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悅
摘要:幼兒園區域活動就是通過生活中的材料來呈現,生活中幼兒園接觸的材料就是孩子的生活教師,是孩子認識生活的媒介和橋梁,更是萌發幼兒興趣開展區域活動的重要的前提。
關鍵詞:本土資源;音樂區角;運用
大自然是活教材,它向幼兒展示了具體、形象、生動的學習內容,能培養幼兒的探索和認知興趣,為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提供了天然的素材。我們通過大量挖掘本土資源讓幼兒參與自主收集材料,創設幼兒喜歡的活動區域,讓幼兒通過不斷的實踐,使其能在做中玩,玩中學,鼓勵幼兒大膽參與區域的創設,積極動手操作,并不斷豐富區域活動內容,促進幼兒的發展,從而形成具有鄉土氣息的特色區域。
一、挖掘本土特色區域材料的投放。
云南德宏位于中國云南省西部,有傣、景頗、漢、傈僳、阿昌、德昂等五種世居少數民族。而我園地處城鄉結合部,鄉土資源豐富,各種自然資源取之不盡。本土材料是鄉土資源中最常見、最實惠、也是利用價值最高的一種自然資源。我們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優勢,結合我園申報的市級課題《幼兒園節奏活動中的生活化教學》,發動家長和幼兒收集各類鄉土材料。如:水果、蔬菜、各種農作物的果實、秸稈、樹枝、竹子、沙子、樹葉、石頭等都成了音樂區角中的有用之材。
1、合理設置音樂區域。
我園的活動面積較小,幼兒人數較多,因此我們充分利用活動室、走廊、休息室的每一個角落。在活動室里,我們設立主題背景下的區域游戲活動空間,利用墻面、角落、節奏卡、圖譜、樂器柜和充滿鄉土氣息的物品將活動室有序分割為樂器制作區表演區等區域。
2、根據幼兒興趣提供鄉土材料。
音樂活動區鄉土材料的投放應該是豐富的,應根據幼兒的興趣以及材料的教育價值來投放鄉土材料。并對幼兒的活動進行觀察、定期更換與補充。在一次音樂節奏游戲活動中,一個孩子突發奇想:“老師,我家里有很多竹子,竹子能發出很好聽的聲音。”由此,我們組織幼兒開展了《尋找竹之聲》的主題活動,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自制了很多竹樂器:竹響板、竹敲棒、竹搖鈴、竹犒子、竹雙響筒、竹排簫、竹架子鼓、竹舂筒、竹敲琴等。
3、材料的投放應有層次性。
每個孩子的發展都是不同的。他們的探索水平和探索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我們的探索與研究需以幼兒的年齡特點為依據,在材料的投放上就需要滿足同一年齡階段不同孩子的發展,提供多種難度不一的材料,讓不同能力的幼兒自由去選擇。挖掘不同材料在各年齡階段中的使用,教師投放的鄉土材料,應按照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要求相適應,使幼兒在選擇材料進行操作時,能夠按自己的能力,選擇適宜的材料進行探索,同時也能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
(1)對能力弱的孩子提供一些簡單的成品與半成品。讓他們看著成品把半成品制作完成。這樣既讓孩子體驗成功的樂趣也增強了自信心。
(2)對能力一般的孩子除了提供一些半成品外,還給他們提供豐富的輔助材料,啟發孩子能利用輔助材料制作出不同的作品來。
(3)對能力強的孩子我們盡可能得提供豐富的較開放材料,包括輔助材料啟發、引導孩子,讓他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制作出與同伴不一樣的作品來。
4、根據季節變化的特點進行投放與運用。
春天是一個春暖花開季節,天氣已經很暖和。結合主題活動“春天的聲音”,引導幼兒收集有關春天的各種農作物,如:胡頹子(羊奶果)果核、豆類、石頭、沙子等輔助材料投放到音樂樂器制作區,給孩子們提供各種材質不同的瓶子(塑料瓶、玻璃瓶、鐵瓶)讓孩子們盡情去探索,上下搖晃瓶身發出不同聲響。對能力較強的孩子我們結合春天常見的花朵(桃花、梨花等)來進行節奏卡的制作;最后投放與春季相關的歌曲(如春雨沙沙、蜜蜂做工等)讓孩子們利用自己制作的圖譜自由演奏,教師從旁指導。
夏季我們收集到橡膠果、麥管、核桃、桃子核等投放到區角,讓孩子們在樂器制作區制成小樂器;用收集來的植物荷花、荷葉、野豌豆為歌曲《小青蛙回家》、《大雨小雨》進行圖譜創作;用芭蕉葉開展了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如:結合音樂《開始和停止》,孩子跟隨音樂節奏制作了潑水粑粑;探索了芭蕉葉多種玩法(撕、搓、揉、卷),并玩奏了音樂《拍蚊子》;利用芭蕉葉開展了戶外音樂韻律活動《小小外賣員》。
秋季是豐收的季節,我們會發動幼兒和家長收集一些堅果類植物(如核桃、堅果)、稻穗、五顏六色的種子投放到音樂制作區中。我們提供一些輔助材料,如本土傣族的圓籮簸箕,讓孩子們聽音樂《棒棒糖》邊在簸箕上粘稻穗邊進行數學點數活動。同時利用孩子們在野外采摘的蘆花、狗尾巴草制成胡琴,開心拉著、邊拉邊唱歌曲《加油干》,氣氛活躍極了。
冬季我們會把楊桃、土豆、南瓜、佛手瓜投放到音樂表演區中,和孩子一起聽音樂玩“切水果”的游戲;將玉米粒、玉米桿、玉米棒、松果、皂角(巴豆)等投放到樂器制作區角中,讓孩子們自由探索、玩奏樂器;結合生活中孩子們常接觸到的民族日常用具:竹舂筒、竹酒杯、竹酒筒、竹酒漏、竹筷子、竹簸箕、竹篩子等,并投放相應的名族樂曲、童謠、詩歌進行表演伴奏。
二、本土材料在音樂區角中的價值。
本土資源有其鮮明的特點,使得其作為幼兒區分游戲材料開發與利用具有現實性和可操作性較強的特質。幼兒園區角活動材料需要因時、因地不斷的變化,提供相應的材料。而本土材料易得、經濟、實惠、實操性強,可為幼兒園節省很大一筆開支。通過本土資源在區域活動中的合理利用,給孩子們帶來了無比的樂趣,他們在活動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自信心。在寬松、愉快的環境中充分發揮了想象創造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思維更活躍,動手操作能力更是有了較大的進步。孩子們間的合作更密切,同伴間的關系更融洽,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時也拓寬了我們的教學思路,增強了孩子學習探索的興趣。培養了孩子們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使我園的區域活動更具時效性,也更具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