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普查結果,發現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狀況處于連年下降的態勢。參與體育鍛煉,成為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主要方式之一。摔跤運動,由于對抗較為激烈,對于大多青少年而言都處于一種“遠觀”的狀態,但摔跤運動的價值不容小覷,如何鼓勵這一群體實現“近玩”,對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摔跤運動;青少年;身心健康;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886.2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9-089-01
摔跤運動的歷史悠久,今天我國的摔跤運動正處于發展期,其影響范圍也越來越廣泛。但由于其自身對抗性的存在,大多數青少年對摔跤運動都是“遠觀”狀態,從而無法主動地融入其中,感受不到摔跤運動本身的魅力。在青少年體質健康逐年下降的今天,迫切需要體育運動項目發揮出應有的作用,而摔跤運動則是其中之一,其自身特性的存在,決定了其對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積極影響。
1青少年參與摔跤運動的現狀
1.1參與興趣現狀
受制于傳統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學校體育學科的受重視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自身體質難以提升。并且由于當前家庭收入的提高,青少年的生活水平也明顯提高,不良的飲食習慣和電子產品的影響,都使得這一群體參與競技運動的能力變得越來越弱。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也在被逐漸消磨。特別是摔跤運動這種對抗性較為激烈的項目,更是被廣大青少年排除在外,所以該運動成為新時期青少年的“遠觀”運動,并不會主動地參與其中,參與興趣不高[1]。
1.2影響參與摔跤運動的因素
在影響青少年參與摔跤運動的因素分析中,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青少年自身體素質不理想,競技運動能力較弱。自身因素的分析在前文已經有所提及,這主要是青少年對于這種激烈的對抗項目并不感興趣,無法與一些電子產品相媲美,導致參與積極性不高,自然摔跤運動的價值也就很難呈現;其二,摔跤運動在我國的推廣力度薄弱。作為一項古老的競技運動,摔跤運動近年來在我國的發展已經逐漸起步,雖然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相互作用下已經有所進步,但所產生的推廣效果并不理想。對于廣大青少年而言,對摔跤運動的認知依舊停留在一項對抗性較為激烈的項目上,對項目的前景、內在魅力的重視程度不高,淺層次的認知、參與渠道的壓縮,都使其很難主動地參與到摔跤運動中來。
2摔跤運動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作用
2.1對身體素質的作用
摔跤運動于青少年而言,對其身體素質有著促進作用。青少年階段是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通過參與摔跤運動對其身體素質和骨骼發育都將產生積極影響,并且能夠磨煉青少年的意志力。在摔跤運動中,強調的技術要點包括抓、握、撕、推和勾、撩、挑等多種方式,對參與者的頭腦清晰度和反應靈敏度方面都有著嚴格的要求。對于現代青少年而言,是一項具有較強挑戰性的項目。摔跤作為一種對抗性較強的項目,對身體綜合素質的要求較高,其中的力量、耐力、柔韌性、靈敏度等都是其關注的焦點。并且還要保持冷靜、清醒的頭腦,主動應對場上的局勢,抓住細節,最終取得勝利。青少年如果能夠參與其中,勢必對身體素質產生積極的影響,使得綜合能力以及體能水平全面提升。
2.2對心理素質的作用
青少年正處于青春期階段,也是心理逐漸走向成熟的時期。該時期如果心理引導不到位,勢必出現逆反心理、消極心理等等,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不利。當然,這些對心理的影響因素中,包含了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社會因素以及個人因素等等,只有通過學校和家庭的教育,才能夠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摔跤運動對于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有著嚴格的要求,同樣對于心理素質方面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在激烈的對抗中,能夠培養青少年頑強、堅韌的心理品質,勇于去尋找問題的解決之法,快速地做出響應,解決擺在眼前的難題。長此以往,能夠有效消除一些負面環境的影響,對心理健康狀態的調節具有積極意義。
3鼓勵青少年參與摔跤運動的策略
摔跤運動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著積極影響,但從前文的研究結果發現,摔跤運動的推廣和普及情況并不理想,大部分青少年都持有“觀望”狀態,很難主動地參與其中[2]。為此,要將關注的焦點放在廣大青少年的興趣培養上,對摔跤運動充滿興趣,才能夠主動地投身其中。
其一,以認知方式增強青少年對摔跤運動的興趣。當前多媒體設備在教學方面的使用豐富了教學形態,多資源的整合效果也更理想。將文字、圖片和視頻資源等充分展示,使得廣大青少年對摔跤運動產生一種新的認知,并為自己能夠參與其中感到自豪,達到身心鍛煉的目標。其二,優化訓練手段吸引青少年參與其中。摔跤運動對抗激烈,這是青少年對于摔跤運動的固有認知,從而很難主動地融入其中。這就需要教練員去優化訓練方法,保留摔跤運動的本質,優化訓練的執行方法,以趣味性的訓練內容為核心,鼓勵和吸引青少年可以參與其中,在完成初步的訓練之后,在實戰對抗的模擬練習中全身心投入。其三,重點強調安全,預防不良情緒的出現。該時期的青少年群體,心理狀態還不夠穩定。對于一些固有的認知和潛在的安全風險還不是非常愿意去嘗試,這就需要教練員更要注意訓練的安全性。作為一項展現“力量美”的運動形態,訓練的過程中要做好心理引導,對容易出現運動損傷的情況具體明確,并針對青少年做好安全防護,以此來規避運動損傷的產生[3]。
總的來說,在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持續下降的今天,多元化、多途徑的體育鍛煉顯得十分關鍵。摔跤運動作為一項激烈的對抗項目,其對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妥善地優化摔跤運動的方法,多途徑激活青少年的參與興趣,勢必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王亞楠.摔跤運動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響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3):187-188+191.
[2]史偉.青少年摔跤運動員運動訓練中非智力因素培養研究[J].體育師友.2017.40(01):33-35.
[3]唐軼鏘.淺析青少年摔跤運動訓練的科學手段及方法[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0):165.
作者簡介:
陳龍(1977.2—),男,漢族,江蘇鹽城人,大學本科,一級,蘇州市體育運動學校,研究方向:摔跤項目業余訓練、選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