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可立
摘 要:培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深化英語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將結合具體的教學,簡要論述在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通過激活學生語言能力,增強學生學習能力,在樹立文化意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自我思維品質。
關鍵詞:英語教學;核心素養
一、引言
2014年3月,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了“核心素養”這一重要概念,要求將研制與構建學生核心素養體系作為推進課程改革深化發展的關鍵環節。各學科的課程都要為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服務,都要結合學科內容幫助學生形成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1] 本文在明確基本內涵的基礎上,簡要探討在英語教學中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定義為:“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英語課程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綜合表現為四大素養,由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組成?!?/p>
三、英語教學中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素養的形成,不是依賴單純的課堂教學,而是依賴學生參與其中的教學活動;不是依賴記憶與理解,而是依賴感悟與思維;它應該是日積月累的、自己思考的經驗的積累。[2]因此,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要求教師要抓住知識的本質,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在掌握所學知識技能的同時,感悟知識的本質,積累思維和實踐的經驗,形成和發展核心素養。
下面將結合具體的教學,簡要論述英語教學中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一)激活學生語言能力
長期以來,我國學生學習英語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考試、升學,這就造成了很多學生特別注重考試、練習以及題海戰術,其結果則是學生的應試能力得到加強,而外語能力并未得到根本提高。
在教學中,教師應創設合適的情境和真實的英語環境,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熱情和使用英語交流的欲望。如在The Olympic Games單元教學中,我采用采訪的形式導入,學生之間采訪,了解彼此的興趣愛好,引入奧林匹克話題;然后借助多媒體播放一段關于奧運會介紹的英文視頻;讓學生之間交流討論關于奧運會的知識。情境的創設和英文環境的提供,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激活學生已有的關于運動會相關的詞匯和表達方式,增強學生用英語表達交流的愿望,又為本單元內容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使學生更容易進入閱讀文章的學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貫穿“用中學、學中用”的理念,讓學生在不斷的語言使用中,激活學生語言能力。
(二)增強學生學習能力
外語學習歸根結底是學生自身的學習,應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為目的。教師可以通過教學目標的設置,借助教材和課堂測驗,為學生提供可選擇的語言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語言自學能力。
在語法教學中,我一改傳統的“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被動學習”的教學模式,采用“發現式與自我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如在定語從句的教學中,我先呈現課文中含有定語從句的句子,并把定語從句部分畫線,讓學生通過朗讀發現這些句子的特點(每個定語從句的前邊都有一個名次或是代詞),再引導學生探究名次或代詞和畫線句子的關系,鼓勵學生自己發現、總結規律,最后結合練習題,讓學生自主探究與實踐,掌握定語從句。
在閱讀課教學中,我會設計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使用不同的學習策略,在活動中掌握需要學習的知識技能,積累思維和實踐的經驗,無意識間完成教學目標。如在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閱讀教學中,首先引導學生用Skimming、Scanning等學習策略,了解文章大意;再通過jigsaw reading,讓學生小組合作,閱讀、討論每一部分的具體內容;最后小組展示,鼓勵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挖掘自身學習潛力,從而深刻理解文章內涵。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語言、運用語言,增強語言學習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文化意識
語言是有界的,文化是無界的,好的文化應當是人類共同的財富。培養學生好的文化品格,不僅是思想政治和漢語課的責任,更是所有學科的責任。學習英語,是實現國際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能夠使我們了解其他民族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去感受,理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各種形式體現在語言和語言使用中。比如在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單元教學中,讓學生觀看有關世界節日的視頻,了解世界各地重要的節日,比如圣誕節、萬圣節、櫻花節等,再通過閱讀討論,理解蘊含在節日里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幫助學生了解,感受中西方國家重要的節日,象征及人們的主要慶祝方式,讓學生真實直觀地感受外國文化,領悟中西文化差異,提高自身文化修養。
(四)提高學生思維品質
語言與思維的關系十分密切。學習和使用語言要借助思維,同時,學習和使用語言又能夠進一步促進思維的發展。作為教師,若能引導學生由淺入深不斷思考,其潛在的創新思維就會被激發出來。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設置以How、Why等開頭的開放性問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勇于表達。在Earthquakes單元的教學中,除了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基本信息外,還可以設置Why does the writer use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as the title?等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深入全面。
總之,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培養技能,而且要啟發學生自主思考、勇于探究,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
四、結語
英語教學要服務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推動深度學習。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英語教學,教師要研讀文本、重視情境、梳理主線、構建結構化知識、關注內化提升、遷移創新,使學生以更加主動積極和富于創造性的方式開展相關的學習活動。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英語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在樹立文化意識的同時,提升自我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2014
[2]王薔,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英語教師,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