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藥理學是一門重要的實驗性學科,傳統的實驗教學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我們根據藥學專業學生的培養要求和本學科的特點,在藥理學實驗教學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性改革。
◆關鍵詞:藥理學;實驗課;教學質量
藥理學是聯系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醫學和藥學的橋梁學科,是一門實驗性學科,因此,藥理學實驗教學在藥理學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學生掌握藥理學基本理論的重要手段。同時,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踐操作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傳統的藥理學實驗教學內容主要是驗證性試驗,目的只是驗證理論,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忽視了對學生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先講解,包括實驗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等,學生按照教師的指導逐步操作完成實驗,然后教師結合理論總結重點并復習理論,最后學生書寫簡單的實驗報告交指導老師批改。這種方法對于實驗的一些基本知識如有關實驗動物,常用的正規操作及實驗設計,實驗材料的選擇等涉及甚少;啟發學生思維,教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并處理實驗結果的機會更少,壓抑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新性。
如何開展藥理學的實驗教學,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科研素質及創新能力,培養既有理論基礎又有實踐能力,且富有創新精神和探索能力的醫學生,以適應現代藥學專業學生素質教育的需要,是現今藥理學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問題。這幾年,我校藥理學教研室根據藥學專業學生的培養要求和藥學學科的特點,在藥理學實驗教學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性改革。
1培養科研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培養創新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務,科研素質是21世紀醫學生必備的條件。因此,教師在科研和科學實驗工作中,引導鼓勵學生早參與,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在教學中應努力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和創新能力,使學生畢業后能適應臨床工作的需要。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社會競爭,對于醫學院校畢業生未來的工作不管是走向臨床還是專門的基礎研究,實驗技術和科研能力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迫切需要在學校的教學環節中使學生盡早掌握藥理學的研究方法和實驗操作,提高科研素質,培養學生嚴謹的科研態度,提高社會競爭力。
2改變教學內容,增加實驗課的比重
藥理學實驗課的目的在于通過實驗,使學生掌握藥理學實驗的基本方法,了解獲得藥理學知識的科學途徑,驗證藥理學中的重要理論,更牢固地掌握藥理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目前幾乎所有藥理學知識均是通過實驗而得到的。實驗課的目的是教會學生一種科學的方法,一種獲取知識的新手段。通過實驗課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使其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現在的實驗課程設置是理論課72學時,實驗課18學時,學生實踐的機會不足,建議提高實驗課學時比例至1∶3。只有增加實驗課課時才能保證學生動手機會,因此有必要修改教學計劃,增加課時量,以適應實驗課教學的需要。
3根據培養目標,精心編寫、修改實驗教學內容
鑒于目前沒有統一出版的藥理學實驗教材,在我校藥理教研室以往開設的實驗教學的基礎上,參考了國內兄弟院校開設的相關實驗內容,自編了新的實驗教材。傳統的藥理學實驗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其內容簡單、知識面較窄。學生完成實驗后,雖對所學的理論知識加深了印象,但由于掌握的實用性內容少且專業針對性不強,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就業。新編教材根據藥理學實驗的特點及效果,對原有的實驗內容進行全面審定,按內容適用性、選材典型性、方法綜合性、手段先進性的要求確定新的實驗內容,壓縮、淘汰簡單和過時的驗證性實驗,把實驗內容分為:驗證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創新型實驗和科研型實驗4個層次。驗證型實驗,提高興趣,掌握技能;綜合型實驗,鏈接思維,強化能力;創新型實驗,創新意識,發揮潛能;科研型實驗,提高層次,突破創新。實驗內容在層次上從基本知識運用,基本技能訓練,逐步過渡到熟練操作和掌握藥理學實驗的先進技術和綜合技能,最后能自主進行設計和具體完成系統性的實驗內容,以達到全面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水平的目的。
