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春堯
摘 要:初中體育教學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當今已經逐步推崇重在體育教育過程中培養初中學生的抗挫能力。但由于受到外界不同的影響因素,部分初中體育教學在抗挫教育方面實施存在一定問題,基于此,本文根據實際發展情況,探究了初中體育長跑項目中該如何采取有效的促使培養學生抗挫能力,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長跑項目;抗挫教育
1、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抗挫教育的重要意義
1.1確保學生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對于自身心理及身體健康質量的要求也在隨之提升。大部分中小學自體育教學方面逐步由放松類課程轉變為重在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身體素質。通過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受挫教育,不僅能夠磨煉學生自身意志,加強對其精神方面的鍛煉,為社會提供全面發展的人才,還能夠有效鍛煉學生自我身體素養,強健體魄,有效提高整個體育教學的整體教學效果。
1.2滿足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需求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育階段,對外界事物的接觸經驗較少,心理發展與身體變化出現不平衡的情況,極其容易出現逆反心理。在學校中的體育教學往往更能夠獲取學生的注意力與積極性,通過體育課程,能夠更加全面地掌握學生具體身心發展狀況,并充分結合長跑項目,開展挫折教育,提升學生的抗挫能力,促使學生得以在體育鍛煉項目中實現身心健康的發展。
2、初中體育課程教學教育的發展現狀
在初中階段,開展體育課程教育教學,不僅能夠有效增強各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又可以提高學生在抗挫方面的能力。同時也是學生增強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吃苦耐勞精神的最有效途徑。體育課程是一項合作與競爭共存的教學課堂,還需要學生與教師間充分交流與合作,來推動體育課程順利展開。但就當前發展形勢下,仍有大部分體育教學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過于忽視體育課程中的合作
就目前發展階段下,大多數初中在進行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更多的是注重于體育競技個人是否能取得一定成績,而學生也被一味地灌輸競技意識,從而忽略了在體育課程中本應與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導致初中階段學生在體育課程中過于重視取得勝負結果,這種教學氛圍極其不利于培養起學生的抗挫能力。此外,由于這種注重競技,忽視合作的教學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間的勝負欲,造成學生在進行體育課程時,更多的是重視該如何掌握體育運動的具體技術,從而忽略了所開展體育課程是為鍛煉身心健康,培養綜合素養這一重要目的。
2.2教學方法較為單一
當前大部分初中在進行體育課堂教學時,只一味地強求學生參與進體育活動與鍛煉中來,學生對此興趣不高,無法真正從體育課程中獲取有利幫助,體育課堂教學也出現了滯后的情況。這是由于大多數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教育的過程中,只遵循傳統的教學理念,所呈現出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較為單一,沒有緊跟時代進步的趨勢,無法滿足初中學生的需求,學生對此沒有產生參與興趣,無法進一步推動提高學生自身綜合素養。
3、初中體育教學長跑項目培養抗挫能力的相關對策
3.1不斷加強對學生抗挫能力的培養
學校不僅需要在對學生德育方面的培養加大重視力度,在針對學生抗挫能力的培養方面,也需要學校與學生之間共同配合,建立起共同目標,加強培養力度。首先,在實際體育教學開展前,教師應將長跑項目與抗挫能力的培養充分融入教學計劃中,引起相關教師與學校方面的重視,促使體育教師自身在開展教學時能夠積極主動地思考該如何開展培訓教育工作;其次,學??梢詫w育教師進行定期的學習與培訓,借鑒其他優秀課程中的培養方法,并結合學校實際發展狀況,采用最適宜的方法,有效提升學生自身抗挫能力;最后,學??梢远ㄆ陂_展教研會,集中不同學科的教師所掌握的實踐經驗,從而有利于及時解決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3.2積極培養學生的抗挫性意識
在實際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逐步形成了重視培養學生抗挫能力的教育意識,在此基礎上,相關體育教師更應全面掌握不同學生自身的實際發展狀況,針對具體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從實際出發,有效提高學生的抗挫意識,培養抗挫能力水平。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出自身引導者的責任,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在體育長跑項目中積極展開自我,堅持完成體育鍛煉,從而培養自身綜合素養。
3.3加強學生對于抗挫重要性的認知
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對事物的思考與辨別能力處于發展階段,對于抽象化的意識培養還沒有一定概念。當前發展階段下,教育領域重視起對學生德育方面的培養,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有效改變學生所存在的各種不良行為習慣。通常情況下,大部分學生在長時間的學習過程中由于缺少較為明確的目標,往往沒有具備一定的意志力,在學習生活中多次遇到難題或失敗后,逐步失去了對自我的信息,從而產生較為強烈的自卑情緒。若在此過程中,學生無法及時調節或轉變悲觀情緒,就需要作為引導者的教師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疏導工作,從而有效幫助學生環節內心消極情緒。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能夠得出,通過體育長跑項目,也是對學生最為合理有效的心理疏導方式。學生集體共同參與進跑步項目中來,配合喊出口號,不僅能夠加強學生集體榮譽感,同時又能夠緩解部分學生消極與壓抑的情緒,培養積極向上的學習精神。在整個長跑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積極敏銳的觀察,采用科學有效的行為指導,在體育長跑活動中滲透抗挫教育,促使學生自身抗挫能力得以進一步提高。
3.4注重整個教育過程中對學生的激勵
一般情況下,在開展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最為有效的激勵方式包括有語言直接激勵,眼神互動激勵以及實際獎品激勵等。初中學生自身所掌握的社會實踐經驗明顯不足,在遇到挫折或難題時很容易產生消極心理。在初中階段開展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體育教師充分發揮出自身引導者的角色責任,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體育長跑項目中來,通過堅持,在集體活動中發掘自身潛能。若學生在長跑活動中受到挫折,教師則應注重起對學生的有效鼓勵,引導學生客服困難,完成體育活動,在順利推動體育課堂教學效果的基礎之上,促使初中學生能夠充分磨練自身意志力,挑戰自我,增強抗挫能力。
4、結語
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主要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合作與互動,并實現共同發展的過程。通常情況下,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重視起學生自身身體素養是否健康發展,更應重視起學生在身心方面的情況,關注整個學習與發展的過程??偠灾诔踔畜w育教學過程中,通過在長跑項目中推行并實施抗挫能力的培養,需要相關教師樹立起正確的教學目標,優化并改進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實踐內容,注重加強教師以及學生自身對于抗挫能力重要意義的認知,積極鼓勵學生參與進體育鍛煉活動中來,激勵學生克服困難與挫折,使得體育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并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自身身心健康發展,提高抗挫能力水平,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力.初中體育長跑項目教學中的抗挫教育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32):40.
[2]邱桂敏.初中體育長跑項目教學中的抗挫教育分析[J].學周刊,2019(1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