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殊艷
摘 要:在我國改革開放背景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教育事業逐漸深化改革,國家以及社會越來越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而幼兒教育具有一定的啟蒙性,對幼兒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逐漸受到相應的關注以及重視。家園共育的推行就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但是,在推行的過程中,存在著相應的問題。對此,本文將對其進行相應的探討,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城鄉結合;幼兒園;家園共育;問題;策略
前言: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教育事業不斷深化改革背景下,越來越多的父母以及教育者認識到幼兒教育對幼兒今后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大部分的家長都希望幼兒能在一個健康、快樂的教學環境中成長以及發展,但是,幼兒的健康成長,既需要幼兒園以及教師的教育,同樣也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因此,在這相互教育的作用下,家園共育被逐步應用,而這過程中也產生了相應的問題,尤其是城鄉結合幼兒園,各種環境復雜,所形成的問題也相對較多。
一、家園共育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教師和家長對家園共育認識的偏差
在現階段的社會發展基礎上,教育作為發展的重要基礎以及內容,并且教育具有一定的系統性,因此,幼兒教育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以及重視。在幼兒教育中,其主要是由父母、社會以及幼兒園共同組成教育的結構體系,其相互作用,共同融合。其中,父母以及教師是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的主要執行者,其兩者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對幼兒的健康發展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在幼兒實際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在針對幼兒的實際表現以及問題的溝通方面,大多數的家長以及教師間都能進行良好地溝通以及交流,正確地認識以及理解兩者間的關系應友好、和諧,但是,依然存在著少部分的家長以及幼兒園教師未能有效地認識兩者間相互作用的關系[1]。這一不正確的思想長期存在,對家園共育工作有效、順利的開展就會產生直接的阻礙作用。
(二)家園共育的內容淺顯
因幼兒的年齡相對較少,在這一階段接受相應的教育,需要幼兒園以及教師必須要對幼兒給予相應的關注。而家長對幼兒的關注度自然也是更高的。但是,兩者所扮演以及承擔的角色不同,其所關注的內容自然有所差異。在幼兒園以及教師方面,其主要關注的是幼兒的日?;拘袨楸憩F以及習慣,還有幼兒的喜好等,同時對幼兒的健康問題也比較重視;而家長做關注的內容則是幼兒的健康以及在園的學習表現以及實際學習情況。兩者間所關注的內容不同,其在交流方面的內容自然也會產生不同,家長與教師間的溝通內容基本都停留在幼兒的健康以及學習方面,相對淺顯且針對性較強,對家園共育的深入推進產生相應的阻礙作用,導致家園共育的內容缺乏創新性,家長的教育資源得不到合理化應用,不利于幼兒的發展。
(三)家園共育的程度不高
經濟的發展推動了教育不斷向前,家園共育的應運而生以及深入應用,對幼兒健康、積極地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對其今后的發展也具有相應的作用。但是,現階段的城鄉結合幼兒園家園共育實際深入開展工作的程度并不高,幼兒園教師與家長間溝通、交流的層次也相對比較低,其主要是因為部分家長工作繁忙、文化水平有限等[2]。家長在此過程中大多也是處于一個被動的狀態,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教師問什么,家長就直接答什么,譬如:在家庭親子活動中,通常都是教師主動詢問幼兒園亦或是家長幼兒在家中的基本情況,會開展什么樣的活動,而家長基本不會主動與教師介紹幼兒在家中的基本狀況等。因此,教師與家長間未形成合理、有效、相互的溝通和交流,其家園共育的程度不高,所以,家園共育的有效性未能被有效發揮。
二、家園共育的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家園共育觀念
在開展家園共育的過程中,教師作為具有專業教育水平的一方,應盡可能地多與幼兒的家長進行相應的溝通,形成一定的合作關系,以自身進一步引導家長形成深入溝通以及合作的意識。并且,教師還要盡可能地贏得家長的信任以及有效配合。在日常的交流過程中,教師還要以自身的專業水平以及職業素養,以科學、合理的措施以及教育觀念,引導家長轉換自身的思維、觀念,進一步轉換其傳統的思想觀念。與此同時,幼兒園以及教師還可以采用教育資料宣傳、家教座談、微信群、親子活動等合理、科學的方式以及活動,讓幼兒家長進一步認識到自身對幼兒的教育會對幼兒的發展所產生的作用,認識家長教育的重要性,從而進一步加強家園共育的深入開展,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有效性。此外,幼兒家長在此過程中,也可以將自身的優勢展現出現,盡可能地抽出時間參與幼兒園的活動,在活動中多分享自身的教育經驗或者收獲,從而保證家園共育間有效、友好溝通,形成良好關系。
(二)幼兒園應提高家園合作活動的規劃性
在家園共育過程中,其相應的活動開展有利于家園間的合作更緊密、有效,確保其合作有效性的實現。因此,應進一步以系統、科學、有效的活動方式,使其最大化地發揮效能。首先,通過家園共育活動計劃的初步規劃制定,保證各項幼兒園活動都可順利、有效地開展,并且可以讓幼兒家長提前合理安排、調整自身的時間,盡可能地參與活動中。與此同時,幼兒園也需要對其附近的環境狀況進行相應的考慮,保證活動類型的有效開展,并分析其開展所產生的利弊問題,進而實現家園合作活動開展的有效性以及針對性[3]。
(三)建立實效的家園共育模式
在實際的家園共育過程中,其有效的共育模式,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促進幼兒的發展。因此,首先,要進一步轉換幼兒家長的教育觀念,使其教育水平進一步提升,所以,可創設家長座談會,幫助幼兒家長正確認識教育的重要性,并提供相應的服務,發揮家長的教育作用,促進家園共育目標的實現。其次,幼兒園還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地組織部分家長參與幼兒園的管理中,組織相應的管理活動,在活動中,明確家長的作用以及任務,使其切實參與實踐的活動中,進而提升家園合作的價值。通過兩者間的有效合作,進一步促進幼兒全面、健康地發展。
結語
總而言之,在城鄉結合幼兒園中,因為各種內外因素的影響,家園共育的工作開展過程中,還存在著相應的問題以及不足。因此,幼兒園以及家長都應進一步加強其合作關系,通過科學、有效的方式實現兩者間合作的教育價值,促進幼兒健康、積極地成長。
參考文獻:
[1]魏旭朝,張倩.“互聯網+”背景下家園共育模式探究——以西安市兩所幼兒園為例[J].新西部,2019(14):69+64.
[2]朱麗君.幼兒園家園共育的積極互動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
[3]李樞密.“家園共育”中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的實踐探索[D].南京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