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紹靈
摘要:中職體育教學改革正在如火如荼開展,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理念是近年來關注的焦點,教師應當意識到德育教育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并積極探索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理念的方法和對策。
關鍵詞:中職體育;德育教育
在中職體育教學中落實德育教育,一方面是提升體育教學質量、開展體育教學改革的關鍵路徑,另一方面也是提升中職學校品牌形象的重要舉措,并使其成為中職院校展示自身教學理念、關注學生持久發展的焦點。中職學校體育教育不僅僅要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優點進行延續和繼承,還要致力于提升學生的體育技能和體育知識。德育教育教學的本質在于通過良好思想和道德品質的培養來提升學生身體素質,使之意識到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如何實現體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是當前中職院校教師和管理人員必須認真思考的課題。本文從某中職院校體育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現實情況出發,探討了將二者融合的路徑和對策。
一、德育教育在中職體育教學之中的作用
(一)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滲透的主要意義
德育教育在中職教育體制改革的進程中漸漸展現出獨特的重要性。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社會分工日益細化、新興產業不斷涌現的時代背景下,中職院校也與時俱進,不斷提升專業設置的精細程度和教學改革的力度。就業形勢的嚴峻和社會競爭的加劇對中職院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這種從外到內的分析和探討,能夠有效地解決中職院校教育機制中存在的問題和弊端,并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適應社會人才需求現狀,讓學生在步入工作崗位之后能夠以較快的速度適應崗位技能要求,實現個人職業生涯的穩步前進和發展。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中職學校就應當在學生培養的過程中從多個視角、多個方面來研究,在對專業課程設置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還要加強對學生體育教學、德育教育的滲透,讓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全面發展,使得專業技能教學和德育教學之間能夠實現有效融合,讓中職專業教學更具實效性和針對性。
(二)德育教學和體育教學融合的必要性
從我國大部分企業社會崗位招聘的現實情況來看,招聘企業對擬招聘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可以大體上劃分為如下幾個層面:第一,學生要有充分的愛崗敬業精神;第二,學生要有一定的團隊合作能力;第三,學生要具備一定程度的心理抗壓能力和溝通能力。通過上述企業對人才的總體要求可以看出社會對擬招聘人才的基本標準。可以說,現階段企業對應聘者的基本道德素養和身體素質都有較高的要求。中國有句古語: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由此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和道德素養在任何時候都是看作是重中之重的問題,正因如此,德育教育在中職體育教學之中的滲透具有更強的現實意義。
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改革不僅僅是落實體育教學新理念、開展德育教學的現實要求,同時也是提升學校品牌形象的現實選擇,關乎到中職學校未來的發展和定位,關乎到中職生的綜合素養和素質能力。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一方面承擔著傳統教學模式下強身健體的教學任務,另一方面還要肩負起提升學生道德品質和道德素養的關鍵教學環節。中職體育教學目前的主要任務是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身體素質,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形成堅持不懈、整治陽光、永不言棄的良好品質。中職院校教師和管理人員需要深入思考這個問題,本文通過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活動中德育教學理念滲透的方法進行了研究,希望對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建議。
二、中職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法和對策
(一)運用科學合理的方式來進行德育教育工作
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就要無形中滲透遵守紀律、遵守規范、團結合作、具有集體觀念等意識,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形成自律精神和自律概念。在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教師都要想學生傳輸堅持不懈、不畏艱難的精神,使得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形成積極向上的品質。比如每節課鈴聲響起的時候,部分學生依然思想不集中、在操場上散漫而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每節課都提前五分鐘到達操場,給學生做好表率,并引導學生快、靜、齊地列隊列形,形成良好的課堂規范,長此以往,學生還會積累愛護集體的思想,為了班級榮譽而好好在體育課堂表現。
體育教學的方式大多是身體鍛煉為主,同時體育教學本身也是實踐性比較強的科目,教師可以在學生體育運動鍛煉的過程中進行德育教學,使其在體育鍛煉環節磨煉自身意志,得到體育精神的培養。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自感受自身體育基礎,以電腦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地去進步和學習,并鼓勵其在遇到苦難的時候永不言棄,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積累更高的人生價值和人生目標。
比如,教師在開展800米長跑測試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尤其是女生覺得非常苦難,難以跑完全程,教師這個時候要鼓勵學生積極準備和鍛煉,不怕困難,首先將全程跑完,之后教師可以在班級中積極表揚和鼓勵那些能夠堅持跑完全程的學生,使得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獲得一些精神上的鼓勵,并在這個過程中提升自身意志力,獲得精神上的升華和道德水平的提升,并將這種品質運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之中去,讓體育學科和專業學習相得益彰、互相促進。
(二)選擇不同課程特點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
在教學開展中,教師要努力營造出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教育氣氛,提升自身道德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論層次,深化自身教學能力和對德育教育的認知,如此一來學生才能在教師的引領下感受到德育教育給自身帶來的精神境界的提升,使得學生意識到強身健體的重要意義。體育教學的特點決定其在思想道德教育和職業素養培養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教師可以充分借助理論優勢和課堂活動的開展來滲透德育教育,在循序漸進中提升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集體主義理念和對中國夢思想的科學認知;教師還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德育道德信息,根據實際教學內容讓學生體會到具備充分意志力的重要性,使得學生感受到道德品質修養給自己學習和生活帶來的益處。
比如,乒乓球教學中,教師可以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乒乓球教育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讓學生體會到乒乓球運動所需的意志力和集中力。教師首先可以為學生播放我國乒乓球名將在國際賽事上奪冠的視頻,讓學生了解到乒乓球運動是我國的國球運動,學好乒乓球不僅僅能夠增強自身體魄,更能有機會為國爭光,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其能夠具備堅實的愛國主義情懷,使其對乒乓球的認識在思想層面得到升華。
(三)注重在細節中滲透德育教育
改革開放之后,我國國民經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和進步,中華民族的發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面,人們的思想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物質主義、利己主義的影響,我們黨在這個關鍵時期提出了全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偉大觀念,這是我們的黨根據新時期、新時代的任務進行的一大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對中職體育教學有著直接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啟迪了中職體育教學模式的變革。我們能夠看到普世價值觀中,人們為了提升競技水準,難免會激發出個人主義和英雄主義思想,體育教學的整體效率受到了波及和影響。從一定程度上來看,學生過于嚴重的個人主義思想對其將來的發展將會產生消極的影響。作為肩負培養學生道德水準的教師,應當在課堂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德育知識的滲透,要讓學生意識到體育運動本身是一項計提運動,是堅持不懈、團結線上的運動,沒有眾人拾柴是難以產生課堂訓練的濃烈火焰的。教師要讓學生們在形成競爭意識的同時也兼具積極體育精神,體驗到集體主義的魅力,在相互幫助的過程中提升競技能力,達到鍛煉目的。
三、結語
通過本文對中職院校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方法研究和分析,從中可以總結出在當前我國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過程當中,在提升了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還需要充分做好對學生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質的培養,在體育教學過程當中有效融入了德育教學的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社會的發展培養更加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楊威.高校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現狀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0):145.
[2]王震.在高職體育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研究——以上海工商外國語職業學院體育工作實踐為例[J].科技創新導報,2016,13(1):128-129.
[3]殷潔森.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實施問題初探[J].體育科技,2014,35(6):32,35.
[4]紀中文.中職院校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方法研究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2018(23):11
[5]張文立.中職院校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方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35):78
[6]魏楊南,李哲.中職院校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方法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