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運清
摘 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運用越來越重要。語文學習是我國母語的學習,它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獨特文化。在小學階段學好語文有助于培養小學生的愛國情感,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是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探索和思考的一個熱點和難點問題。本文主要從實際出發,探討了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希望能對改革傳統基礎教育模式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整合
一、信息技術運用與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重要性
在教育改革的推動下,國民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的教育問題,小學教師也在不斷地探究新的教學模式,把越來越多的新型教學模式運用到小學語文課堂中。在構建語文高效課堂時,教師用先進的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等對課堂教學有利的先進科技,讓學生更多地掌握知識,幫助學生理解課本中的難點重點。在課堂中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能夠幫助學生從多方面學習知識,為學生創造適應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提高學習效率。教師應用先進的技術在課堂中引入教學案例,有利于發揮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有利于教師研究新的教學方式方法。在課堂中使用信息技術幫助小學生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策略
(一)信息技術的引入激發學生的興趣
教師對教學方式的不斷探究,給小學語文帶來了發展的機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越來越多的教師利用現在的信息技術來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現在的語文教學更有生機與活力,更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運用多媒體等信息教學,由于現在的小學生還處于愛玩愛動的年齡,課堂上的枯燥教學,只能引起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學的心理。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能夠讓學生改變現狀,學生在課堂中快速進入教學中,提高學生上課的專注力,加深學生對課本的理解。在課堂中運用多媒體教學,課本的知識以圖片、視頻的內容出現在學生面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的氣氛,吸引學生的眼球。學生對內容產生興趣,就會主動積極地去學習,就自然地提高了教學的效率。例如,教師在講六年級下冊《和田的維吾爾》中,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圖片來幫助學生了解維吾爾人和我們的不同,感受維吾爾人的豪氣和樂觀的生活態度。通過多媒體的展示,讓學生更全面地了解課本。
(二)多樣化的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學習中,教師很少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提問,教師在課堂上授課,學生在下面記筆記,然后就是課下的死記硬背,缺少對知識的靈活掌握,教師與學生之間沒有互動。將信息技術用于課堂上,可以將課堂中涉及到的知識更直觀地教授給學生,讓學生更快地掌握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在教學中往往有些難理解的語言和內容,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將內容以圖片、圖像等形式展現給學生,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所學的語文知識,提高教學質量,創設高效課堂。例如,教師在講《北京的春節》時,在講課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由討論一下自己當地過春節時什么樣子,通過比較,把學生帶入課堂中。教師再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示北京的春節,讓學生通過圖片等形式來了解北京春節時的情境。通過展示圖片,讓學生更快地了解課堂的學習知識,提高教學質量。
(三)開拓學生知識視野,提高學習效率
信息技術用于構建小學高效課堂,可以縮短教學的時間,提高教學的質量。那么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中幫助學生開拓學生的知識面,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在培養學生朗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基礎上,讓學生和教師共同地談論研究,對新的問題進行交流,并一起解決,讓學生自由地發揮想象力,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魯賓遜漂流記》中,通過講解魯濱遜的出海經歷,幫助學生認識魯濱遜,他不甘于像父親平庸地過一輩子,敢于冒險的精神,歷經千辛萬苦。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去探究其余的文章,如《湯姆·索亞歷險記》中主人公的歷險經歷是怎樣的,了解這篇小說的學生可以和教師一起探究討論,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學生可以在課下多讀一些和課本有關的閱讀,增加學生的課外閱歷,幫助學生增長課外知識。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用與小學教學中,是教學的一大突破,引領教師不斷地探究新的教學方式方法。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相結合,構建高效課堂,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培養學生的文化素質。在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創造優越的學習環境。實現高效的語文課堂,是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要責任。
參考文獻:
[1]吳東紅.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整合[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8(10).
[2]高亞男.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研究[J].魯東大學,2012(5).
[3]王天明.淺議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J].語文教研,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