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玲
摘 要:時代的發展,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還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師結合時代對學生的需求,改變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依據學生的情況,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服務。由此,本文對初中美術教學在新時代背景下的有效開展提出了新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新時代
初中美術教師新時代背景下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可以通過在生活中挖掘美術、在情境中挖掘美術、在實踐中挖掘美術等方式來幫助學生發現美術學習的樂趣,促進學生融入到美術探索中。
一、在生活中挖掘美術——培養學生美術審美意識
美術是人們總結生活的結果,也是人們對生活的創造,美術與生活是相輔相成的。初中美術教師在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就要懂得在生活中挖掘美術,使學生不再逃避美術學習。部分學生在學習美術中,無法發現生活中的美術,對生活中的美景不留心,造成了美術學習的流失。為了解決學生的這一問題,激發學生的美術意識,不再立足生活,對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了培養。
例如,在學習“生活中的標志”時,筆者為了使學生認識到標志在生活中的作用,能夠識別生活中常見的標志,分析標志的特點,能夠對美術標志進行分類,掌握標志設計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在教學中為學生準備了不同的標志的圖片,使學生通過觀察圖片來獲得標志的視覺美感,激發學生對美術標志的熱愛。學生通過觀察圖片,對生活中的美術標志進行了學習,發現了標志在生活中的作用和特點,了解了生活中常見的標志的分類。接著,筆者組織學生對美術標志進行設計,讓學生感受標志的應用。學生在體驗標志設計的過程中,逐漸提高了自己的美術審美意識。這樣,筆者通過在生活中挖掘美術,讓學生發現了生活中的美術,促進了學生美術審美意識的形成。
二、在情境中挖掘美術——培養學生美術鑒賞能力
美術的線條、色彩、創意等富有變化,是教師僅用文字無法成功表述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融合多媒體的作用,向學生展示美術作品的魅力,讓學生可以在情境中挖掘美術。初中美術教師在培養學生美術鑒賞能力時,應立足學生的學習現狀,為學生挑選適宜的教學情境, 避免出現因教學情境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而影響教學的問題,加強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
例如,在學習“令人難忘的紀念碑雕塑”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著名的紀念碑雕塑,知道紀念碑雕塑的作用,能夠舉例說明,培養學生對紀念碑雕塑的美術鑒賞能力,喚起學生對美術的探究意識,在教學中借助多媒體電子白板為學生播放了不同的紀念碑雕塑作品,讓學生通過電子白板來了解紀念碑雕塑的形象,探究紀念碑雕塑的意義。學生觀看多媒體后,對人民英雄紀念碑、華盛頓紀念碑、哥倫比亞英雄紀念碑等進行了學習,加強了對人民英雄紀念碑、華盛頓紀念碑、哥倫比亞英雄紀念碑的認識。接著,筆者又向學生介紹了人民英雄紀念碑、華盛頓紀念碑、哥倫比亞英雄紀念碑背后蘊含的深意,使學生理解紀念碑雕塑的價值,促進學生對紀念碑雕塑的鑒賞。學生學習后,獲得了紀念碑雕塑的內涵。這樣,筆者通過為學生創設情境,在情境中挖掘美術,對學生美術鑒賞能力進行了培養。
三、在實踐中挖掘美術——培養學生美術創新技能
美術是一門需要學生動手實踐的學科,需要學生運用畫筆來展示多變的線條和多彩的顏色,彰顯自己的美術風格,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美術的美,感知美術的魅力。初中美術教師在培養學生美術創新技能時,要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美術創作的習慣,讓學生能夠大膽創作美術作品,在作品中釋放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理想等,促進學生對美術的創新。
例如,在學習“公益招貼設計”時,筆者為了使學生理解招貼設計的構思和創意,了解招貼畫的設計要求和設計方法,能夠通過招貼畫的欣賞和設計活動,培養學生的美術創新技能,讓學生能夠大膽嘗試,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了美術實踐,鼓勵學生對公益招貼畫圖形進行創作和設計,讓學生將圖形、文字、色彩等要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提出了自己的設計構思,通過大膽聯想,對公益招貼畫圖形展開了創作,將公益招貼畫的設計創意以圖形、文字、色彩等構成要素組合的形式展示了出來,彰顯了自己的設計風采。這樣,筆者通過在實踐中培養學生,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挖掘美術,培養了學生美術創新的技能。
總之,本文通過在生活中挖掘美術、在情境中挖掘美術、在實踐中挖掘美術等方式,對初中美術教學在新時代背景下的有效開展進行了探討,提出了適宜學生美術發展的道路,促進了學生的美術審美、鑒賞、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旭. 淺析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A]. 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研討會(成都會場)論文集[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3.
[2]黨龍.如何應用信息技術提升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實效性[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8):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