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燦開
摘要:普通高中教育教學改革起點高、前瞻性強,并在改革初期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如何進一步深化高中教育教學改革、建設高品質高中是當前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我校樹立有效教學理念,倡導教學改革之路。
如何進一步深化高中教育教學改革、建設高品質高中是當前我校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結合我校實際,我們認為教育教學改革發展應堅持以生為本理念,深化課堂改革;以各種方式途徑的創新為驅動,保持發展活力;打造優勢項目,凸顯學校特色;搭建教師發展平臺,造就高素質教師隊伍;整合優質資源,助力學校持續發展。我校全面貫徹落實省教育廳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部署,乘風而上、順勢而為,努力建設高品質高中。審視我校既有的學校文化,主要從以下方面樹立有效教學理念,推進教學改革。
一、以生為本,深化課堂改革
教育教學改革的根本是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高中教育教學改革的基本精神就是滿足每一位高中生接受全面教育的權利,使學生平等地接受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需的教育,在主動、自主的學習過程中實現全面發展。而要想真正貫徹執行這一基本精神,就必須關注課堂改革,課堂改革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實施課堂改革以來,我們逐漸意識到并極力改變當前存在的“學科本位”和“知識本位”現象,提出“生本課堂”“翻轉課堂”“智慧課堂”等教育新理念,突出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學會學習”的理念,努力促進學生自主發展。課堂是實踐一切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陣地,所以抓住了課堂改革這一教育發展的動力,就搶占了建設高品質高中的高地。深受學生喜愛的課堂是能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讓學生動起來的課堂,如體驗式教學、實驗實踐教學、探究性教學、討論式教學等,這些教學方式的共同特點就是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基于此,我校探究性課堂改革堅持以小組自主合作模式踐行改革理念。
二、堅持文化強教,注重校本教研,構建教師文化體系
1、校本教研的重要性
我們認為,高品質學校離不開高品質教師。學校發展的關鍵是教師發展,能否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是我校發展過程中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教師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支撐,一是師德文化。我校校本教研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以自主學習研究、誘思探究教學、學講方式課堂改革為載體,集教學、學習與研究為一體。校本教研的基本內容定位在“聚焦課堂、著眼學生的有效學習、著力提升教與學的效率”上,落實于打造生態課堂、智慧課堂、生成式課堂,讓學習真正發生。
2、堅持專業引領、注重校本教研制度
我校建立了系統的校本教研制度。我校從加強自我反思、加強協作、加強專家引領三個層面統籌安排。其中教育教學反思是教師教育教學專業知識和能力發展的最根本的途徑。學校建立并完善了教師自我反思的備課制度,讓教師養成獨立思考和反思的習慣,提升了校本教研的效率。
堅持專業引領,以優質網絡資源為借鑒,建立校本教科研理論資料庫和校本教材資料庫,實現教師網絡交流,共享優質資源。定期組織學科隊伍赴與我校結對共建的名校學習取經,借鑒其它學校創新創優的寶貴經驗。加強學科理論和實踐的專業化指導,構建富有特色的校本培訓機制。以教學實踐活動為載體,常態化開展骨干教師“研究課、展示課、示范課”活動,定期舉行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和“優課評比”活動,積極推動相互聽課學習,每周固定時間開展集體教研活動。
三、在教學改革前提下、打造優質課堂
我們所使用的教材是面向全國的。而教師面對的學生的層次是不同的,所以教師不能照本宣科地傳授知識,因為這樣的教學過程是收不到有效的教學反饋的。因此需要教師因材施教,認真學習教學大綱,鉆研教材并對教材的知識進行優質,設計一整套與學情相匹配的教學過程。課堂教學要突出重難點,重點概念要使學生透徹理解,重點的技能要讓學生熟練掌握。教師設計習題時要有梯度性的變化,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并且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優質課堂教學還應包括教師要設計教學語言和教學板書。教師語言要追求藝術美,既要精練豐富,又要生動活潑富有幽默感,營造課堂活躍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板書是課堂教學過程中傳授知識的重要輔助工具,板書能夠幫助教師表達教學順序和教學內容,使知識更加條理化,清晰化,板書也能體現出教學過程的重難點。優質的教學板書可以便于學生記筆記,有利于學生進行課后復習,理解和鞏固知識。因此優質的教學板書對優質課堂教學也起著關鍵。
在新課改背景下,要貫徹大學科的思想,加速從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到“課堂教學與學生課內外自學相結合”的轉變,拓展課堂的領域,延長學習的時間,從而科學有效地處理好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比例關系。
四、加大課程與教學改革的力度
課程建設是落實培養目標,支撐辦學行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主要載體;課程建設也是創建學校特色、提高教師專業化程度、提升學校核心發展力的載體。因此,我校集中精力,在課程理念再培訓、課程制度再建設、課程資源再開發、強勢學科再發揚、課程實施再落實等方面不斷探索實踐,形成了以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為中心,富有我校校本特色的課程體系。在推進課程建設的同時,我們還持續地、全面地推進了課堂教學改革。近年來,我們進行了以學講方式與誘思探究教學有機融合為特征的課堂教學改革,充分保障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積極倡導并實施了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有效學習為中心,老師重在啟發、貴在引導、妙在點撥。確保幫助學生學的投入、學的生動、學的有效。改變了部分學生厭學和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探索出具有我校特色、符合我校實際的課堂教學模式,更好地提升了教與學的有效性。
五、搭建平臺,造就高素質教師隊伍
以教師發展帶動教學質量提升學校設立了“教學質量分析”,通過開展系列工作會議,進一步更新教師教學理念,提升教師業務素質,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學校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系列講座,進一步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引領教師認識到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學校派教師到教學改革示范校參觀學習,開拓教師視野,激發教師參與教學改革的熱情。
六、堅持制度引領,加強考核
明確具體的教科研工作要求,建立有效的考核評價機制。把教科研工作納入教師考核、績效評價和評先評優的剛性指標,同時制訂教科研獎勵制度,對在教科研工作中做出貢獻、拿出成果的學科和教師進行獎勵,濃郁教科研氛圍,推廣教科研成果。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普通高中教育教學改革正在路上,努力追求品質提升、內涵發展是新時期高中教育教學改革的目標和方向,我們廣大高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勇氣去敢于擔當,需要熱情去實踐探索,需要智慧去開拓創新,讓我們攜手奮斗,努力做高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探索者、開拓者和創新者,為我省普通高中的優質特色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