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翠霞
摘 要:在本文寫作前期,已經閱讀了大量的紅色旅游產品設計創造的相關文章,對現階段紅色旅游中相關產品的設計問題具有一定了解,對其中存在的問題經過研究和調查也進行相應的總結,基于研究結果總結現階段紅色旅游產品設計中應進行的改革措施,促進紅色旅游更加順利傳承和發展。
關鍵詞:紅色旅游;文創產品;設計研究
2004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紅色旅游”這一概念,并且規劃了我國現階段紅色旅游開展的路線和進程。從2004年開始,我國紅色旅游開展呈現如火如荼的趨勢,一度成為我國第三產業中旅游產業的主力軍。但是旅游產業的發展中,衍生品的在旅游中也十分重要,承載了紅色旅游的傳承功能。本文中將對紅色旅游中設計產品的文化原型進行總結,提出現階段發展問題提所在,以及未來發展的前景規劃等。旨在為紅色旅游增添新時期的新動力。
一、紅色文化及紅色旅游文創產品的概念
紅色旅文化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們進行斗爭和解放的過程中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進程中產生并且不斷完善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以及物質表現,其中包括革命斗爭遺址、革命烈士遺物、紀念館、博物館,以及在不斷的斗爭中形成的富有中國特色的民族精神,例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
紅色旅游指的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們進行斗爭和解放的過程中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進程中產生并且不斷完善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以及物質表現等有形和無形的成果中進行學習、游覽的過程。游客們在紅色旅游中感受革命先烈的斗爭歷程,不斷加深自身的思想文化建設。
紅色旅游文創產品指的是在紅色旅游地點中結合當地的具體情況進行創意轉化,衍生出旅游進程中的部分市場商品,具有特定文化主題并且合乎游客需求的,具有一定紀念意義的商品。
二、紅色旅游文創產品設計存在問題的研究分析
當前國內關于紅色旅游產產品的設計研究主要是將產品定位在“紅色旅游紀念品”這一研究方向,很少有研究是將紅色旅游衍生品定位成“紅色旅游文創產品”。并且在相關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對贛南、井岡山、湖湘、西柏坡地區等。對紅色旅游文創產品設計存在的問題研究主要呈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紅色旅游文創產品的定位不明確
紅色旅游文化產品的文化基礎相同,設計的相似性和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某一個產品的設計外觀會在多個地區投入使用,沒有自身設計的地域性特點,呈現全國開花的狀態。《西柏坡紅色旅游紀念品開發研究》中指出“泛紅色”的紀念品難以引導游客將這一紀念品進行準確的定位,能夠代表廣泛地區的紅色旅游文化內涵,當地特有的紅色事跡和紅色文化反而沒有能夠代表的現實載體,不利于紅色旅游文創的發展。《南昌紅色旅游紀念產品的研究與設計》中對紅色旅游文創的研究中還指出,文創沒有具體的分類,紀念品種類繁多,但是分類卻不明顯,缺乏科學的管理方式和手段。
(二)紅色旅游文創產品的文化底蘊不足
現階段我國紅色旅游中的文創產品基本上是直接引用紅色旅游中的形態和樣式,進行簡單的改良便直接投入銷售。例如毛主席頭像的搪瓷杯、毛主席勛章、戰爭時期手槍模型等。《試論湘潭紅色旅游紀念品的開發與設計》中指出文創產品的設計并為真正融合文化內涵,產品不能有效代表一個區域內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環境,同時也難以有效起到文化宣傳的作用,難以引導后代進行歷史學習和反思。
(三)產品缺乏時代感和創新性
由于紅色旅游的地理位置有限,在文創產品的設計與發展中,產品的設計基礎風格難以保證,同時受生產條件影響,產品的材質、造型、產品的生產和加工工藝等方面都不能得到穩定良好的保證,產品的設計理念較為陳舊,甚至不部分地區仍舊呈現上世紀的設計和生產水平。《紅色文化與當代大眾文化的結合——江西紅色旅游紀念品設計的創新思路》一文中國針對文創產品中是否含有特定地區的文化底蘊,是否結合當下年輕人購買文創給的需求,提升文創產品中的趣味性,進而轉變文創設計的理念,為文創進行新時期的新發展。
