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宇
摘 要: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我認為,要學好語文,閱讀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光靠課本上的閱讀肯定是不夠的,一定要廣泛地閱讀課外書,增加課外積累,才能將語文能力落到實處。本文將主要從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積累方法的指導方面進行論述,讓學生將閱讀的內容轉化成內在的語文能力,才能真正地成為會閱讀的人。
關鍵詞:閱讀興趣;綜合素養;指導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我認為,要學好語文,閱讀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光靠課本上的閱讀肯定是不夠的,一定要廣泛地閱讀課外書,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一塊重要陣地,課外閱讀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的高低。因此,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愛上閱讀,學會閱讀,懂得閱讀并能夠從小養成好的閱讀積累方法是課外閱讀指導的重中之重。
一、開啟興趣之門
《語文課程標準》這樣規定:“小學階段要達到不少于145萬字的閱讀量。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第一學段(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讀讀要求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
我們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語重心長地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
要激發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就需要從他們邁進校門的那一刻開始引導。一年級的學生剛進入學校的大門不久,他們對于閱讀的概念還比較模糊,識字量也不大,所以這個階段可以從讀繪本故事啟蒙,讀他們喜聞樂見的繪本故事。讓他們從繪本故事中獲得閱讀的樂趣,由此激發他們閱讀更多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的閱讀欲望,當然,咱們中華傳統啟蒙讀物《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等書籍也是很好的讀物。當孩子升入二年級后,就可以慢慢引導孩子從圖多文字少的繪本過渡到簡單的少圖多文字的兒童讀物,如《故事爬山虎》、《三毛流浪記》、《米小圈上學記》等故事性、趣味性較強的書籍,當孩子們真正地讀進去后再引導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其它書籍廣泛地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而且,學生對閱讀具有深厚興趣,本身就是課外閱讀實踐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因此,只有激發起了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才能讓他們主動積極地遨游書海、采珠拾貝,開啟興趣之門。
二、摸索閱讀之道
《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于低年級(1、2年級)學生要求他們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在閱讀過程中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那么既然能夠激發起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就需要引導他們在什么時候讀書,怎么讀?
1.制定課外閱讀時間
課外閱讀的時間主要在課外,這就需要家長配合我們的引導,能夠監督和保證孩子在家的閱讀時間,鼓勵父母和孩子在家一起讀書,利用親子閱讀的機會感受閱讀的樂趣。
當然,除了在家讀,老師也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擠出時間進行課外閱讀的指導和交流。如課前三分鐘的經典誦讀古詩文活動,好書推薦活動,每周一次的閱讀交流會等。
2.讀書要求
閱讀是一個長期的習慣養成過程,除了要保證時間閱讀,老師還要提出課外閱讀的要求,并定期反饋。
低年級的孩子在閱讀過程中存在識字困難,一目十行,讀完后一問三不知的現象。那么我們老師在定期反饋中就要多問為什么?書中講的故事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等。要鼓勵孩子們將書上看到的故事講給家人、同學、小伙伴們聽。如:開展講故事比賽,評選小小演說家等。只有讓他們讀懂了每一本書里的故事內容,才叫真正地閱讀。當然,低年級的學生可能在閱讀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讀不懂的地方,那作為老師就需要引導他們在反饋的時候提出問題,并可以利用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家長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共同解疑來獲得真正的情感體驗。
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反復的課外閱讀中摸索出閱讀之道,才能真正地讀懂每一本課外書。
三、傳授積累之法
“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魚”。要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一定要重視積累方法的指導。我主要教給孩子們以下幾種積累方法:
1.閱讀檢測單反饋法
我在一年級下學期時就給孩子們設計了專門的閱讀檢測單,并丁成冊發給孩子們,讓他們利用寒假的時間和父母在家里進行親子閱讀《故事爬山虎》完成第一篇閱讀檢測單的填寫。
在檢測單上不僅僅有他們讀后的反饋,而且有讀書方法的指導,不僅要讀書,而且要學會讀,不僅要讀內容,還要讀書名、作者、出版社、目錄等信息。可能對于一部分孩子來說完成有難度,但只要子在父母的共同陪伴下,他們還是可以嘗試完成的。每讀完一本書就填寫一張或者兩張,孩子的收獲一目了然地展現在了這張檢測單上。
2.采蜜本的積累法
從一年級開始,我就要求我班上的學生準備一本專門的采蜜本。讓孩子們學會像勤勞的蜜蜂一樣每天為自己的閱讀釀出一點醇香的蜂蜜。每天的課外閱讀半小時中,將自己讀到的好詞、好句分別寫兩三個下來。每周將積累下來的好詞好句選擇性的背一背,每周利用閱讀課的半節課進行背誦比賽,選出誦讀之星。這樣的方法施行以來,孩子們掀起了一陣讀背風潮,閱讀的勁頭非常足。長久下來,醇香的蜜汁就可以為孩子們的寫注入新的活力了。
古語有云:“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讀懂了一本書謂心到,讀完了一本書謂眼到,把好的詞句積累下來并熟讀成誦謂口到。
閱讀的竅門沒有捷徑,就是這樣在讀中品,讀中悟,讀中用,讀中學會積累,從低年級開始讓學生在行云流水間掌握古老文字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