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提到元認知,很多人都知道它的要素是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控。元認知知識個體在實踐經歷的總結歸納之后,對認知活動如何運作的一種認識。元認知體驗涉及個體從事認知活動時在元意識中形成的情感、感受。元認知監控是指個體管理、調節認知過程,以使該過程順利進行。元認知的組成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本文通過對這三個方面的分析,提出在大數據時代下元認知理論如何更好地應用于英語專業教學。
【關鍵詞】元認知;大數據;英語專業學生
【作者簡介】付強,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英語教師。
【基金項目】課題名稱:大數據時代下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學生元認知能力提高途徑研究,課題編號:lshh18-19jy2。
一、引言
元認知的定義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 Flavell 提出“元認知”( metacognition)這一術語之后,“元認知”便很快成為認知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概念之一。Flavell( 1976)認為 “元認知是個體對自身認知過程的知識和意識”,元認知核心意義是關于認知的認知,并認為元認知技能在多種認知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元認知是主體以認知過程與結果為對象的認識,這種認識不僅是主體對認知活動的客觀反映,而且是主體對認知活動的能動反映,即這種認識又將反作用于主體的認知活動。所以,元認知既是主體對自己的認知活動、過程、結果以及與之有關的知識,又是主體對自身認知活動的計劃、體驗、監控和調節。由此可見,元認知應當包括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控三個結構成分,它們相互聯和制約,構成元認知整體。
二、元認知的構成與功能
1.元認知知識。元認知知識就是有關知識的知識,主要是指關于個人在認知活動過程中存在的影響這種認知活動過程和結果的各種因素,這些因素在活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其影響活動方式的知識。它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有關認知主體方面的知識,關于個體內差異的認識、關于個體間差異的認識、關于主體認知水平和影響認知活動的各種主體因素的認識。有關認知材料、認知任務方面的知識。在有關認知材料方面,主體應當認識到,材料的性質、長度、熟悉性、結構特點、主觀方式、邏輯性等因素都會影響我們認知活動的進行和結果。就認知任務而言,學習者要明確不同的認知任務有不同的目的要求,明確任務中有關信息的特點。有關認知策略方面的知識。這方面涉及的內容較多,例如當個人進行認知活動時,會采用哪些策略、所運用的策略的優點和缺點是什么、認知策略所能應用的條件和情境有哪些、對于不同的認知活動和不同的認知任務,什么樣的認知策略是最有效的。
2.元認知體驗。元認知體驗是任何伴隨著認知活動的認知體驗或情感體驗。它包括知的體驗,也包括不知的體驗,在內容上可簡單可復雜。一般來說,元認知體驗通常與一個人在認知活動與所處的位置有關,與一個人正在取得或可能取得什么樣的進步有關。學術界將元認知體驗分為三個階段,認知活動初期、中期和后期的元認知體驗。認知活動初期體驗,主要是關于任務的難度、熟悉程度以及對完成任務的把握程度的體驗; 認知活動中期體驗,主要表現為對目前學習過程的體驗和對遇到的障礙或者困難的體驗; 認知活動后期體驗,是關于是否達到預期效果、做事效率,以及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有何收獲等方面的體驗。
3.元認知監控。元認知監控就是主體在進行認知活動的全部過程中,將自己正在進行的認知作為意識對象,不斷地對其進行積極、自覺的監視、控制和調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制定計劃,即根據認知活動的特定目標,制定計劃,預計結果,選擇恰當的策略,設想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預估其有效性。(2)實際控制,即在認知活動進行的實際過程中,及時評價、反饋認知活動進行的各種情況,發現認知活動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時修正、調整認知策略;(3)檢查結果,即根據有效性標準評價各種認知行動、策略的效果,正確評估估計自己達到認知目標的程度、水平。(4)采取補救措施,即根據對認知活動結果的檢查,如發現問題,則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如一旦發現某一部分工作做得不好時,就多花些時間或想一些辦法去做好它。在實際認知活動中,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控三者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元認知知識有助于人們在實際的認知活動中對活動進行有效的監控,指導人們自覺地、有效地選擇、評價、修正和放棄認知的任務、目標和策略。同樣,它也能引起有關自身、任務、目的的各種各樣的元認知體驗,幫助人們理解這些元認知體驗的意義和它們在行為方面的含義;元認知體驗對元認知知識和元認知監控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元認知體驗,人們可以補充、刪除或修正原有的元認知知識。事實上元認知知識和元認知體驗有部分重疊,元認知體驗有助于人們確定新目標:在實際認知活動中元認知監控水平制約著人們的元認知知識的獲得,監控是元認知系統的核心部分。而對元認知體驗,它總是與認知活動相伴隨,離不開人們對認知活動的監控過程??傊J知的三個方面是相互依賴、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三者的有機結合便構成了一個統一整體—元認知。