(四)產品缺乏品質價值效應
文創產品缺乏質感的表現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首先是文創產品的材質較為粗糙,材料選用方面沒有得到良好的改善,文創產品的質量影響了很多消費者的購買欲。文創產品的附加值較低,產品除觀賞性之外沒有任何使用價值,導致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降低。文創產品的包裝質量較差,當地沒有專門的設計師對文創產品的使用和包裝進行設計,導致文創產品外觀簡陋,影響發展前景。《論湖湘紅色文化元素在旅游紀念品設計中的應用》中明確指出本地的紅色旅游紀念品基本上來源于義烏小商品生產地,而并非本地工廠生產,并且文創產品自身的價值不高,工廠在生產中自然會粗制濫造,削弱了產品的公益性和藝術性。
(五)產品品牌意識薄弱
在我國,眾多文化產品的主人公均有較高的社會知名度,但是紅色旅游中知名度較高的因素是地點,而并非地點中的文化底蘊或者英雄人物。革命烈士合格革命事件在文創中未得到有效的體現,文創產品的文化內容不足,并且不注重開拓自身的文化品牌,建立具有自身特點的紅色旅游品牌,建立社會效應,提升社會影響。
三、紅色旅游文創產品設計研究的述評與展望
(一)產品定位不足和“泛化”問題
對紅色旅游當地的文化內容和文化本源進行追溯,找到紅色旅游中國具有代表性的紅色文化,并且加以壯大和發展。在我國每一個紅色旅游地區均具有自身的獨特歷史文化背景,同樣的紅色文化誕生地區由于地理位置和人文精神的影響而產生了截然不同的文化體系。在文創產品設計的過程中應當遵從文化發展的不同結構,設計具備本土特色的文創產品。
(二)文化內涵不足問題
不斷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內容,將紅色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不斷鮮明化和符號化,采用更加生動的形式表達紅色旅游景區蘊含的豐富歷史文化背景,對其中包含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進行更加鮮明的表達。并且結合游客的心理傾向,合理利用紅色文化,創建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紅色旅游文創產品。
(三)缺乏時代感和創新性問題
當今社會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快,紅色旅游文創的發展也應進行多元化的開拓。結合消費者的不同文化喜好,發展消費者喜聞樂見的文創產品,在產品的材料設計,包裝質量、產品實用性等方面進行完善和創新,探求產品多元化的發展模式,在產品中融入更多的人文主義思想、紅色符號體現、感官體驗等等。結合現階段不斷發展的國民精神文化追求,發掘產品在新時期嶄新的發展空間和意義。
(四)缺乏品質感和品牌意識薄弱的問題
在紅色旅游地區影響建立專門的紅色旅游文創研究部門,建立具有品牌化的文創產業結構,創建具有系列性的文創產品生產流程,結合當地的文化本命進行多樣化的產品設計,并且采用投票形式選擇出最具使用效能和文化價值的產品。利用旅游的相關文化建設項目,提升旅游產品的文化品牌建立,進行有計劃、有部署的營銷模式,促進產品的社會效應穩步提升。
結束語:文創產品的靈魂是堅實豐富的文化底蘊,沒有文化基礎的文創產品僅僅是一件“花瓶”一般的工藝品,不具有長久的生命力。以紅色旅游為基礎,以文化導向為前提設計的文創產品才能夠在紅色旅游的大背景下重新展放時代的魅力和光彩,促進紅色旅游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王健,王淇,鄧星辰.臨沂地區紅色旅游文創產品設計策略研究[J].環球市場,2019,(3):168.
[2]李婷昱,陳旻瑾.紅色旅游文創產品設計研究綜述[J].大眾文藝,2018,(16):57-58.
[3]張建雄.巴渝紅色旅游文化衍生茶器產品設計的分析[J].福建茶葉,2018,40(9):453.
[4]樂明亮.江西紅色文化旅游產品設計研究——以陶瓷旅游產品設計為例[J].科技經濟導刊,2018,000 (015):P.99-100.
基金項目
課題來源(項目基金):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人文社科科學研究項目
課題名稱(項目名稱):《傳承紅色文化發展特色經濟:紅色文化旅游商品設計與研究》
課題編號(項目編號): 18SKGH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