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楊
摘要:近年來,我國教育行業不斷改革,小學課程教育也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新課標的深入推進也給我國教育行業帶來了新的春天,素質教育給學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都是當下學校人才培養的重點。語文閱讀教學是小學課程的重點,為了進一步幫助學生良好地理解語文閱讀內容,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學課程中加入合作學習的策略。本文主要闡述了合作學習的應用意義,探究合作學習策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可以加入合作學習的策略,比如組織小組學習,為小組成員分配相應的任務,幫助小組實現其目標。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可以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閱讀知識,不斷提高學習能力,進一步優化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方法。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運用的意義
首先,將合作學習的方法運用于語文閱讀教學之中,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合作學習的方式進一步幫助學生自主探索體驗學習內容,在生活中運用課堂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另外,教師需要不斷提升個人專業素質,最終形成完善的教學體系,確保小學課堂的靈活性和趣味性,通過創新的方式,增強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需要良好地運用教研知識,重視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幫助學生在日常學習之中提高個人語文閱讀學習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完成自主學習。
其次,據了解,我國傳統語文閱讀教學工作中,基本采用死板的分析方法進行教學,對于文章的思路多層次剖析,最終總結出其中表達的中心意思。運用這種教學方法的課堂之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難以有更多自我探索和理解的機會,無法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個人綜合組織和分析能力。在小學閱讀課堂中運用合作學習策略,可以通過小組的形式深入探析相關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個人見解,不斷增強個人總結能力和表達能力。各個小組內部成員也可以在交流的過程中互相督促,共同實現進步。
最后,通過運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以及競爭意識。在當下的發展潮流中,社會競爭和合作是緊密相關的,是當下社會發展的重點。因此,社會需求的人才不僅需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從小培養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將合作學習策略運用于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工作中,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潛移默化地產生競爭意識。
比如,在學習課文《尋隱者不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分組的方式,朗誦課文,結合學生自身的理解,將讀文章的聲音和朗讀情感作為比賽標準,讓各個小組的學生激發朗誦熱情。然后,教師再次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查找相關資料,對整首詩的內容進行大概的講述和理解。讓學生在學習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討課堂學習內容,掌握詩歌呈現的意境和表達的大意,進一步幫助學生培養合作意識。最后,組織小組對該堂課的內容進行總結匯報,最終在合作和競爭的過程中,完成課堂內容的教學。
二、合作學習策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一)營造合作氛圍,激發學習興趣
曾經有教育學家指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在感興趣的情況下學習,才能更好地集中個人注意力,不斷提升學習質量水平。在小學閱讀課堂中運用合作學習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擺脫傳統的學習理念,避免受到傳統學習模式的制約,采用全新的思維來思考并解決相關問題,并將此作為未來學習的基礎。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中,運用合作策略需要注重的首要問題是,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態,調動學生的合作興趣。教師可以在此氛圍之下,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全面投人學習之中去,掌握更加完善的知識。比如在學習《難忘的潑水節》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模擬課文中描述潑水場景,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潑水的游戲之中掌握學習內容。
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緊貼教材內容,讓學生對于接觸的新詞匯進行良好運用。小組成員之間也要多次討論,掌握如何用新詞匯造句。一旦出現造句錯誤的情況,教師就讓小組之間互相潑水玩耍,不僅可以活躍學習氣氛,還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教師也可以讓造句比較良好的小組成員,將小組內部的討論過程、學習方法與大家共同分享。最后,教師針對每個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分和總結,幫助學生在課堂中意識到合作學習的優勢,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提升個人的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精神。通過設置這種游戲,讓學生在學習中玩耍,在玩耍中學習,有效提升個人對于詞句的運用能力,并在此過程中不斷提升個人表達能力。
(二)明確學習目標,分工合作學習
小學階段的學習對于今后的學習與職業生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思考能力都處于初級水平,且不同學生個人條件有所差異,在學習效率等方面也會水平不一。因此,教師通過運用合作學習策略,為不同的學習小組設置恰當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將小組成員的各項能力與任務互相結合,確保小組合作正常開展。等到各個學習小組給出答案之后,教師需要對不同小組的學習方法進行評價,篩選出高分小組,并向其他小組介紹這種方式,引導其他學生學習其中的經驗和方法。最終,教師與學生通力合作,在教師的循循指導下得出最終的答案。
(三)教師恰當參與,給予適度指導
眾所周知,傳統的語文教學課堂中,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生處于被動狀態。小學生綜合能力較弱,無法自主解決相關問題。因此合作學習的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運用小組合作方式的過程中,不能完全依靠學生的個人學習,還需要結合教師的指導,才能最終掌握文章的主體內容。否則,學生在遇到較難的文章時就會難以推進后續學習。教師需要發揮個人的指導作用,對合作小組的實施情況及時了解,觀察不同小組的狀態。需要重視的是,教師需要對學生循循善誘,適當地加入討論中,幫助學生解決相關問題。對于一些合作順暢的小組,即使在課堂中出現一些錯誤,教師都不應立即打斷,以免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科學評價合作學習情況
在小學教學課堂中,教學評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學評價的效果直接影響著語文學習的最終效果。在合作學習策略之中,十分注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及個人能力的發揮,為學生進一步創造學習機會,教學效果更佳。在評價學生語文閱讀學習情況的過程中,注重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對于有一定進步的學生,教師需要給予鼓勵和表揚。當然,不同的學生之問由于個人學習能力、知識掌握速度不一致,都會在整體學習效果上產生一定的差異。因此,教師需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肯定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讓學生體會合作學習的樂趣,不斷樹立個人閱讀的信心,進一步實現語文學習的整體效果。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將合作學習策略運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中具有深遠意義。在此過程中,需要注重全面提升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綜合素質能力,強化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進一步實現優良的語文閱讀效果。教師需要進一步重視合作策略的運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證課堂的活躍氣氛,讓學生可以在學習中掌握閱讀的重點知識,并不斷培養個人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最終實現個人全面發展。
(責編: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