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珍
◆摘 要:“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綜合應用是高考生物學科考試的熱點和重點內容,相關方面的題型眾多,解題難度比較大。本文結合具體例題,對常用的解題技巧及應用進行了深入探討,希望能對同學們攻克這部分知識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解題技巧
“呼吸作用及光合作用”是高中生學習生物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內容,但是由于相關的題型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大大增加了他們解題的難度。幫助高中生掌握必要的解題技巧,可以使他們快速找到解題突破口,完善他們的解題思路,從而快速解決有關的題目,不斷提升他們的解題能力。
不可否認,當前高中生物教學及解題還存在著許多不足,在學生方面,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高中生物的教學要緊緊圍繞學生這個中心,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說,判斷高中生物教學是否高效的一條重要標準,就是看生物課堂是否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思考及解題能力。一些學生由于初中生物基礎相對薄弱,學習起高中生物時顯得困難。學生對生物感興趣的程度也不一樣,對關鍵知識點的把握有所差異。結合教學實際情況,我認為提高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綜合應用解題技巧要做好以下幾點。
1.解題先審題,抓住關鍵句子和關鍵詞,緊扣題干和題目要求作答,切記答非所問。審題時要謹慎仔細,不能遺漏任何有用的信息,對于干擾信息要懂得舍棄,這樣才能在解題時有的放矢。
例1:(2019年3月云南省第一次省統測試卷29題)光是影響植物生命活動的重要因素。回答下列問題: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用紙層析法,新鮮綠色葉片中含量最多的光合色素是葉綠素a。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兩方面的用途,一是將水分解成O2和[H],二是在有關酶的催化下,促進ADP和Pi(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合成ATP。
2.對于一些圖形題,應該先觀察圖中所涉及的實驗設備和對象,弄清實驗目的和原理,分清相互起作用的關系,標記出需要重點關注的位置。對于坐標圖應注意橫坐標、縱坐標、圖例及曲線與橫縱坐標的焦點和曲線的變化趨勢、波峰、波谷等。對于柱狀圖應注意橫縱坐標、圖例等,同時需分清楚凈光合速率、總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等。綜合性邏輯思維能力是觀察題型最有效的方式,對于完整、系統的掌握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知識有著重要作用。這種思維方式需要長期的練習,對于學生的圖形和表格的閱讀能力有一定要求,在面對問題時才能迅速抓住主要本質,從而方便和簡化解題難度。
例2:(2018湖南十三校模擬)圖甲表示在氧濃度為a、b、c、d時,甲植物葉肉細呼吸作用(呼吸底物為葡萄糖)釋放的CO2量和吸收的O2量;圖乙表示乙植物葉肉細胞在光照強度分別為e、f、g、h時,單位時間內的CO2釋放量和O2產生總量。請據圖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為使實驗數據真實地反映甲植物葉肉細胞呼吸作用強度的變化,在實驗環境條件上應特別注意將甲植物遮光處理。
(2)圖甲中,氧濃度為b時,甲植物葉肉細胞中產生CO2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若氧濃度為b時,CO2釋放量的相對值為6,O2吸收量的相對值為4,則此時甲植物葉肉細胞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與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之比為3:2。
(3)圖乙中,乙植物葉肉細胞呼吸作用強度和光合作用強度相等時的光照強度為g;光照強度為h時,乙植物葉肉細胞光合作用釋放O2量的相對值為2。若圖乙中光照強度由h突然降到f,則短時間內乙植物葉肉細胞中C3含量增加(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對于上述題目,首先應審清楚題目,其次從柱狀圖中獲取信息,CO2釋放量、O2吸收量和O2產生量各代表的含義,再次弄清楚a、b、c、d、e、f、g、h幾個點的含義,哪幾個點只進行呼吸作用,哪幾個點同時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哪些點植物葉肉細胞呼吸作用強度和光合作用強度相等。最后在結合具體題目的問題來作答。對于上題中(3)問的最后一個空,按括號里的答案來選擇答題,只能按題目要求,題中只能填增加,不能填其他答案。
3.圖表型題目的解題技巧分析。圖表是最直觀的數據表達,對于圖表的仔細閱讀和觀察,總是能夠發現其存在的規律和現象,有時候可以通過簡單的計算發現表格所要表達的內容,對于表格中所提及的說明性文字或者注釋要仔細閱讀,可以適當的用筆標記,用來在解題時提醒自己。平時實驗課時,學生如果能夠積極參與,并且親自動手做實驗,對于表格中的數據自然會形成條件反射,在看到相關的題目時很容易就能抓住生物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規律,從而對表格中的內容合理分析和利用。
4.實驗型題目的解提技巧分析。實驗型題目看似復雜,但是對于我們學生所能接觸到的實驗屈指可數,只要學生在平時課堂上能夠仔細觀察老師的操作,認真記住每一個步驟,注意各個細節,再根據課本內容進行消化。把整個實驗步驟、過程、現象、數據在腦海中形成完整的記憶,在面對習題或考試時,基本都能夠一目了然,按照相應的公式或者規律就可以很容易得出結論。比如:根據植物礦質營養的相關知識,設計一個實驗探究鎂是否為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所必需的礦質元素。設計的實驗步驟有:①配制完全營養液和缺鎂營養液備用;②取兩個相同的培養瓶,分別加入等量的完全營養液和缺鎂營養液,標記為A、B;③將長勢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兩棵同種植株分別放入A、B培養瓶中,置于相同環境條件下培養;④一段時間后觀察結果,若A組和B組植株均生長良好,說明鎂不是植物生長發育過程的必需礦質元素;若完全營養液中的植株生長良好,而缺鎂營養液中的植株生長不良,且向缺鎂營養液中加入所缺鎂元素,植物生長恢復正常,說明該元素為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所必需的礦質元素。
總之,“呼吸作用及光合作用”部分知識是高中生學習生物知識中的重要內容,相關的題型綜合性比較強,對高中生解題能力具有較高要求。在實際的問題求解中,高中生需要仔細審題,明確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結合題型特點,選擇恰當的求解方法,多練多想,總結規律特點,從而不斷提升高中生的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楠.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解題技巧初探[J].時代教育,2018,(2):95-96.
[2]譚為晉.淺談高中生物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解題的相關技巧[J].飲食與科學,2017,(7X):147-148.
[3]李鈺鋒.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解題技巧綜合分析[J].中華少年,2017(4).
[4]王均強.淺議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解題技巧分析[J].中學生數理化(學習研究版),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