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周洋
摘要:當前,在新課程標準的倡導下初中體育教師也在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努力將信息技術融入到初中體育教學中以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基于此,本文從拓展教學內容,激發學生興趣;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流程,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交流,延伸教學時間;構建健康平臺,監控學生身心健康以及培養學生體育素養等六個角度探討了信息技術提高初中體育教學實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體育;教學;實效性
近幾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信息技術在體育學科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實現了與體育學科的教學整合,促進了體育學科課程資源的優化,提高了初中體育教學的整體實效性。實踐證明,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拓展,以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對體育運動中的動作進行演示,最大程度的向學生呈現分解動態動作,讓學生在觀看中形成初步思維。另外,還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構建師生交流平臺,加強師生、生生間的交流,以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體育教學的開展。
1 運用信息技術拓展教學內容,激發學生興趣
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若教師直接根據教學目標開展教學內容,那么對學生所激發的學習興趣非常有限,甚至對于有些比較復雜的體育動作很難理解、掌握,嚴重時也可能會對體育課產生厭學心理。因此,教師在篩選教學內容時既要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要學會巧妙的運用信息技術拓展教學內容,創新多樣化的訓練模式,實現初中體育教學與信息化的有機結合。互聯網環境下,學生所接觸的“世界”更為廣闊,如何將網絡中流動的體育項目引進到初中體育課堂,如何實現與傳統體育教學的結合也成為當前初中體育教師貫徹落實現代化教育的重點難題。而教學實踐證明,備課時體育教師既要基于學生身心特點、興趣特點,也要結合現代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關注點,運用微博、微信、快手、抖音等平臺流行動作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拓展,以創新性的活動編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體育熱情。
2 運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要注重對學生體育技能與情感需求的雙重鍛煉。但是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多數教師只側重于體育技能的傳授,要求學生不斷練習以掌握動作要領,而忽視了學生心理的需求。長此以往,這種滯后性的課堂教學便脫離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改要求,也使學生在枯燥、乏味的重復練習中磨滅了積極性、自主性,使學生體育素養的培養受到不利影響,體育教學課堂實效性也大打折扣。面對此種現象,初中體育教師必須注重學生在體育訓練中的情感體驗,運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手段,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3 運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流程,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信息化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模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流程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從“學會”轉向“會學”,讓學生在日常訓練中領悟動作要領,掌握學習方法,提高體育技能。在優化教學流程時教師可以篩選一些有教育意義的訓練視頻、動作拆解演示視頻、比賽視頻等讓學生觀察專業運動員的動作做法,然后通過不斷的模仿訓練探索出符合自己的訓練方法,直至掌握真正的訓練途徑。除了觀察之外,教師也要輔以適當的講解,當學生遇到難以理解的內容時要給予輔導,進而讓學生掌握真正的標準動作。
4 運用信息技術促進交流,延伸教學時間
近年來,隨著我國全民運動熱潮的不斷深入,體育運動已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作學初中學生,更應該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掌握體育運動技能。但是,在初中課程中體育課的課時比較少,課堂訓練時間也非常有限,因此若想熟練掌握運動技巧必然要進行大量的課外訓練,而在課外訓練中所遇到的疑難問題便也需要通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得以解決,最為典型的即是通過班級QQ群、微信群等群組向老師或其他同學求助。因此,體育教師要合理運用這些平臺,鼓勵學生課下加強訓練,遇到疑惑要及時咨詢。事實上,基于群組討論的體育訓練模式是課外教學延伸的特殊形式,它將現實的課堂教學轉向了虛擬空間,讓更多的學生勇于參與到討論中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例如當有學生在訓練中受傷時便會在群組中求助,其他學生看到后或百度告知,或根據自己以往經驗給出建議,無形之中增強了學生的凝聚力,進一步升華了體育教學價值。
5 運用信息技術構建健康平臺,監控學生身心健康
信息技術不僅運用于體育教學環節也被運用于實時監督學生的身心健康狀況,體育日常教學中因教學手段和教學設備的局限性教師有時并不能準確的對學生運動后心率變化情況進行及時監控,致使有些學生未達到或者超標完成負荷量、負荷強度,使體育鍛煉效果大打折扣。事實上,體育運動中對心率的實時監控可以了解身體的具體狀況,是調整負荷量和負荷強度的重要指標。當運用信息技術構建健康平臺時可以借助現代化的外設儀器對學生進行實時監控,如佩戴運動手環對學生心率變化進行監測,一旦學生心率變化出現異常便可以及時應對處理,避免出現意外事故。另外,在體育課后還可以根據心率變化評估學生的訓練效果,以便教師可以針對性的制定下節課的教學內容或訓練方案。學生健康平臺除了在日常體育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之外,還可以在期末對學生體育鍛煉情況,運動水平、體質達標情況進行綜合評估,為每一位學生建立完善的成長檔案,并對學生每學期、每年的身體素質、運動水平實施檢測,進而為體育教師更新教學內容,以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學的實效性,有效的完成體育教學目標。
6 結語
初中體育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學會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加強體育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運用科學、合理、高效的多媒體教學模式從多角度滲透到體育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流程以及課外教學等環節中,使其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體育素養,繼而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切實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溫偉鵬.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實效性[J].西部素質教育,2019(15).
[2] 趙超.信息技術為體育教學注入清泉活水[J].教書育人,2019(19).
[3] 楊軍.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體育訓練與教學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28).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揚美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