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靜
關鍵詞:誠信守信;教育;重要;以身作則
“人無信不立”正如我們小學語文課本中“狼來了的故事”的故事,就是講的一個小孩子撒謊騙大人說狼來了,人們放下手中活計來打狼,卻發現孩子在撒謊,幾次三番后來人們不再相信他,差點釀成大錯的故事。一個說話不算數、不守信用的人,必然會引起大家強烈的反感,如果一旦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損害自己的名譽,其實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
在2017年我們曾經對某小學做一個調查。調查了500多名在校的小學生。調查表明,學生的誠信問題主要存在于曠課、遲到、不完成作業、抄襲作業甚至考試有抄襲現象等一些方面。其中對學生編造借口,不做課間操和上體育課有24%的學生愿意說謊。調查的500多名小學生中,90%學生承認說過謊話 ,79%的小學生都曾抄過別人的作業。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為可以收獲習慣,可以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獲命運。對于我們教育的工作者來說,這種播種不光是知識的播種,還有就是誠信教育的播種,做人品格的培養。身為教師以身作則是師德體現的一個重要方面,每天與孩子相處的時間里,不經意間的舉止,甚至是臉色上表情,不經意間都會讓孩子去感受這是一種身教,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什么樣的朋友,對小學生來說,認知能力較差,所以需要我們做父母來管,做老師的也要管。再有,學生接觸社會,當然也會接觸社會上的一些惡習,無論是從網上看到還是聽到如人際關系中的背信棄義,惟利是圖,爾虞我詐的事例。我們要以此為契機教育小學生正確認識和對待這些行為,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使自覺抵制精神污染,提高孩子的免疫能力。
1.家庭教育至關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從出生到懂事有一段時間是需要家長陪護在身邊的。因此家長的品行、言行將是父母給孩子上的第一課。做一個誠信的家長,不對孩子說謊話,做到言而有信,父母要在言行上為孩子樹立榜樣,以良好的品格來感染孩子、熏陶孩子。
2.學校教育
學校是教學的場所,更是育人的場所。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學生品格的塑造者。誠信的校風、學風、師風,對培養學生誠信品格是非常重要,特別是班主任教師在小學生誠信品質的養成中起著關鍵作用。學校是學生最經常、最主要的生活、學習的環境。因此,加強校園誠信建設,優化誠信的教育的環境,讓學生在思想上受到啟迪,情操上得到陶冶,從而使他們誠信品質得以升華,良好的道德感染和教育是對學生養成誠信品格前提。
第一,在誠信校風建設做到有計劃有落實,給學生提供凈化、美化校園環境,在學生學習中有計劃地開展以誠信教育的德育工作;可以開展以誠信教育為主題的班會、演講會,組織寓教于樂的課堂活動等,陶冶學生情操,凈化學生心靈。誠信校風無時無刻不在發揮著影響力,幫助小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塑造健全的人格。
第二,學校常規管理建立良好學風。把日常小事作為誠信教育的重要途徑。在學習生活中,比如教育學生向同學借來東西要及時歸還,拾金不昧建立做好人好事檔案記錄,教師應該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給其他學生提供和樹立榜樣,在相互學習感染,培養小學生誠信品質。
第三,教師率先垂范、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應率先遵守法律法規與黨的教育方針,以及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與學校的教學工作保持一致。教師的一言一行要注意處處講究“誠信”,以高尚的誠信人格影響學生、感染學生,作好誠信的表率和楷模。實現教書和育人的統一,完成教書育人的最終目標,切實給小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3.充分利用社會現象強化學生誠信意識
借助媒體的宣傳推崇誠信美德,充分發揮正確導向作用。通過社會媒體推出的典型、樹立榜樣意識,讓誠信教育的觀念深入人心。開展誠信教育,弘揚誠信美德,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文明程度,更加能夠有力地促進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營造誠實守信育人環境,教育學生以誠信為本,以誠信為榮,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總之誠信是我國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重點內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誠信也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誠則實,誠則信。只有誠信,才是人生的通行證。學校在開展誠實守信教育的同時,還要要加強遵紀守法的教育,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將學生培養成為誠實重信義的人。 就像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的,讓我們播種“誠實守信”的種子,讓每個人都能開出幸福的人生之花。
參考文獻:
[1]《淺談小學班主任策略》
[2]《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
[3]《農村小學誠信缺失的原因及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