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黎明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教育的期盼值越來越高。而且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信息不斷涌入,等待著我們閱讀。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對學生的成長意義重大,本文著力于對八年級學生語文閱讀興趣、方法、技巧、閱讀習慣進行研究,旨在豐富教學情境,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適當拓展學生閱讀量,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閱讀能力。
關鍵詞:八年級;語文閱讀;提高;教學方法
引言:
在初中階段,對不同年級學生在閱讀能力有著不同程度的要求。其中,八年級的閱讀主要以實用性文體閱讀為核心,希望學生通過階段性學習對實用性文體有一個較深入的理解,循序漸進地掌握閱讀的方法和策略。要求語文教師發揮自身強有力的引導作用,引領學生走入閱讀欣賞中。
一、把握知識架構,抓住教學趣點
跨入到中高年級階段,學生對知識的需求越來越大,隨之而來教師要不斷結合新時代的變化進行合理的篩選,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各方面綜合能力。而學生經常找不對應閱讀課后題的答案,一碰到題目就犯怵。教師要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尋找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同時可設置一些問題與任務,引導學生發動智慧解決問題。這樣可在很大程度上活躍課堂學習氣氛,再通過師生、生生間的有效交流與互動更好地促進知識的傳遞與接收。其次,要注重引導學生學會總結歸納的方法,從閱讀中可自主總結歸納出作者總共描寫了哪些物像,向我們傳達了什么樣的情緒等。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將知識不斷學以致用。對于八年級的學生,學生可能對純粹的記憶缺乏興趣,這時教師可嘗試引入思維導圖的方法,引導學生圍繞一個中心點展開聯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
二、激發探索興致,閱覽天下文章
實際上,閱讀是心與心對話交流的過程,每一個人會因自己的性格愛好、家庭教育背景、文化素養、可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從中獲得的感受大不相同。那么如何進行我們自己的有效閱讀呢?在語文課堂上立足于實際情況,適當對文章的作者和文章涉及的內容進行拓展,刺激學生在課下主動拿起書本閱讀感興趣的文章。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留給學生充分的閱讀空間,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通過努力探知解決問題。例如,在講解《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篇文章,談到本課內容只是對故事的情節一部分。為了引發學生在課下主動閱讀全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筆者在課上講解時將大概情節進行了描述,但又故意設疑,沒有給學生揭曉結局。接著課后就有好多同學到圖書館借這本書閱讀,并通過班中的交流展示會,一同去探討主人公“保爾”的英雄事跡,探討青年的革命理想與英雄主義精神,揭示“奉獻”這一偉大主題,有的小組同學還就“奉獻”這一主題開始暢所欲言,談談自己在事跡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并就某一情節歡快地表演情景劇,活躍班級的學習氣氛。
三、豐富教學形式,加強讀寫練習
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都是經過教育專家精心挑選的,在八年級下教材就有一個單元專門講演講稿的內容,借此內容可引導學生先去品讀,書寫自己的讀書心得。同時,班級還舉辦了演講比賽,每節課課前2分鐘進行演講,漸漸地通貨教師有效的指引,同學們大部分能脫稿演講,雖然有不少欠缺,但是都講出了自己的心聲,收獲了不錯的開展效果。之后又在學校進行活動推廣,組織開展演講比賽,設置一些獎品,不斷激勵學生向上成長。另外,教師要引導學生注重知識遷移,在閱讀過程中遇到好詞好句可主動記錄,遇到優美的片段可進行仿寫,拿到班級中跟老師一同進行探討與修改,不斷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
四、積極聯系生活,靈活運用知識
文章題材大多來源于生活實際,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廣大師生要認識到觀察生活的重要性,教師要多使用情感語言激勵學生敢于在生活中多感受人文風情。筆者在平時教課時就會將班級學生分成討論學組,引導學生積極利用周邊的資源,搜集與本篇文章相關的歷史文化或地理地貌,.鼓勵學生多接觸百科知識,有時我也通過多媒體影響設備,面向學生播放一些影像頻段,引領學生進一步感受與感知。在新的大背景下,文章也會是多姿多彩,無論是閱讀還是寫文章都是心與心交流溝通的過程,要從中把我們內心的情緒傳達出去,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豐富我們的知識體系。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閱讀作為高中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大教師一定要結合教學實際案例以及自身的教學經驗進行深入研究。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密切關注每個學生的變化,有針對性地為學生篩選閱讀材料,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帶領學生一遍遍精讀文章,嘗試進行知識遷移,全面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覃遵華. 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分析[J]. 讀書文摘, 2016(22).
[2]徐燕. 八年級語文閱讀提高的教學方法解析[J]. 作文成功之路(上旬), 2018(1).
[3]藍新法. 八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分層導引”模式探究[J]. 考試周刊,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