三、元認知的研究方法和實證研究
林逢霓(2019)在元認知發展研究述評中列出了以下幾種元認知研究方法。有聲思維法、他人評價法、問卷調查法、行為操作法。王亞南(2004)認為元認知的特點有自我意識性、能動性、調節性、反饋性、有效性、遷移性。在教育方面元認知能促進智力發展、提高認知效率、增強學習能力、彌補認知能力的不足、有助于主體性的發展。元認知可以激發內在學習動機、培養計劃能力。董奇(1990)在對10-17歲的兒童的元認知進行的研究中表明,元認知與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存在十分密切的關系,元認知水平的提高將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胡志海 、梁寧建(1999)對學業不良學生元認知特點行探討。研究表明,學業不良學生在元認知整體水平及各維度上均明顯落后于一般學生,而且其發展速度也慢,元認知水平未能跟上學習要求的變化。王靜(2009)在研究中發現學習者的元認知知識會影響聽力策略的選擇和運用。在呂明才(2007)的研究中表明,英語專業新生對聽力學習比較有熱情,采用諸多方法來練習聽力,但是在日記中還是反映出學生聽力練習中所感到的迷茫,嘗試了多種聽力形式和內容后,往往產生受挫感,容易中途放棄。學生具有一定的元認知知識和策略,但不能很好地運用元認知監控,對聽不懂的材料往往是采取反復聽的方式。文秋芳(1993)的研究中發現,學習成績較好的英語專業學生能夠成功管理自己的學習過程,掌握學習主動權,對自己有分析有評價,對語言學習策略有選擇有評估。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對學習策略沒有清晰的意識,盲目性較強,隨意性較強,只有提高元認知監控水平才能促進聽力理解的水平。以上是關于元認知的一些應用研究,但是在大數據時代下,有一定元認知能力的英語專業學生如何將元認知理論運用到語言學習中,學會利用大數據快速篩選出自己想要學習的內容的研究還是非常罕見的。
四、大數據時代下元認知在英語專業教學中的研究趨勢
大數據,即指在互聯網上獲取、管理、處理、并整理大量的用戶相關資料和信息,在合理時間內達到使之成為幫助企業經營決策的資訊,以便更有針對性的服務。隨著云時代的來臨,大數據 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各行各業更加意識到,誰能率先掌握和實現大數據,誰對大數據的挖掘更為深刻,誰就將搶占未來先機。在教育教學領域,MOOC、翻轉課堂和微課程的興起已經讓人們切實感受到大數據對教育教學的重要影響。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新型教學方式,使得現有的教學方式必將被新的教學形式所代替。目前的元認知研究表明學生在學習外語時都會或多或少地運用元認知,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元認知水平高。但是在大數據時代如何運用元認知能力來快速尋找這些資料為研究并不多。英語學習離不開單詞,傳統的詞匯學習離不開詞典,在大數據時代下,英語專業學生如何在網上運用有道詞典、百詞斬軟件、大耳朵英語來擴充自己的詞匯量,如果在網上迅速找到TEDTALK這樣的演講視頻,來提高自己的聽力水平,是否經常使用線上的APP資源,能迅速找到外國知名大學的慕課和微課視頻來觀看學習嗎?會用智能手機瀏覽英語網嗎?做翻譯題時使用網上字典嗎?如何在大數據時代下,將元認知理論運用到語言教學中,教會學生利用大數據快速篩選出自己想要學習的內容這方面的研究應該是將來的研究趨勢。
五、結語
大數據時代下的英語教育改革成果有很多,比如翻轉課堂、慕課和微課,這些成果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為英語專業學生提供了很多在線學習資源,但是如何篩選、管理和利用?師生如何運用元認知策略將互聯網上的教學成果有效地應用在本院英語專業的學習和課堂教學中?這將是我們今后研究的主要趨勢。
參考文獻:
[1]Flavell J H. Metacognitive aspects of problem solving. In: Resnick L B(Ed.). 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M]. Hillsdale, NJ: Erlbaum,1976.
[2]龐國萍,王兄.元認知研究綜述及其思考[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 2001(1):116-118.
[3]王亞南.元認知的結構、功能與開發[J].南京師大學報,2004(1): 93-98.
[4]周霞.元認知在語言教學中的研究趨勢[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16(10):352-353.
[5]佟珉霞,黎勁飛.元認知對大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影響和相關教學的啟示[J].科教文匯,2017(5):175-176.
[6]林逢霓.元認知發展研究述評[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9(1):155-157.
[7]王靜.英語專業學生聽力元認知知識和學習策略運用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09.
[8]呂明才.英語專業新生聽力元認知知識調查分析[J].山東外語教學,2007(2).
[9]文秋芳.英語學習成功者與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異[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3(3).
[10]董奇.論元認知[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89,1.
[11]董琦.元認知與思維品質關系性質的相關實驗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報,1990,4.
[12]胡志海,梁寧建.學業不良學生元認知特點研究[J].心理科學, 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