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
摘 要:在貧困生精準幫扶工作中,班主任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起到為精準幫扶保駕護航的重要作用。文章通過闡述班主任在貧困生幫扶工作中的意義、扶貧工作原則以及具體措施,為班主任參與精準扶貧工作起到推廣指導作用。
關鍵詞:班主任;貧困生;幫扶
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宣布,為了讓學生少跑路,從今年開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不再需要找當地居委會等部門在表上蓋章,改為個人承諾并簽字。取消蓋章,并不是指取消認定環節,而是通過其他方式靈活“把關”。如何確保精準認定,做到應助盡助?除了民政、扶貧辦、殘聯等部門數據共享以外,學校要通過發動各方力量了解學生的真實消費情況和家庭困難情況,提高認定精準度是關鍵。而在貧困生精準幫扶工作中,班主任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起到為精準幫扶保駕護航的重要作用。
1 班主任參與貧困生精準幫扶工作的意義
1.班主任參與貧困生認定,將會更接近學生實際,可以擁有更多的調查手段,掌握更加真實可靠的學生家庭經濟情況。
2.班主任與學生更加親近,學生可以敞開心扉,讓班主任走進內心,真正解決貧困學生的心理問題。
3.班主任可以更加方便有效地針對貧困學生進行富有針對性的精準幫扶。創造更加和諧的貧困生生活學習的優良環境氛圍。
2 班主任作好貧困生精準幫扶工作的原則
2.1 真誠愛護,平等對待
大多貧困生來自偏遠地區,或者遭遇各種家庭變故,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由于缺乏安全感,變得非常敏感和脆弱,往往格外重視身邊的人尤其是老師對他們的評價,他們渴望被重視,又害怕被貼上標簽而特別對待,所以,班主任應當高度重視和掌握貧困生工作中的技巧,了解、關愛和激勵貧困生,為他們鋪就灑滿陽光的求學之路。班主任尊重愛護貧困生,學生就會把你當知心人,把你的教育幫助看成是對他的愛護,把交給的任務看成是對他的信任,從而推動他們刻苦學習、努力拼搏。
2.2 關注心理,掌握技巧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通常會出現生活上的自卑、學習上的苦悶、能力上的懷疑以及人際交往上的防御等的心理狀態,壓力情景會使人產生焦慮反應,為了維護自尊,部分貧困生采用自我防御機制來緩解情緒,把自己封閉起來,回避責任,逃避交往,消極冷漠地對待身邊的人和事,獨來獨往,離群索居。因此,班主任迫切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的技巧,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悅納自我,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
2.3 重視誠信,精神脫貧
貧困檢驗著貧困生的意志和道德底線。由于地區差別和人手、經費的限制,貧困生的準確界定工作難度較大,個別貧困生缺乏感恩意識,個別貧困生產生不勞而獲心理,成為物質與精神“雙困生”。因此,班主任尤其應該注重貧困學生的誠信教育,樹立自立自強、知恩感恩的精神品質,把誠信教育作為貧困生幫扶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致力真正培養有理想有抱負的社會主義建設有用的接班人。
3 班主任參與貧困生精準幫扶的“四個一”舉措
3.1 進行一項調查——精準認定貧困學生
精準認定貧困生是精準資助工作的前提,班主任要及時、全面、準確地掌握每一位貧困生的情況。首先,班主任可以通過調閱檔案、家訪、電話等形式從側面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其次,班主任可以利用宿舍和晚自習檢查等機會,觀察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狀態。再次,通過召開學生座談會,了解貧困學生的分布情況和表現。綜合學生提供的信息和自己掌握的情況,班主任可以基本掌握班級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對學生提出的貧困生入庫申請可以做較為客觀的評價,為學校的下一步精準資助工作起到護航的作用。
3.2 開展一次談心——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貧困
談心,除了可以掌握貧困生家庭情況,更能夠促進師生感情的培育。班主任通過談心,了解學生的喜好與特長,憂傷與困惑,可以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分析學業上的難題,化解人際交往危機。班主任也可以通過班團活動,引導學生思考有關如何正確認知貧困,在班級內部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班主任老師是學生最可信賴的依靠,老師給予學生對于人生與社會的認知與思考,將會影響學生對人生和社會的態度。
3.3 成立一個組織——愛心小分隊
組織班里的貧困生成立愛心小分隊,用集體的溫暖緩解他們的情緒波動,解決共性的困難與困惑。首先,這個愛心小分隊,是受助學生懷著感恩的心理組建起來的,他們通過參加各種社會公益活動,盡己所能地反哺社會,用他們的行動換來尊重。其次,這個愛心小分隊,自強自立,積極開展校內外勤工助學活動,合理爭取學校資助,通過自身努力,基本解決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費用。再次,這個愛心小分隊,通過學習分享和交流活動,增進友誼,加深了解,相互鼓舞,自強不息。人窮志不窮,他們克服等、要、靠思想和依賴心理,自立自強,為政府分憂,為父母爭氣,為國家爭光。
3.4 營造一種氛圍——相互關愛,和諧向上
班主任要努力為貧困生營造寬松自然的班級氛圍,開展同伴教育,讓所有班級同學都參與到關愛特殊學生的行列中,比如,組織學習成績好、綜合素質高的同學和班干部與貧困生結對幫扶。對家庭突然發生重大變故的同學,組織學生前往探視并開展力所能及的幫助,通過集體生日等形式,加強師生交往,引起情感共鳴。另外,班主任還可以在教師節、重陽節等重要的節日提醒學生以必要的行動感恩自己的父母及師長,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和回報意識。
班主任要堅持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困難相結合,幫扶與教育相結合,物質扶助與精神激勵相結合,多管齊下,點面結合,把工作做實做細,做到學生心坎上,幫助貧困生思想上、心理上和精神上完全脫貧,促進他們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健康地走過貧困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