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昌威
【摘要】課堂教學有效性主要指的是通過教師在一段期間的課堂教學后,可以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都能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英語作為世界通用且最廣泛的一種語言,其受到了教育部門的重視。本文就針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簡單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
引言
目前,課堂教學作為培養小學生各項能力,幫助他們獲取知識的主要場所,也是新課改實施的重要陣地,跟隨著新課標的腳步正在不斷向新的教學方向扎實推進,并取得了一些實質性的效果。然而,由于一些教師對新課標理念的精髓領會不到位或者缺乏一定的實施經驗和能力,導致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在開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1影響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方式雖然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但是課堂教學是多種因素參與的活動,其有效還是無效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制約和影響。首先,是學生的主體作用的影響。小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任何教學流程都應該符合其實際需求。但是,在實際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每個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基礎和態度的不同,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對整體學生采用同樣的教學方式,容易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 。
其次,是教學觀念落后的影響。當前我國提倡素質教育,但是不少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摻雜了不少應試教育的思想,過于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對課堂互動中有價值的環節容易忽略,學習英語本身就需要長時間地不懈堅持,再加上英語學習也存在一定的難度,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他們的學習興趣不能滿足,容易造成教學效果受到影響。最后,是教師的綜合素質與教學設備、課程結構和英語教材的影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主導作用,其各項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的好壞。英語教材都是影響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教學輔助道具、信息化設備、課程結構是否合理、英語教材內容是否真實有效,這些都是實現教學目標不可缺少的條件。
2目前小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學習熱情不高
小學生受年齡和性格的影響,對新鮮事物比較樂于接受。在剛剛接觸英語這門課程時,其學習熱情比較高漲。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英語學習的難度增加,小學生對新鮮事物保持的熱情度也逐漸降低。當這種熱情持續度逐漸消失之后,隨之而來的就是課堂秩序的混亂問題,尤其是小學英語大班教學,這樣的問題更加突出,讓不少教師傷透腦筋。
2.2教學方式落后
受個體差異和教學方式、教學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很多小學生在學習英語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策略。很多小學生在初學英語的時候,因為沒有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在語音學習時過于重視模仿,詞匯學習只知道機械背誦,長時間就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學習模式,導致整個小學階段都沒有形成適合自身學習的有效策略 。
2.3欠缺有效溝通
現在大多數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備受家長的關心和保護。不少家長因為害怕孩子受到外界傷害而人為性地去阻止他們與外界交往,這導致很多小學生的交流困難,缺乏協作能力,意志力薄弱和獨立性差等現象的出現。這對小學英語教學中采取的小組合作學習帶來了不小的阻礙,小學生之間不能很好的溝通合作,導致很多英語游戲和活動都不能順利進行。
2.4家長期望過高
有些學生家長由于缺乏對小學英語各階段教學目標或教學任務的了解,再加上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導致其對孩子英語學習提出了不符合實際或者過高的要求,使得學生壓力過大,學習方式采用不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英語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3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3.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課堂教學不僅僅體現的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雙方交流情感和思想的重要過程。教師對小學生的言情舉止、情感態度直接影響著小學生的意志和認知活動。所以,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通過端正自己的行為和態度,尊重、信任小學生的思想,鼓勵學生敢于開口說英語,以親切的態度和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小學生保持良好的心境,通過開展各項活動讓小學生體驗學習英語的成就感和樂趣,這對培養和保持小學生學習英語熱情具有積極的作用。
3.2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英語作為生活中用于表達的一種通用語言,它來自生活,最終也會運用到生活中去。小學生在非母語的情況下學習英語,往往會忽略生活的實際應用而過于重視書本知識的機械記憶,產生了我們常說的“啞巴英語”。所以,只有將英語學習融入到小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激發其英語學習的動力,才能提升小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一方面,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具有生活化的教學情景,通過師生或者生生互動,讓學生能夠在教學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另一方面,可以在生活中鼓勵小學生運用最簡單的詞匯與他人交流,或者留心周圍的事物,比如標識語、電視、廣告、說明書中的簡單單詞,這樣不僅可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還能讓小學生感受到英語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進而從現實中感受到英語對生活的重要性 。
3.3開展豐富的課堂活動
小學生天性愛玩,課外游戲是他們比較喜歡的活動,教師可以將英語教學轉化為游戲形式,在活動中創設良好的語言環節,讓小學生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獲得樂趣。比如,英語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表演英語小短劇、演唱英語歌曲、單詞接龍比賽、英語詩歌朗誦、英語學習園地等,讓小學生通過活動將所學的英語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在游戲中強化英語技能,從而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這不但讓學生在語言運用中認識自我,滿足其歡愉和展示自我的心理需求,還可以讓其在活動中相互合作,共同進步,這不僅能夠促使英語教學理論和實際的有機結合,也提高了小學生自主積極學習的能力,對小學生長久保持英語興趣有很大的意義。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學習階段作為學生起步的重要階段,其課堂教學有效性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的好壞。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讓學生從小就受到良好的英語啟蒙教育。在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中,我們要認真研究和分析英語教學,通過不斷完善課堂教學方式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盡最大努力來不斷促進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建南. 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提問有效性的研究[J].讀與寫,2018.
[2]韓英.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探析[J].教育,2018,13:145.
[3]劉彬. 對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J]. 新課程(小學),2018,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