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摘 要:在具體的高中地理教學中,將生活中的生活實踐融入到地理知識的教學中,可以最大程度的推動地理教學的進程。要想實現地理知識生活化,教師必須在日常教學中注重生活實踐的引入,在突破教學實踐的同時,幫助學生實現學習方面的突破。本文對高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的意義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并且為如何實現高中地理教學生活化提出了應對策略,希望為相關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地理教學;生活化;對策
前言:在當前高中地理教學中,由于部分難點知識晦澀難懂,給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很多困難,這就需要我們將地理知識進行生活化的處理,幫助學生更加快速的理解和學習,最終實現教學目標[2]。
一、高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將高中地理教學生活化,實則是拉近地理和實踐生活之間的距離,將高中地理知識進行生活化的處理,對于具體的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能夠最大程度上促進高中地理教學的推進。高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的意義有幾個方面,具體如下:第一、對于高中生來說,地理是一門相對理科的學科,地理知識抽象性比較強,不太容易被理解,就需要將晦澀難懂的知識點巧妙的結合到生活實踐中來,利用生活實踐巧妙的將地理知識傳達給學生;第二、新課改以來,對于教學實踐有了進一步的要求,要求教室在教學中務必要注重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提高。要利用生活實踐幫助學生實現地理知識的生活化,逐步完善和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第三、通過對近幾年高考地理題目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出高中地理考試側重于生活化的考察,除了知識點的教授,教師還要注重生活化實踐教學的跟進。
二、實現高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的應對策略
(一)利用生活常識引出教學內容
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室可以利用教材已經給出的生活化教學資源,也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實踐教學素材來輔助教學。教師要充分利用生活中實踐案例,將地理知識融入到其中,用貼近學生生活教學素材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拓展學生的思維模式。比如:教師在對季風氣候這部分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所處的季風氣候為例,對這部分內容進行講解,對學生自身所處的季風帶的氣候進行深入的了解,讓學生對自己所處區域的氣候進行思考和描述,然后教師進行總結和歸納。還可以選擇一處具有標志性特點的區域進行講解,就拿長春、北京、上海等城市來說,都是氣候和季風帶相對顯著的地區。教師可以將這些地區進行歸類,然后課程設計,與學生一起研究和探討,盡量將知識點與學生日常認知以及生活的距離拉近,使學生寓樂于學,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將生活化的內容設計到教學方案中
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生活實踐和常識的導入和融合。比如:對于地球的運動的相關知識的講解中,如果老師僅僅是純粹的講解地理知識,學生的接受程度就會大打折扣,無法很好的理解和接受這部分知識。因此,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生活化相關知識點,引導學生理解和接受所學知識。教師在教課之前,可以要求學生觀察一下每天早上起床時天亮的程度,再讓學生回顧一下暑假和寒假同樣時間下天亮的程度。然后通過著一系列天亮的程度不同來引出地球運動的原理,對地球運動導致同一地區天亮程度不同這一現象進行解釋說明,然后將地球運動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全面的講解。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更加簡單易懂的理解地理知識和原理,不斷提高地理教學的教學效率,在教學方面找到突破點,幫助學生實現在地理學科上的學習和成長[2]。
三、利用創建生活化的情境,將地理知識生活化
要想實現地理教學的生活化,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創建生活化的情境,教學情境的創建能夠將學生直接的帶入到教學中,讓學生真實的感受到地理知識的魅力。比如:在對工業區分布這一部分知識進行講解時,學生對于工業區的印象比較少,因此在理解上就會存在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教師要對著一部分知識進行相應的補充,教師要把當地比較出名的工業區的發展和分布情況給學生進行相應的普及。將相關的數據給到學生,幫助學生進行分析和研究。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可以對這部分知識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和思考,也可以切實和直觀的感受工業區分布的特征。教師要通過對當地的工業區分布,引出全國工業區分布的原理和特點,幫助學生對具體的地理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和思考,最終實現地理教學的教學目標。
結語:綜上所述,為了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學效率,教師要在具體的教學中要注重地理知識的生活化。地理知識相對而言是十分貼近學生生活的,這對于學生的學習還是有很多益處的,對于地理教學同樣也是有很大幫助。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生活化教學的時候要注意是以學生的生活化為基礎,而非教師的生活,如果將這個概念理解錯了,會導致地理教學得到相反的結果。
參考文獻:
[1]戴金濤. 高中地理教學中地理知識點的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 高考, 2019,78(3):67-67.
[2]盧麗榮. 高中地理教學中地理知識點的生活化教學分析[J]. 好家長, 2018,23(59):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