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英
摘 要:新時期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必須深入理解“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內涵,樹立“以德治校”“靠德治教”的觀念,健全課堂教育教學育人、文化環境育人和學校、社會、等一體的育人機制,努力培養出更多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關鍵詞:師德師風;德育;開放性教育;信息技術
引言:
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實現教育的根本目的,即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具有核心素養的現代意識型人才,而德育教育也是教育的靈魂所在。筆者從教20余年,經歷了教育史上的分數教育、素質教育,又迎來了達成全球共識的以核心素養為素質統領的“3.0時代”。作為一個教育人,行走在新時期的教育教學路上,深感德育教育的重要與關鍵!如何更完美地實現教育的根本目的呢?筆者就“新時期的德育教育”談幾點自己的拙見。
一、重視自身的師德師風建設
身為教師,無論何時,是不能讓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一些極端的價值觀和不良思想影響自己的,應該牢記“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牢記“德為師之本”。要隨時用職業道德來規范自己,努力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使自己成為一名真正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俄羅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同兒童談話、教訓他們、命令他們的時候才是教育,你們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你也在教育兒童,你們怎樣穿戴,怎樣對待朋友和敵人,怎樣笑……這一切都對兒童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學生,尤其是小學生們,往往把教師看作是真理、正義的化身,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能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教師如果能首先做禮儀的表率、文明的楷模,能用良好的健全的人格來規范和影響學生,那么這種無形的教育定會很有效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相應的核心素養!
二、將德育教育寓于各學科教學中
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為人師的已經改變了“重知識、重分數”的教育觀念,但筆者發現,在近些年的教育教學中,“重過程、重能力”尤為突出,但真正將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并落實的教育教學,仍然顯得很蒼白。工作時常見不少學生產生了“只要能力強,犯點小錯沒關系”的錯誤觀念,如此下去,學生怎能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才?筆者認為,真正的大學科觀念,應該是去認真地研究教材,再把德育教育寓于各學科教學之中的。語文、政治、歷史不必說,其中的經典文化歷史熏陶,愛國主義教育,人格魅力的培養隨處可見;數理化等學科可以在每個公式、每種算理中了解到古今中外許多人物的品質、事跡、成就,從而能幫助學生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和品質,甚至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即便是外語學科,只要教師有機引導,也可以通過單詞,句型,閱讀等感受到不同國家的文化,感受到偉人名家健康向上的人生觀。總之,一個善于將德育教育寓于各學科教學中的老師,是不愧為一名“新時期的好老師”的!
三、加強學生德育的開放性教育
當今我國已成為信息化、國際化的強國,城鄉社會已不再是傳統封閉的社會。作為教師,在德育教育中,是必須把學生放到現實的社會環境中去,放到生活的信息網絡中去的,通過指導他們去觀察、了解、比較,從而來認識真理,認識社會,認識世界。新時期,千萬不能把學生關在教室、校園這個狹隘的天地里,不能把他們牢牢地捆在書本上,更不能采取“禁”和“堵”的方法不讓學生去接觸社會,接觸網絡。這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教育方法是不可能培養出具有核心素養,全面發展型的人才的!當然,面對社會的多元、網絡的復雜,學生因年齡、閱歷、知識的等因素的限制,分辨、處理信息的能力,也會有強弱,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的正確引導,給他們提供正確的觀點和方法,培養他們處理信息、分辨是非的能力。
四、用信息技術優化德育教育途徑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在當今這個信息技術時代,對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必然成為教育的途徑和手段。面對復雜的德育教育工作,能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能重視信息網絡的開發與拓展,就能更好地加強和改進的德育教育工作。比如,培養學生網絡道德和法治意識,就特別需要采用有效教育與技術手段,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學生具有對網絡有害信息的抗干擾能力,使信息互聯網成為穩定、高效的德育教育途徑和載體。比如開發一些聲情并茂、影像技嘉的德育電子課件,為學生提供一些虛擬現實的訓練場景,可以很有效地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德育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教師要不斷強化自身的責任意識,設置有效的德育目標,積極在德育工作中強化榜樣的力量,在各個場合進行有效的德育滲透,依托多樣化的德育活動,促進德育目標的全面落實,為學校教學工作的整體提升和學生的全面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高岐崗. 新時期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之我見[J]. 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0(1):17-18.
[2]李奕. 教育改革,“供給側”是關鍵[J]. 陜西教育:綜合版,2016(3):1-1.
[3]葉瀾.(2017). 教育的魅力,應從創造中尋找. 陜西教育:綜合版(6),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