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玥
摘 要:語文教學和人們的日常有著緊密的聯系,平常的生活、學習、工作等都在應用語文。而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則是學生在學習語文時最重要的時期之一,初中語文在語文學習方面起到了一個過渡的效果,不但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的主要方式,同時也是學生性格以及三觀培養的重要環節。因此,提高對人文教育的重視,保證學生的健康發展則是老師們必須做的。而在此期間,進行人文關懷則是幫助學生精神發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并提出了加強人文關懷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育;人文關懷
引言:
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手段,同時也是精神力量傳輸的重要渠道。目前,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多數初中院校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過于側重知識的傳授,卻并沒有關注學生的身心以及精神發展,也沒有充分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發揮自身的作用,不斷提高教學中的人文關懷教育,注重學生的精神成長。語文承載的不僅僅是知識,同時也有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以及文化內涵,而加強人文關懷,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一、目前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
第一,從學校的角度看。語文是教學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一門課程。由于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于語文教學方式和手段也需要進行優化。雖然語文所涉及的知識面層非常廣闊,但是長期的傳統教育理念也導致對于語文這門學科的理解并不完整,也不夠重視。甚至部分學校認為語文是一門基本型的學科,學生在學習語文時,由于生活和學習潛移默化的影響,沒有理由學不好。而因為母語和日常接觸和應用的優勢,所以學習語文起來沒有難度,進而將重點轉移到了其他學科中。這種觀念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語文在初中教學體系中的地位,不僅為語文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局限性,同時也容易影響到學生對于語文的觀點。
第二,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初中階段的學生面對著突然增多的學科,在度過剛開始的好奇階段后,便逐漸感受到學習的壓力。面對這些學科,小學階段便已經長期接觸過的語文對于一些學生來說已經失去了吸引力,從而導致學生將重點轉移到了其他學科。學生針對語文知識的應用,以及語文的教學目標并沒有充分了解,所以也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需要掌握的語文知識,繼而在潛意識下更加愿意去學習較為感興趣,也較為新奇的其他學科。
第三,家長方面的影響。一些家長在孩子學習成績方面并不關注語文學科,并且也會按照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為學生報補習班,但卻只有極少數的家長會為孩子報語文補習班。其中,不乏有一些家長自身文化水平或對于語文的了解并不高的現象,甚至認為語文便是單純的“教識字”,孩子在小學學習中語文水平低下便不重視,而這種現象對于學生的影響無疑是嚴重的。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強人文關懷的相關策略
(一)合理的設計教學內容
為了能夠提高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關懷,老師不僅僅要提高對學生人文精神的重視,同時也要更加靈活地設計教學內容。將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品質以及核心素養作為重點內容,改善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手段,為學生構建更加優良的學習環境和氛圍。老師在設計教學內容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同時,還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個性,并充分激發學生的人文精神。比如,在部編版九年級教材《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先去尋找課文的相關資料,比如寫作背景、作者等情況。讓學生在了解課文之前先了解以下當時的背景,之后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來播放原文朗誦視頻,以及進行講解:“課文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文中我是礦燈、我是稻穗、我是……表達了什么?”并結合寫作背景來進行課文的分析“中國的過去是飽經滄桑的,通過這些我是…充分表達了作者‘即便再艱難、再困苦,我也甘愿為祖國奉獻一切,祖國也讓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黎明,讓我在痛苦中綻放笑容’”這首詩的情感表達十分濃厚,字里行間無不充斥著作者的愛國氣息,而通過教學和引導,則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提高老師自身的人文素養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不僅僅有著引導的作用,同時也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榜樣,所以老師對于學生的影響是持久的,也是潛移默化的,學生的言行舉止都會受老師的影響。因此,老師需要具備一定的人文素養,才能夠在教學中展現自身的人格魅力,使人文關懷的效果得到充分發揮,并充分發掘人文精神,培養學生的綜合品質。
(三)加強人文關懷的質量
提高人文關懷的質量,幫助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去領悟和自省是加強人文關懷的重要途徑。在語文寫作過程中,不但要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去回顧生活,同時還要領悟生活。初中階段的人文關懷重點則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合理的教學手段來實現教學和人文關懷的結合。在此過程中,老師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教學地位,鼓勵和獎勵學生的學習,提高人文關懷的質量,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結束語:
我國豐富的傳統文化都能夠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利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育往往對于學生的道德修養以及行為和三觀有著直接性的影響。所以提高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人文關懷是保證學生學習能力以及精神品質的重要途徑。通過不斷的改善教學理念、合理設計教學內容、提高老師人文素養以及提高人文關懷質量等方式,進一步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闞興營. 淺議如何加強初中語文教育中的人文關懷[J]. 中國校外教育,2018(02):33.
[2]許實民. 試分析如何加強初中語文教育中的人文關懷[J]. 課程教育研究,2015(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