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詩靖
摘 要: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班級管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人結合自身班主任工作經歷,從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專業發展的視角出發,嘗試探索了一些有利于其專業發展的班級管理方法。
關鍵詞: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班級管理;專業發展
職業教育以培養在職業發展中獲得全面發展的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宗旨,而在職業學校教育中,班主任工作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不同專業學生的不同特點,根據不同專業學生自身專業發展和就業的需要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可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一、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特點及班級管理現狀分析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有其自身的特點:他們的文化基礎薄弱,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形象思維活躍,但邏輯思維較差;實踐操作能力強,但理論基礎薄弱;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技能練習缺乏恒心與毅力;班級學生以女生為主,抗挫能力弱,雖個性鮮明但心理異常敏感,不夠自信,不愿嘗試,不敢在眾人面前展示自己;年齡上正值青春年少,精力旺盛,加之升學考試的壓力較小,課余時間較多,學生無所事事,精神空虛,因而早戀現象較為嚴重。班級管理上,停留在常規管理層面,缺乏富有專業特色的班集體建設方案,學生對自身所學專業一知半解,缺乏就業意識、職業精神的引領和對自身職業生涯的規劃,因而班級凝聚力不夠,集體競爭力不強。因此,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滲透專業發展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就業意識,通過專業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二、面向專業發展的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班級管理探索
(一)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所學專業,指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中職學生入學時雖然是學生自主選擇的專業,但不少學生對于自身所學專業仍是一知半解,對于學前教育專業所需要學習的內容、自身所要做的準備,將來的就業方向仍不是很清楚,由此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目標與學習動力,無所事事,精神渙散,不利于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針對這一問題,班主任可以利用班會課的契機,向學生介紹所學專業的就業前景、自身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專業所需要學習的基礎課程和必備的技能,畢業時的就業途徑等,激發學生積極學習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動力,培養專業自信心。此外,還可利用特定時間給學生觀看專業相關的影像資料,例如關于幼兒園、幼兒、幼兒園教師的資料,幫助學生從多個維度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培養專業興趣、加深專業素養。同時,利用日常與學生個別交流和定期家訪的機會,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與不同的就業傾向,指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包括職前規劃(如取得必要的職業資格證書和教師資格證書)、入職時不同路徑的選擇、入職三到五年的近期規劃、入職后期的長遠規劃等,并利用日記周記跟蹤學生的進展,幫助及時調整不合理的規劃。
(二)班級內部建立互動興趣小組,小組學習取長補短提升技能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入校時雖然經過了專業篩選,但是從整體上看,綜合的專業技能水平仍然較低,不少學生來自周邊鄉鎮,入校前文藝特長基礎較為薄弱。結合學前教育專業的專業要求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自身特點,在班級內部建立具有專業特色的互動興趣小組,例如舞蹈、器樂、聲樂、繪畫、演講等興趣小組,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小組加入,充分發揮擁有各項專業特長的學生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和各小組間交流的形式,實現學生之間的特長互補,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彈、唱、跳、畫、講”等方面的綜合專業技能。
(三)現代多媒體助力多樣化交流,檔案袋評價實現過程性診斷
中職學生升學考試壓力較小,課余時間很多,再加之現在人手一部手機,許多學生紛紛成了“低頭”一族。在職業學校的許多班級,都制定了上課及早晚自習期間不允許玩手機的規章制度。但就目前實行的效果來看,光靠“堵”是不能取得理想效果的,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沉迷于手機網絡的問題。因此,應當充分合理地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給學生學習本專業帶來的優勢,讓早晚自習學習記憶專業理論、訓練專業技能成為班級常規的同時,借助QQ學習群、微信學習群等現代信息化平臺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資源共享和經驗交流。一段段舞蹈視頻、一首首聲樂錄音、一幅幅繪畫作品、一頁頁讀書筆記等一件件檔案“作品”為同學之間相互欣賞、互提建議提供了材料,也為班主任及其他任課教師給出的過程性診斷和改進建議提供了依據,進而學生可以根據教師及同學的建議及時調整方案或進度,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四)定期舉行成果匯報展示活動,建立健全競爭合作激勵機制
學前專業班級學生構成以女生為主,班主任可以根據這一現狀,將學前專業班級打造成具有中國傳統女性優點的“雅潤女子班”,結合專業特點開設女紅、禮儀等選修課程,全面塑造專業學生的自信心、表現力、內在氣質和外在形象。同時搭建讓學生出彩的平臺,借助班級內部活動、學校文化節藝術節及各種比賽的契機,舉行成果匯報展示活動,讓學生在各種各樣的平臺上得到鍛煉,從而敢于表現自己、善于表現自己。在每次活動結束之后,對表現優異的團體給予一定的獎勵,從而在班級內部營造競爭合作、積極向上的氛圍。
(五)努力打造專業特色文化環境,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職業實踐
富有專業特色的文化環境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體驗職業情境,從入校時就能盡快進入“幼教職業人”的角色。大體上可以從硬環境和軟環境兩個方面去打造。在硬環境的創設方面,首先,班主任要充分發揮班級環境創設的作用,可以在教室的墻壁等地方張貼一些在學前教育發展史上做出過卓越貢獻的幼兒教育家關于學前教育的名人名言和一些教育小故事。其次,還可以將幼兒園教室布置的風格融入班級,讓學生在未來真實的職業情境中學習、生活。在軟環境的創設方面,首先可以給學生閱讀專業相關書籍提供一定的參考。比如,關于幼兒教育的相關法律法規文件,如《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等,再如一些幼兒教育家、兒童文學家的著作,例如《童年的秘密》、《窗邊的小豆豆》等。還可以留出專門時間引導學生談論關于幼教方面的時事新聞。除此之外,鼓勵學生充分把握好見習、實習機會,利用好周末、節假日、寒暑假的時間,走進幼教機構,積極參加職業相關的實踐,與幼兒零距離接觸,為將來就業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彭曉鋒.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班主任工作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2(24):211—212.
[2]張金玲.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淺談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班級文化建設[J].現代職業教育,2016(4).
[3]何藝鴻.淺論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班級管理的有效策略[J].現代職業教育,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