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預習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在課前預習符合新課改的變革,這也是教師充分尊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表現。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將基礎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通過預習對課堂即將講授的知識有大致了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一些簡單的知識,這樣學生可以在課堂中著重聽教師講授的重難點知識,掌握的知識會更加牢固,并且可以把所學的知識學以致用。數學教師應該選擇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讓學生課前有效預習。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前預習;方法思考
隨著新課程的變革,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也需要不斷變革。課前預習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環節,它直接關乎到課堂的效果。因此,教師應該創新學生預習的方法,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并讓學生在預習中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在黑板上提前列出需要講授的知識框架,讓學生提前通過預習進行了解,學生在課堂中就可以把重心放在自己不明白的知識點或者重難點問題上,這樣就有了學習的目標,學習效率也會更好。學生在課前預習的效果好的話,在課堂中才能做到更加輕松,更加游刃有余。另外,預習還能讓學生更快融入課堂,對不明白的知識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并養成積極探索思考的學習習慣。
一、學生預習的重要性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學生在課堂上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也在不斷增多,教師可以利用課前預習讓學生積極探索知識,讓學生對課堂中講授的知識有大致了解,這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并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教師還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中更輕松地學習重難點知識。
學生在課前預習中可以發現問題,并帶著自己的問題努力聽教師講課,最終通過教師的講解解決自己的問題。學生在課前應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成為學習的主人,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并不斷提高學習質量和水平,快速學到教師講授的新知識,增強學習的信心,從而學到更多的知識與技能,為以后的學習打好鋪墊。
二、學生預習存在的問題
目前,學生預習知識情況并不是很好,這主要是因為學生課前預習的積極性不高。學生預習的積極性不高是因為學生沒有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教師對學生的預習也沒有足夠的關注,這就導致學生沒有養成預習習慣。雖然有時候學生也會在教師的安排下進行預習,但是學生沒有掌握良好的習方法,導致預習效果非常差。學生對課本進行瀏覽并不能發揮出預習的價值,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預習產生厭煩的心態。教師應該在教學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引導學生有效率地去預習,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首先,教師應該讓學生設定預習的目標,避免只是通讀教材的預習;其次,教師應該讓學生在預習時積極探索思考,努力突破重難點知識,從而讓學生的預習效果變得更好。
三、小學數學的課前預習方法
(一)養成預習習慣
課前預習是一種良好的預習習慣,而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長時間的堅持,有的學生不需要教師的提醒就會主動預習,而比較懶惰的學生就算教師提醒很多遍也不會預習,這主要是學生沒有感受到預習的重要性。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了解預習的重要,教師可以在剛剛開學的時候召開主題班會講授良好的學習方法,這里面就可以設計到預習,這樣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就會對預習有所重視。學生感受到了預習的重要性,就會在課前積極預習,并不斷提高預習效率。
(二)監督學生的預習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教師如果不加以引導,學生就不會在課前進行預習,就算預習也是抱著無所謂的態度,這時候教師就應該用科學的方法讓學生合理預習知識,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課前發現問題,教師再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匯總,可以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學生的學習效果會有所改善。
(三)傳授預習的方法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往往存在著畏難的心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了問題就對喪失學習的積極性。學生進行預習也是為了敷衍教師,而不是真正從自身獲取更多知識的角度去出發,因此學生在預習中的學習效果就會很差。預習是體現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學習環節,但是教師也應該對學生的預習進行引導,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預習效率。教師還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根據學生的預習狀況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明確預習的內容和人物,為學生準備預習記錄卡,讓學生根據記錄卡上面的內容有針對性地學習,這樣可以讓學生的思路更加清晰。比如,在《觀察物體》的知識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三場比賽,第一場比賽是“畫一畫”,教師用五個正方體搭成一個立體圖形,讓學生從圖形的正面、上面和左面分別進行描繪;第二場比賽是“搭一搭”,一個立體圖形從上面看到的是四個一排的小正方形,從左面看不到的是上下排列的兩個正方形,教師向同學提出問題:“搭這樣的圖形,最少需要幾個小正方體?最多需要多少正方體?”;第三場比賽是:“看誰搭得多?”具體題目為:“用6個小正方體搭一個立體圖形,從上面看到有兩排,第一排是一個小正方體,第二排有四個小正方體?!睂W生通過在比賽中的參與,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將學到的知識學以致用。
(四)采用多種預習形式
教師應該創新學生預習的形式,改變學生自主預習的單一形式,這樣可以激發學生預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有飽滿的學習熱情,還能讓學生提高預習效率。教師應該充分考慮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預習方式,那些適合集體共同完成的學習任務,教師可以帶動學生進行預習,另外還可以讓學生之間組成小組共同預習,咋有那個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讓學生清楚知道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從而讓預習效果變得更好。
(五)問題預習法
教師應該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狀況向學生提出高層次的問題,開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同時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預習中提出問題,學生能夠提出問題就代表學生對學習內容有了思考,而且教師還可以及時了解學生提出的問題,這樣可以了解到學生學習的困境,從而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創新教學方法,調整教學內容,解決學生學習困境,讓學生有更高層次的學習。另外,教師在對學生提出問題時應該注意問題的難易程度,要把比較困難的問題和簡單的問題混合搭配起來,學生通過對簡單的問題的解答獲得成功的喜悅,對困難問題進行探究,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比如,在《比的認識》的知識學習中,教師在黑板上面寫下“6÷4”,問學生:“這個式子的讀法為?”學生通過預習回答:“6比4”,學生通過對教師的問題的回答可以收獲成功的喜悅,從而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預習。
結語:總之,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采用讓學生養成預習習慣、監督學生預習、傳授預習等方法提高學生的預習效率,激發學生的預習積極性,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與技能。
參考文獻:
[1]翟向煜.小學數學的課前預習方法思考——以六年級教學為例[J].小學教學參考,2019(20):61-62.
[2]王青山.關于小學高年級數學預習能力培養的研究[J].學周刊,2018(28):38-39.
[3]羅麗麗.小學數學課前預習的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33):81-82.
作者簡介:關梅章,性別:女,職稱:小教高級,工作單位:湖北省潛江市后湖管理區后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