有的知識的基礎之上,然后向學生提出一些相關的學習任務:關于二次函數式的圖像、取值、列表、配方等,讓學習小組的組長根據組內成員的詳細情況實施分配,這樣學生就能夠根據自身的能力從而對問題進行解決,之后通過學習討論從而完成學習的任務。
2.2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
進行探究式的教學方式的核心和載體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問題,一般來說學習活動,主要是根據問題的實際情況進行開展的。而相關的探究式教學整體的出發點主要是根據需要解答的問題進行有關的設定,從而進行深入的探究。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對于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教學內容等進行考量,從而設置更加合理的探究任務。
例如,“正弦函數的圖像變換”這一課程,其是三角函數當中非常難的一節,同時也是為了能夠發現函數對于圖像的相關影響,從而教師將學生全部安排到實驗室當中進行上課,這樣在進行分組的時候,三個學生為一個學習小組,使用同一臺電腦,之后讓學生進行觀察,分析參數在變化的過程當中對于圖像所產生的一些影響。學生在通過相關的合作探究,之后教師在進行科學的引導,使得學生能夠很快的在電腦當中發現圖片變換的規律,從而能夠完成教學的整體目標,進而能夠得到一項非常意外的教學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自傲對相關任務進行探究設置的過程當中,首先要對問題的難易程度進行設置,需要進行層層深入,這樣能夠保證學生可以體會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一種快樂,這樣學生也能夠和老師一起進行持續探究。
2.3 設計探究性作業
為了能夠激發學生進行探究、合作、自主學習的興趣,教師在實際布置相關作業的過程當中需要對于學生自身的特點實施設計,從而布置一些適度的,合適的作業。
(1)設計一些適合學生的,因材施教的數學作業。教師需要對學生自身的能力水平所出現的一些差異性進行客觀的看待,因此,在對學生布置一些課后作業的過程當中要進行因材施教,按照學生的能力進行適度、分層、分組的作業。
(2)教師設計一些對學生來說有探究性的作業。教師在設計相關的作業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和學生所學的書本內容以及教材和實際當中的一些研究性的課題設計,因此,提出一些能夠符合學生相關特點的一些能夠符合學生自身的特點的一些具有探究性的作業。這樣能夠不斷的增加學生自身的實踐能力,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例如,在生活當中尋找一些“黃金分割”,對房貸進行計算、對建筑形狀進行研究發現等。
3 結論
綜上所述,學生實施合作學習也是一項擁有創新性的教學方式,這對于一些過去所應用的相關教學模式來說,有著自身非常獨特的優勢,因此,中職院校的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需要合理科學的運用相關的合作學習的方式,從而創建一個具有探究性的教學課堂,提升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溝通,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自身的合作能力,使得中職院校的學生能夠更加適應社會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周立偉.初探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公司式”小組合作模式[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7(5):109-111.
[2]陳梅蘭.“分久必合,合久需分”——論中職學校數學課堂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探索[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19(2):5-6.
[3]梁燦英.職高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可行性分析及對策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9(3):116-117.
[4]楊嶸.小組合作學習法在中職電氣控制技術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7(2):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