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永柱 姜帥 楊增華 崔振東 王佳琳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當前,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中心環節和根本任務,著力推進課程思政、網絡思政和教師思政的創新。輔導員的思政工作在普通高校的各項工作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普通高校輔導員的工作質量及效率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結合普通高校學生的成長特點,針對普通高校輔導員在新時代面臨的工作困境,提出完善普通高校輔導員思政工作方法的措施,以期在新時代為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新時代;普通高校;輔導員思政工作;應對策略
一、新時代下普通高校輔導員的工作困境
(一)輔導員工作、權威受到挑戰
新時代,社會的不斷發展為使用者提供了一個更加平等、開放多元、即時互動的信息交流平臺。普通高校學生是有些思想意識狀態不穩定,個別自制力較差的學生在受到網絡不良信息的影響后,價值觀被扭曲,言語和言行也會被誤導,甚至產生一些極端的想法,由此對輔導員的德育工作產生較大質疑。由于普通高校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上一般是以小團體的形式進行的,所以一旦個人受到不良價值觀的影響,那么波及范圍就會迅速擴大,學生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如果輔導員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進行教育和引導,后果不堪設想。
(二)輔導員與學生間的關系改變
在新時代,普通高校的學生希望信息交往平等,他們對于單純以說教為主的德育工作形式不再滿足,甚至排斥,他們更加希望自己與同學和老師之間的關系平等且互相尊重。新時代下,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的關系發生了較大變化,不再是輔導員高高在上,學生仰視的交往狀態。傳統的在普通高校思政工作中以輔導員為主導的教育方式已經落伍,輔導員與學生不再只是簡單的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而是要將學習教育管理與平等交流融為一體,從而促進普通高校輔導員工作方式的創新。
(三)傳統思政教育不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現在高校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普遍家庭條件較好,所以多數學生都會隨身攜帶很多電子產品,比如筆記本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在新時代,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占據他們生活的大部分時間,并且對于他們的工作和學習也有較大的影響。如,使用手機等移動智能終端登錄 QQ、微信、微博等,與認識的人或陌生人聯系,很多學生的情緒變化還會通過微信朋友圈、微博和短視頻的形式發布在各大新媒體軟件應用上,學生的自我表達得到了
最大程度的發揮。傳統開班會的形式已經不能滿足高校學生的個性化的需求,造成很多學生在班會期間全程低頭玩手機的尷尬情景。
二、新時代下普通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的對策
教師思政是高校立德樹人的源頭性工程。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擔負著傳授知識、塑造靈魂的雙重責任,對學生成長有著最直接、最現實地影響。加強教師思政,使教師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是踐行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重要使命的根本途徑。
(一)做好思想觀念的更新,主動占領新媒體陣地
新時代,各種軟觸點的普及,普通高校的輔導員要做好更新思想觀念的準備,不斷學習新媒體管理的相關技能和經驗。深入觀察學生使用 QQ、微信、微博和短視頻平臺的習慣,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和學生進行平等的互動和交流。同時,輔導員要積極主動地占領新媒體陣營,通過建立班級 QQ 群、班級微信群以及班級公眾號平臺等形式,打造班級信息交流平臺,充分發揮新媒體的開放性、及時性特征,有計劃地將優秀的文化和思想觀念傳播到班級交流平臺中。在學生能夠接觸到的公眾平臺中,弘揚時代主旋律,向學生傳播積極健康的文化信息,幫助普通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念,利用新媒體技術開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強化對學生的價值觀引導
在高校輔導員的日常工作中,要充分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結合,強化對普通高校學生的價值觀引導,形成高校的新媒體工作體制。比如,將宣傳的內容制作成短視頻,然后將短視頻內容生成二維碼,將二維碼打印出來,放在學校的宣傳欄中,學生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的形式觀看德育內容。不斷吸引學生廣泛參與網上的學習和討論,凈化網絡學習空間,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養其正確的思想觀念,幫助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近年來,普通高校中被一些不良信息滲透,這些內容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言行和價值觀,輔導員要不斷加強輿論引導,充分利用網絡平臺與學生進行信息溝通,疏導其思想。
三、結語
新時代的社會發展不斷加快,不僅為普通高校的學生信息管理工作帶來了便利,也為輔導員思政管理工作帶來了挑戰。所以,面對這一變化,普通高校輔導員要及時學習新媒體知識與應用技術,不斷轉變新媒體應用思想觀念,充分利用新媒體信息管理技術,對高校院校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方式進行改革創新,從而幫助普通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蔣雯.新媒體時代普通高校輔導員工作方法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0):182-183.
[2]蔣雯.新媒體時代普通高校輔導員工作創新之路[J].文教資料,2019(08):119-120.
[3]林可.從“謀殺時間”到“深度學習”——短視頻時代的教育如何揚長避短[J].教育傳媒研究,2019(05):44-45.
[4]常江.短視頻時代的信息自律[J].青年記者,2019(22):27.
[5]鄒海林.新媒體時代下普通高校輔導員工作面臨的危機與解決策略[J].求知導刊,2015(24):158.
通訊作者:胡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