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雪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現代課程教學的主要目標。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鑒于此,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驗,對高中美術鑒賞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課堂實踐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美術鑒賞;問題;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課堂實踐策略
引言
高中美術鑒賞對于學生的身心發展、人格塑造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不僅要傳輸美術鑒賞知識內容,還要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為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高中美術鑒賞課程核心素養的解讀
在核心素養的指導下,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建立、引入核心素養體系,使得所有學生切實具備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滿足其終身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對于高中美術鑒賞課程來說,其核心素養體系主要包含五項元素,即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以及文化理解。在高中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中,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幾項內容: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并非僅僅面向美術專業的學生,而是面向所有的國民,換言之,高中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必須面對所有高中生;美術核心素養培養的重點并非為提高學生的專業繪畫能力,而是引導學生發現能力,并使用已知技能、實踐經驗等解決問題,使學生的綜合素養體現在學習過程中;上述五項元素并非獨立個體,而是形成整體顯示于教學中。
2、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2.1來自于科技的挑戰
科學技術的發展,為美術課堂教學帶來了一定的便捷性,借助信息技術,學生可以在互聯網欣賞各類藝術品,互聯網時代讓學生與藝術之間只存在動手指的距離。來自于互聯網的便捷性如果被過度使用就會起到負面效果,學生會因此而產生依賴性,遇到問題就在互聯網尋找答案,忽略了學生自身的探索過程,并不利于美術鑒賞知識的應用與傳播。
2.2學生對于美術鑒賞的學習積極性遠低于預期
受傳統理念的影響,高中生把高中階段的重點科目定位在高考科目的范圍以內,他們努力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期望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在這樣的學習理念下,他們對于美術鑒賞的學習積極性普遍不高,認為美術課程并不是高考科目,學好學壞對于自己都沒有影響意義。這種片面的學習理念,忽視了自身人格塑造的重要性,素質教育要求德智體全面發展,只追求智育,而忽視德育與體育,即便考試成績再高,也不可以稱之為人才,因為無法保證個體的德育水平達到先進標準。鑒于學生對于美術鑒賞學習不夠重視的現狀,高中美術教師需要轉變教學策略,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趣味性課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3、加強高中美術鑒賞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課堂實踐的策略
3.1組織探究討論,強化學生的文化認知
為促進學生對美術文化的理解,提升學生的美術文化認知素養,教師需要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增設美術歷史及美術文化方面的內容。美術歷經千年發展,其文化體系既完善又獨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從美術的藝術性與美術的藝術類型入手進行美術文化的講解,以強化學生的文化認知。如瓷器、青銅器、建筑物等,既是美術的多樣化分支,又能充分彰顯我國璀璨的藝術成果,教師可以從這些物品入手,從藝術的角度和歷史發展的角度引領學生進行鑒賞,從而促使學生深入理解美術,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感受和了解不同國家、地區與民族的美術內涵,以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提升學生的美術文化認知素養。
3.2引入先進的課堂教學輔助技術
現階段,我國科學技術水平不斷發展,為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提供了更多的輔助手段。為了更好的完成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轉變美術鑒賞課堂教學模式單一的問題,需要相關教師積極引入先進的課堂教學輔助技術,包括互聯網、計算機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等。
3.3創設有效情境,為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營造良好氛圍
教學的有效展開需要有一定的教學氛圍,良好的教學氛圍可以激發學生對美術鑒賞學習的興趣,是順利進行美術教學的重要保障,也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美術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法,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進入美術教學情境,為教師開展基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美術教學提供適宜的環境。創設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美術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課程內容、學生的學情選擇合適的方法,以讓情境更真實、有效。例如,教師在開展玉石方面的教學時,考慮到學生大多知道玉作為首飾的形態,但平時接觸不到珍貴的玉器,教師可以2008年奧運會的金鑲玉獎牌為例,引出教學主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讓學生想一想有哪些關于玉的成語或典故。教師與學生互動,學生的情緒被調動起來,七嘴八舌地討論著,課堂氣氛十分熱烈。此時,教師進一步開展鑒賞教學,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便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3.4從生活出發,以生活化教學來提升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
藝術來源于生活,美術作為一種藝術學科,是對生活的表現與凝練,因此美術教學應回歸生活,從生活出發,開展生活化的教學,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接受美術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美術教師應挖掘生活中的美術元素來開展教學,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開展實踐類活動,在親身體驗與實地欣賞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的引領下,高中美術鑒賞課程路徑需要進一步優化改革,實現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通過使用多樣的課堂導入模式、重點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引入先進的課堂教學輔助技術,提升了高中美術鑒賞課程的展開效率與效果,實現了對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推動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鐘麗蘭.論高中美術鑒賞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課堂實踐[J].新課程(下),2018(12):289.
[2]廖敏.高中美術鑒賞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課堂實踐[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8(12):114.
[3]謝念群.如何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5):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