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廢舊材料制作是通過收起起來的廢舊材料,加深了解廢舊材料的性能和可塑性,動腦動手研究制作方案,運用動手的技能和使用簡單工具來對廢舊的材料進行深加工和創造,以達到塑造物體的形象。在美術課教育中,手工制作是不可缺少的技能與知識,美術課活動中,巧用廢舊材料來增加活動的趣味性,既回收廢物繼續利用,又在活動中獲得滿足。本文詳細分析廢舊材料變廢為寶的用途,以及廢舊材料運用在美術活動中展現的魅力與趣味性。
◆關鍵詞:廢舊材料;美術活動;趣味性
一、引言
幼兒園小朋友在集中活動的方式上是豐富多彩的,在內容方面由淺入深,在形式方面靈活多變,在平面方面越來越立體化,使得幼兒在“玩”中提高動手動腦能力和發展創新意識,在體驗造型活動中找到樂趣,以趣味為基礎,來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材料和手段,進行游戲的方式表達自己創意,創造優秀作品。開展巧用廢舊材料創意的手工活動,讓幼兒園小朋友收集廢舊材料,做成創意十足的趣味玩具,既環保又節約,同時還能開發學生的思維。
二、新時代下培養環保意識
(一)做好廢舊垃圾分類
生活中垃圾無時無刻都在產生,但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垃圾是可以再回收利用的,近年來,關于垃圾分類的知識普及大眾的視線中,其實我們將可降解垃圾、不可回收垃圾、餐廚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類是對我們美好家園的愛護。垃圾是放錯未知的資源,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生活垃圾產生量急劇增長,數量龐大的生活垃圾要是得不到最有效的處理,會對我們的環境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垃圾分類是當下刻不容緩的事情。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大家要普及關于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大家可以通過分發宣傳頁來向大家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每家每戶配備三種回收垃圾筒,分別為可回收、不可回收、廚余垃圾,根據每天產生的垃圾分別納入各個垃圾筒,再統一處理在社區配備的垃圾分類垃圾筒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每個人也是垃圾的受害者,要讓幼兒從小意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我們要攜手,共同參與垃圾分類,建設我們綠色家園。
(二)廢舊材料回收,變廢為寶
垃圾變廢為寶是很難做到的事情,但是隨大家環保意識的增強,廢舊材料再次被利用的例子出現在家庭中以及課堂中,在美術課堂中,已經不分地域不分地點,可以作畫的對象時風景、動物、人物,沒有局限性,只要來了靈感,作畫的位置不僅僅是紙質上面。
美術課堂中,利用廢舊材料進行制作作品,可以是立體的觀景物,也可以是使用的廢舊材料回收小發明小創造,廢舊丟棄的紙箱可以做成規劃中小房子的墻體,泡沫板可以充當房子的地板,用廢舊傳單紙張涂各種顏色顏料,剪成小草小花當作花壇的綠植,用易拉罐纏上麻線掛在紙箱上面,形成吊墜裝飾品。
三、巧用廢舊材料的意義
幼兒都是通過自己的需要和興趣進行制作,既能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又能發展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而在動手的制作的過程中,幼兒的情感、經驗、知識的表達需要也得到了滿足。
(一)提高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
每一種廢舊材料對于幼兒園小朋友來說,都具有人們意想不到的教育價值,幼兒可以通過收集、構思、整理,創作了靈活多變的物體和玩具,發展幼兒的多種功能性,為構建美術活動增添更多的活力,在實踐操作中,我們會發現,有效利用廢舊物品來構建美術活動,比現成的玩具更讓幼兒著迷。比如,用各種廢舊材料制作房子、自行車、飛機、手提包等物品。幼兒園小朋友利用廢紙板制作一匹馬的過程,首先要畫一張構思圖,準備一張廢舊紙板,不要太臟太褶皺,為了方便作畫,也可以選擇買奶剩下的包裝盒,從網上找一幅馬的簡筆畫圖,自己覺得可以就行,然后使用鉛筆將牛的樣子在紙板上畫出,主要是馬的身體部分以及馬的頭部,四肢可以不用畫在紙板上,按照畫好的馬的造型用工筆刀剪出需要的部分,剪的時候務必要注意安全,剪出各個總體部分的樣子后,再按照四肢合適的位置用相同的方式在紙板上剪出來,主要用來連接身體與四肢,以達到整體的效果。
(二)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地球只有一個,保護地球,保護環境,減少垃圾對環境的污染,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提倡廢舊材料回收也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加強幼兒對環境教育的認識,在集體活動以及美術活動中,采用廢舊材料回收,在班級評選廢舊材料回收利用率高活動,樹立良好的環境道德意識?;厥諒U舊材料回收利用在美術活動中,既增強了學生的環保和節約意識,又能在創作當中獲得成就感。
(三)吸引幼兒園小朋友注意力
課堂中展現制作的廢舊物再利用作品,讓幼兒欣賞利用廢舊材料制作的手工藝品,來引導幼兒廢舊物就是來源于生活中的廢舊垃圾物品,但是通過大家動手動腦就會變成可玩可用的有價值物品。
比如:麻線,用麻線編制成各種小動物的樣子,可以通過用五顏六色的線編織成花朵和包裝飾品。
紙盒,用廢舊紙盒可制成兒童電話玩具、房子、立體動物模型等。
瓶罐,易拉罐和食品罐可制成餐具或者茶具等。
四、結束語
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輕松自然的玩樂中享受創意廢舊材料變廢為寶的美術帶來的魅力,在用廢舊材料的美術活動中獲得快樂、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并且敢于提升自己,表現自我的獨特價值,使得智力、能力與品格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施佳.“走近生活”幼兒園創意美術活動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4):90-90.
[2]鄧惠.巧用廢舊材料,開創獨具特色的創意美工吧活動[J].考試周刊,2017(11):188-188.
作者簡介
黃雋凰(1978.04—),性別:女;民族:漢;籍貫:福建南安;職務/職稱:幼兒園一級教師;學歷:大專畢業;單位: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美林中心幼兒園;研究方向:美術。
注:本文系南安市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NGX2018-113》(課題編號)《巧用廢舊材料增加美術活動的趣味性》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