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香丹
◆摘 要:合作學習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源于美國的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直接經驗為基礎,以小組為基本形式的是一種目標導向的教學活動。合作學習被認為是近幾十年來最重要,最有成就的教學改革之一。本文以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為例來分析合作學習理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英語;口語教學
1 合作學習
20世紀早期的美國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建立在有規律的、系統的基礎上,將合作學習的理念推廣到正規的課堂上(Rodgers 1988)。合作學習是有組織的小組學習活動,學習依賴于學習者之間和群體之間的社會結構的信息交換。在這種交流中,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并有動力促進他人的學習(Olsen and Kagan 1992:8)。Olsen 和 Kagan(1992)提出的成功的小組學習的關鍵因素為積極的相互依賴(Positive interdependence)、群體形成(Group formation)、個人責任(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社會技能(social skills)、組織和結構(Structuring and structure)。合作學習當中的學習者的角色有計劃、監督、評價等。學習者必須學會合作技巧,并協同完成共同的目標。而教師的角色主要有促進者和引導者,包括提供反饋、鼓勵小組等。
2 理論依據
2.1 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習者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已經知道的知識來積極建構的過程。建構主義者認為,在學習過程中,學習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中心,而教師只是促進者和引導者。通過積極參與活動,學生獲得了對知識的理解。成功的學習包括從協作的心理活動向自主的心理活動的轉變。
2.2 動機理論
加拿大心理學家加德納(Gardner,1985)將動機定義為對達成語言學習目標的努力、愿望與對語言學習的積極態度的結合。他認為學習動機的涉及內容主要體現在語言學習的目標、這一目標實現的愿望及學習中的努力付出和積極態度等四個方面。其共同目標是要通過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因此,團隊成員的個人的成功也是通過團隊內其他成員的共同努力來實現。
3 主要方式
3.1 師生互動
師生互動型強調教師以學生為中心,倡導師生之間建立民主平等學習模式。教師主要的角色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引導者,課堂資源的提供者,為學生創設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合作環境。
3.2 師師活動
師師互動型強調教師和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分享各自的教學經驗和資源可以緩解教學帶來的一些難題和壓力,也有助于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因此,師師互動也不容忽視。
3.3 生生互動
如今,生生互動是在課堂教學里最常利用的合作學習方式,也是最受歡迎、最廣泛利用的合作學習模式。它是以學生為主體,組員之間相互依賴,每個成員共同努力完成團體目標。每個組成員4~6人為最佳。生生互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與合作學習能力。
3.4 全員互動型
全員互動型是師生互動、師師互動、生生互動的綜合運用,旨在促進教育教學的開展和學生的全面發展。這種學習模式是將把學校圍墻內因素與學校圍墻以外的因素結合起來,為教育教學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4 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當中的應用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以及重點是能夠在情景中熟練運用句型What are those?They’re...Are they...?Yes, they are/No, they aren’t.
4.1 Warm-up/Review以師生互動為主
首先,教師帶學生唱一首歌“AliBaba’s farm”.
熱身結束之后,教師播放課文視頻,讓學生回答是什么內容。如:
T:Where are the animals?Are they in library?(教師提供提示)。
Ss:Farm.
T:What are those?
Ss:Hen/hens.
T:What are these/ those?(these和those分開一個個操練)。
4.2 Presentation
教師再次播放視頻,讓學生回答在農場有多少動物,做到了新舊知識的結合。
T:How many horses/ducks?
S:He has 17 horses/ a lot of horses.
教師展示學生熟知的情景圖片。如,蘋果農場、學校操場等。其目的是為學生提供更多練口語的機會,并對核心句型進行操練。
T:There are a lot of apples on the trees.
T:Can you see a lot of apples?
S:I can see a lot of apples.
4.3 Practise/Consolidation以生生互動為主
教師播放視頻Let’s go farm,學生先觀察農場里的動物。然后再用動物的圖片、腳印、聲音來猜是什么動物。
T:What are those?Are they...?/What the cows make sounds?
Ss:Moo,moo.
(Cow-moo cat-meow dog-woof horse-neigh hen-cluck duck-quack).
生生互動1
圍繞這6個動物的特征組織猜動物的游戲。每六人為一組,每位扮演一只動物。如果一個人說一個動物名,扮演該動物的學生說出相應的叫聲。如:
S1:Cow cow.
S2:Moo moo.Cat cat.
S3:Meow meow.
...
生生互動2
再次觀看視頻,這次觀察目的是水果和蔬菜。教師引導學生完成一些填空題后,進行配對活動(Pair work)鞏固重點句型。如:
Look, what are those?
Are they...?Yes, they are.They’re made of...
Wow! They’re so...!(cool/nice/great/good/funny)
What do you think?It’s beautiful.
生生互動3
每四人為一組,圍繞Let’s go farm主題編一個小組對話,給全班展示。
5 小結
第一,本案例中,合作學習法提供更積極、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教師通過創設與學生生活貼近的情境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是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課堂資源的提供者引導整個課堂的教學發展。
第二,教師根據課堂活動采用了不同的分組方法,每次小組合作的小組人數各為不同,這符合每小組不超過六名的分組原則。學生也可以獲取與不同的同學合作的機會,也可以獲取不同的學習資源。在此過程當中,學生自行解決教師在有限的課時內無法一一照顧的一些問題。這也助于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第三,合作學習是以共同目標為導向,以小組成績作為評價標準。本案例中,教師根據小組內每個成員的參與度以及小組的整體表現作為獎勵的標準。這使學生帶著責任感,更積極地參與課堂小組活動,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Jack C. Richards, Theodore S. Rodger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2]李寧,王麗.新課程背景下教學方法的運用[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3.
[3]許玲,溫耀峰.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探究[J].教學與管理,201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