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對教學內容的不斷深化,對物理課程標準更是有了新的要求,高中物理課堂重點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目的在于為社會、為大學輸送全面發展的人才。但是即使對物理課程標準有了新的要求,各個學校也主動參與改革的進程,不斷探求、創新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但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取得的教學效果不盡人意。物理課作為一門以物理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實驗課程對于學生對物理課理論知識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是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指導。教師應該在對學生的培養上綜合考量,明確學習方向和重點,以此來培養出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物理;教學策略
引言:對于新下發的《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對物理學科提高了教學標準,不僅要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更要讓學生學好實驗課程,做到理論和實驗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在新的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要提高對于實驗問題的學習、探究意識,要在實驗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猜想,制定實驗計劃,解決問題。所以說在高中物理課程中的實驗課程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十分重要的。
1.當前高中物理實驗課的教學基本情況
1.1理論和實驗不匹配
對于正處于高中階段的學子們來說,學習任務繁重,學習時間也較為緊迫,因此學生在校時,老師會盡量在課堂時間教授學生理論知識,而缺少了實驗課程,學生是理論課程的被動接受者,而不能主動參與到物理實驗課的研究當中。有的物理課雖然有實驗的內容,但是一般會穿插在理論課之中,內容少而短,對于多數老師來說,對實驗課也是缺乏重視。對于學校來說,學校關注的重點是學生的考試成績,對于實驗課的安排較少,大多數的實驗室設置也是十分簡陋,實驗室的配置達不到標準,在多數學生同時上實驗課時,實驗室容納量不夠,而且一般情況下都是老師在講臺演示實驗過程,學生無法親身參與到實驗中,這樣導致學生對整個實驗過程的參與感不強、學習效果差,從而達不到實驗效果[1]。
1.2實驗過程浮于表面
對于高中生來說,經過初中的前期學習,對于物理知識相對有了一些了解和認識,對于實驗課中實驗的內容和結果可能已經知曉,多數物理教師在給學生授課的過程當中缺乏對學生獨立思考性的培養,整個實驗教學過程只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沒有細致的講解實驗課程中的細節內容,簡單的實驗過后,就直接指出實驗的結果,學生在實驗課前可能已經知道實驗的結果,更是忽略對實驗過程是學習,只是等著看到事先知道的實驗結果。實驗課程的目的本就是讓學生親身參與到實驗中來,加深學生對實驗內容、實驗細節、實驗重點的把握,但是經過這樣粗略的實驗課后,學生對實驗的把握仍然不夠,實驗課也失去了它本身的作用和色彩。
2.核心素養下所必備的教學策略
2.1加深知識理解,以物理方式思考問題
用物理方式思考問題,是老師對學生知識培養的最終目標。物理課的實驗教學內容主要有老師的實驗課程簡要介紹、老師演示實驗內容,最后是學生的親自動手實驗,主動體會實驗過程,得出實驗結論,經過學生自己對整個實驗流程的感悟,化解成自己的東西,形成一種物理方式思考問題的角度[2]。比如魯教版高中物理課本中,課時3.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探究,我們需要學習打點計時器測速度的實驗方法,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熟悉對計時器的實驗方法。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確電磁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打點計時器都是記錄運動物體在一定時間間隔內位移的儀器。減少誤差是很重要的實驗技能,作為教師,應主動引導學生尋找誤差產生的來源,和學生討論如何減小誤差。科學探究應是開放的,除了給定的器材之外,其他的實驗環節可以全部讓學生來進行參與。對于具體的實驗操作過程:用電火花打點計時器具體的測量物理運動速度和加速度,教師應將介紹打點計時器的工作原理作為引導學生開展實驗過程的一個切入點,對于培養學生以物理方式思考問題是十分重要的。用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和加速度,實驗教師可以先通過對打點計時器的工作原理的介紹,讓學生明白紙帶是用來記錄下小車實際運動的在間隔相同時間內的位移的,從而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和公式推導出計算加速度和速度的方法。所以在實驗課程中,老師要帶動學生參與到實驗過程中來,我們可以通過帶領同學共同回顧所學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實驗熱情和實驗參與度,最終達到我們的實驗目標,讓學生將課堂的理論知識和實驗實踐內容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
2.2探究實驗過程,提高學習能力
