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萍
摘 要:翻轉課堂屬于近年來應用十分廣泛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對我國傳統教學方式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彌補,還能夠更加符合《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要求。在本文中,筆者將主要從多個方面出發對翻轉課堂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以促使翻轉課堂教學方法的優勢能夠得到充分發揮。
關鍵詞:翻轉課堂;《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應用
當代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北美興起了一場大規模的教育改革,其中主要包括微課、慕課以及可汗學院等。近年來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引起了教育業內工作者的重點關注,也就導致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面臨的重要的挑戰。并且根據我國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的內容來看,以信息化為基礎進行教育改革,是我國目前進行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新的教育模式主要以網絡技術作為支撐,在進行《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過程中,能夠不受地點和時間的限制,學生也就能夠更加個性化和自主化地進行學習[1]。由此可見,我國高校對學生進行《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學生的計算機綜合運用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但是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高校的計算機綜合運用能力普遍偏弱,此時對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采用,有利于促使當前現狀得到有效改善。
一、當前我國《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現狀
(一)無明確教學目標
當前,社會需求以及教學大綱均要求對所有專業的學生強化計算機教學,并已經將計算機課程作為高校的必修課程,但是在實際上,在高校中普遍未對計算機教學設定明確的教學目標,未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所以當前高校計算機教學的效果并不完善,導致學生既不能夠提升自身的專業修養,又不能在其中獲得良好的職業能力教育,最終使學生不能夠對社會發展需求進行良好的契合,甚至無法有效參與激烈的行業競爭[2]。
(二)教材知識缺乏指向性
高校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向社會各個行業輸送應用型人才,但是計算機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在高校中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學校方面并未根據學生特點以及計算機課程的特點對相應的教材進行選擇,導致計算機教學方案不夠完善,同時教材內的知識內容缺乏指向性,導致高校學生的計算機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如此,學生在參與工作之后,將難以有效閱讀相關的外文資料,對學生的職業發展能夠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
(三)教學認知薄弱
根據經驗可以發現,當前高校所使用的計算機教材中,存在著嚴重的照搬照抄現象,嚴重缺乏對于高校專業課程的針對性。并且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缺乏進行系統教學的理念,僅重視對基礎技能的教學,而失去了對計算機教學的整體把握。在此基礎上,有部分高校學生認為,計算機課程與自身專業無關,也就導致學生缺乏對計算機學習的重視和興趣,導致了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缺失,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學生專業能力方面的缺陷[3]。
二、翻轉課堂的相關研究及其基本內涵
“同濟互助”的教學方式,將傳統課堂教學從時間和空間兩個方面進行了顛覆,也就是采用了“先學后教”的模式,屬于翻轉課堂的初級階段,進行教學的過程不在以教師為主導,而是將教師定位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者”,而且在可汗學院等教學模式的推廣之下,翻轉教學的模式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總體來說,翻轉課堂的基本內涵就是在對教學流程進行變革的基礎上,不同方式的知識傳遞以及知識內化的優化。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主要包含的兩個階段分別為“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其中知識傳授這一部分,以教師為主導,由教師在課堂上以講授的方式進行,知識內化這一部分,則在課后于學生完成作業時進行。對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應用,信息技術在其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在進行知識傳授的過程中,信息技術能夠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而在知識內化的過程中,學會表達則主要由老師的幫助和同學的協助來完成,以上,則是實現翻轉課堂的過程[4]。
三、翻轉課堂的特點
(一)先學后教
采用傳統教學模式的過程中,主要由教學進行講授,學生接受知識并在課后進行鞏固,而采用翻轉課堂的方式,學生需要在進行教學之前對教師將要講解的內容先進行自主學習,之后在教師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進一步對知識進行吸收和內化,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感悟和記憶。
(二)學習地點不固定
對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應用,不僅僅將教學地點局限于教室內,而是應該根據教學的需求將課堂設置在室外以及網絡上,是學生能夠獲得更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同時,教師將教學內容濃縮為一個個小視頻,并將視頻長度控制在學生注意力能夠集中的時長之內,以保障學生能夠對視頻中的內容進行充分的了解和吸收,并在視頻中設置暫停、回訪等功能,以保障學生能夠更加有效的進行自主學習[5]。
(三)師生關系更加融洽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極少,導致師生之間的距離較為疏遠,因此,可能存在教師不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學生有問題不愿問教師的局面。而對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進行應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由此,師生之間的關系能夠逐漸趨于融洽。
(四)促進教學資源共享
在翻轉課堂的教學中所使用的視頻,可以是教師之間相互分享的、教師集體制作的以及網絡上下載的優質資源,從而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共享,并能夠促使教師的教學資源不斷充實。
四、傳統課堂與翻轉課堂的對比
(一)教學流程
在傳統的教學中,主要采用的是“班級授課制”,該方式是工業時代的代表品產物,筆者將其稱為“工廠化的教學模式”,而在該模式下進行學習的學生,則為“工廠中批量生產的產品”,其具有的特點則是“整齊劃一”以及“無創造力”。
采用翻轉課堂的方式,也就是對傳統的教學流程進行重建,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為“課前自主學習加自主練習”——“課中解決疑難問題加學習成果展示和總結”。
(二)師生角色變化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講授時,學生普遍邊聽講邊記錄,但是在整個過程中,嚴重缺少對學習內容的回顧,并且因為課堂時間十分有限,所以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的互動極少,教師難以認識到少數學生對于教學的個性化需求。
采用翻轉課堂的方式,學生在上課之前觀看教師已經準備好的教學視頻,并在對視頻觀看結束之后進行自測,以對新課程進行學習,而在學生與教師進行面對面學習的過程中,則可進行對知識的交流的探討,在此階段中,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學生的指導者,能夠真正的進行“傳道”、“授業”、“解惑”,學生也就能夠實現真正的知識內化[6]。