4改革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實驗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善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擁有先進的實驗設施和高新技術是開展高水平科學研究、培養高質量人才的必要條件。實驗手段不是一成不變的,要不斷引進新技術、新成果,提高實驗的工作效率和科技含量。學校對實驗教學非常重視,每年撥專款用于實驗儀器設備的更新,如記錄儀的改造,由記紋鼓到多道生理記錄儀,再到現在的生物信號采集系統,顯微鏡的更新,由單目顯微鏡到雙目顯微鏡發展到透視顯微鏡,熒光顯微鏡。由于儀器設備先進,基本保證了改革后的每個實驗項目的開出。在每項實驗進行過程中,執行標準化的操作規程,提高儀器設備的利用率,完善各項管理制度,確保儀器的完好率,嚴格執行操作規范,藥理學實驗中,小動物品種數量較多,加強安全教育,配備安全用品,確保動物實驗過程中,不受小動物傷害,為學生科研工作奠定基礎。學生手機,用時上網查資料看講義,網上回答問題,拍攝實驗視頻等。不用時手機一律放在震動,上課玩手機,按學校規定處理,確保實驗的良好效果。實驗技術手段、實驗條件的改善和創新為學生掌握先進科學技術、增強創新意識、適應社會發展打下較好的基礎。
5改變考核內容
以往的實驗課是以實驗報告的成績體現,每組4~5位交1份實驗報告,不但造成了學生實驗課不積極的現象,且實驗記憶不深,過早地忘記實驗課的內容。根據教學目標,嘗試知識考察和能力檢測相結合的原則。注重考試本身的教育性,以考促學,正確引導,避免學生不重視實驗課的現象。筆者將藥理學實驗課考試內容分為3個部分:基本知識、實驗操作、科研素質。實驗操作在實驗課上由帶教老師根據學生的動作規范程度進行考察,基本知識和科研素質方面從期末考試試卷上反映,題型既有客觀型(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又有主觀型(問答題、科研設計題),既有知識性試題,又有技能性試題,既能反映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又能檢測其基本的科研能力。
6加強誠信教育、學術道德教育
在大學教育階段重視學術道德教育,培養學生誠信品質,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推動學術創新的重要保證。大學除專業基礎教育外,另一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學會“創造”和“獨立思考”,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出利于社會建設和發展的人才。哈佛大學榮譽校長陸登庭教授認為學生是處于實習階段學者和研究者。哈佛大學《學習生活指南》寫道:獨立思想是美國學界的最高價值,美國高等教育體系以最嚴肅的態度反對把他人的著作或觀點化為己有——即所謂剽竊。其意義,顯然不僅在于制止和減少剽竊,更重要的是捍衛獨立思想這一理念,形成一種健康的學術氛圍,無疑有助于學生養成獨立和創新精神,為學生日后的工作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礎。建立學者誠信檔案、道德水準評判體系及主要評價機構和評價人員事后問責制,以遏制學術造假行為。
參考文獻
[1]李端.藥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25-126.
[2]伍小波.藥理學實驗課教學模式的探討[J].醫學教育探索,2010,9(10):1343-1344.
[3]謝納澤.論藥學專業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J].藥學教育,2006,22(6):10-12.
[4]李紅枝,陳偉強.加強實驗教學改革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J].中國實用醫藥,2008,3(6):138-139.
[5]鄭立卿,劉建華,沈麗霞等.藥理學實驗課教學改革思路——重視教學中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J].臨床合理用藥,2013,6(2):170-171.
[6]王孝威,曹慧.“四層次漸進式”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34):17218-17219.
[7]王鑫國,李清,閻艷麗等.中藥藥理學教改思路——重視教學中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J].河北中醫藥學報,1999,14(4):44-45.
[8]曾天山.高校教育科研中的法律和倫理問題[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6):8-13.
作者簡介
張建華(1963—),男,江蘇省淮安市人,學士,實驗師,江蘇護理職業學院教師,主要從事化學、藥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