物理實驗課程對于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消化和理解是十分重要的,我們要通過實驗過程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對客觀事物的運動和發展有著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物理實驗課程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通過一個實驗的詳細講解,打開學生實驗課程思維的大門,例如通過電磁打點計時器的學習,在以后相關的實驗內容里能夠做到舉一反三,能對不懂的實驗課程主動預習內容,在老師預先帶領學生進行實驗過程時帶著問題觀察實驗,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在學生自己進行實驗室,細致觀察實驗過程,對于實驗結果認真統計分析,認真總結,最后通過一次次實驗形成自己獨有的實驗過程研究方式和好的學習方式。通過實驗過程,學生們可以學習到物理前輩們的思想態度,在以后的物理學習當中形成自己敢于思考、對不懂的事物敢于質疑的態度。同時老師在實驗過程中也應該鼓勵學生們積極探究實驗,展現實驗的目的,培養學生的學習、探究能力。
2.3加深實驗內容,注重思維引導
探究實驗過程,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過程,目的是改變學校幾年來對學生刻板的培養方式,提升學生為主體的學習地位,提高學生自己動手、動腦能力,提高學生的立體化思維[3]。同時實驗是理論與實踐密切相結合的一種方式。實驗的原理不僅指實驗的理論道理,通過實驗我們得到的綜合性的結果,通過實驗可以了解整個實驗的流程,實驗的裝置、器材等。因此,對于學生來說,對實驗原理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學生要徹底掌握實驗原理,才能在實驗過程中有新的想法和觀點,即使是相同的一個實驗,我們也可以采用多種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來達成我們最終的實驗目標。
2.4培養學生觀察和想象力
對于學生來說,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對于不同的事物都有著不同的看法,而身為老師就要抓住學生開放性思維這一特點,對學生進行教導和培養。在實驗課時,老師通過面對面的實驗教學,引導學生進入發散想象、發散思維的空間,促進各層次學生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在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的實驗中,老師可以通過一邊實驗一邊講解一邊鼓勵學生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幫助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老師通過講解直觀的實驗事物,對學生進行直觀的思維教學,加深學生對于實驗內容的體會、理解和認識,培養學生觀察和想象能力[4]。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著重加強對學生多向思維的培養和訓練,積極引導學生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思考和質疑,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這樣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之下,學生能從一個簡單的物理實驗中,打破了過去的思維模式,拓寬了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將自然科學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從而提高學生的逆向與橫向思維能力。
結語
實驗課程對于物理教學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內容,是教師對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十分重要的課程。學生在實驗中積極主動參與,形成科學化的物理思維模式,并且實驗課結束之后,要進行獨立思考,將實驗結果和理論知識緊密的連接起來,課后積極和同學一起研究討論,對仍存有疑問的內容及時向老師請教。在實驗后教師與學生一起總結分析,提升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消化理解,同時提高自己的職業責任感。對于現階段的物理課教學來說,學校也應當更加重視物理實驗課,將強對實驗室的升級改造,完善實驗室器材,加強對實驗室的管理的控制,最終為社會輸送理論知識、實踐動手能力、思維能力更全面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瑞鵬.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12):139.
[2]張亞云.核心素養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探微[J].課程教育研究,2018(44):155-156.
[3]王芬.從核心素養角度談高中物理實驗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8(25):189-190.
[4]曾雪琴.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11):146-147.
作者簡介:陳雪萍(1982.12-),女,漢族,福建福州長樂人,大學本科,福建省長樂第一中學物理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