(三)學習的時空界限
在傳統的教學中,師生進行教學的時間和地點都是固定的,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而采用翻轉課堂的方式,對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進行充分應用。教學的時間限制和空間限制完全被突破,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進行交流的機會得到大幅度增加,由此可見,翻轉課堂是一種具有建設性創新的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個性化,將學生在進行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挫敗感降至最低。
五、翻轉課堂在《計算機應用基礎》中的應用
(一)應用方式
在上文中,筆者已經對傳統教學模式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對比,根據對比結果筆者認為,對于進行教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具有更大的優勢,但是盡管結果如此,筆者也不能夠認為,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能夠將傳統的教學模式完全取代。
從事實上來看,任何一種方法都不能夠在任意模式下完全適用,所以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筆者可以將翻轉課堂教學方法作為主要的教學方法,并在其中適當加入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兩種教學方法能夠進行互補,也就是采用翻轉課堂與傳統教學結合的方式。
第一,教師應該在課前對關于教學的視頻進行制作,并且在對視頻進行制作的過程中,應該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進行考慮,根據學生整體的實際情況,對視頻的內容進行確認,對視頻內容的難易程度進行調整。在通常情況下,教師應該將視頻的時長控制在15分鐘左右,在視頻中將知識點的內容進行簡明扼要的講解,并根據知識點以及課文內容對問題進行相應的設置;視頻制作完成之后,教師將其通過網絡傳輸給學生即可。
學生接收到教師傳輸的視頻之后,應該根據視頻內容對相關資料進行查找,對其中相應的知識背景進行了解,最后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以及了解知識內容的方式即能夠進行解答,并在此過程中完成了知識傳遞[7]。
第二,在師生進行面對面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多種方式對學習中存在的疑難問題進行探究和解決。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最后,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情況以及對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進行評估和總結,促使學生能夠實現有效的知識內化,從而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并且,在課后教師應該積極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查找,并及時對教學策略進行調整。
(二)應用效果
在進行《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過程中,對翻轉課堂教學方式的使用約占據全部教學過程的二分之一,根據學期末對學生的考核,學生理論考核成績提高平均分數為18分,時間操作考核成績的提高評分分數為24分,由此可見,將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應用于《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能夠促使學生的理論知識水靈以及技能操作水平均得到提高。
從而學生的方面來看,在對翻轉課堂教學方法進行應用之后,學生對于《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興趣得到顯著提高,不僅能夠對計算機知識進行更加高效的掌握,還能夠強化對知識的吸收和理解,并能夠更加有效的增強師生之間的關系。
六、影響“翻轉課堂”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實施的因素分析
對翻轉課堂模式進行應用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同時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質量以及保障教學得到有效改革。但是在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應用的過程中,有多種因素能夠對其形成制約。
第一,完善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是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應用的重要基礎之一,想要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有效應用,互聯網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如果不能夠實現師生人手一臺聯網電腦,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就難以得到真正有效的應用,而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說,教育基礎相對薄弱,信息技術難以在教學中得到全面的應用。
第二,不管對哪一種教學方法進行使用,能夠對學習效果產生最重要影響的,都是人自身,所以對于部分教師來說,有必要對自身陳舊的教學觀念進行更新,積極接受新的教學思想,并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以及教學水平,從而能夠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更加有效的運用[8]。
結束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我國應用的歷史雖然尚短,但是已經對我國的教學產生了重要影響,對于《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來說,更是對教學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但是在進行改革的過程中,能夠遭遇的阻礙也很多。所以在進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還是應該將我國《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實際情況作為重要基礎,以保障教學效率能夠得到提高,且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夠得到切實的增強。
參考文獻
[1]宋豫軍.翻轉課堂在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現代信息科技,2019,3(1):126-128.
[2]喬亞麗.翻轉課堂在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數碼世界,2018,(12):118-119.
[3]陳喜華,黃海寧.翻轉課堂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可行性分析[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2(6):49-51.
[4]成維莉,王琪,潘愛華.基于翻轉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例[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8,31(6):139-141.
[5]肖宇峰.翻轉課堂微課教學模式初探——以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18,(29):24.
[6]王偉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中職衛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16):99-100.
[7]涂靜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8,5(38):166-167.
[8]吳春梅.微課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的實踐研究——以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8,5(49):275-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