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敏慧 孫國慶 范娜 蘇小樂 周玫娟 張寧
[摘要]案例教學法通過引入實際案例,增進學生的理論知識理解,培養其知識應用思維和能力,是一種優秀的教學方法。文章將對案例教學法在醫學影像設備學實習帶教中的應用進行分析,首先介紹醫學影像設備學的實習帶教安排,進而研究其基本應用思路和創新應用對策,以期為相關教學活動提供參考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醫學影像設備學;實習帶教
[中圖分類號]R-4;G6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07-0175-02
前言:醫學影像設備學的實習帶教活動主要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臨床操作能力,通過觀摩學習、動手操作,掌握醫學影像設備的使用方法。其教學內容本身實踐性較強,通過運用案例教學法,有利于優化醫學影像設備學實習帶教效果,使學生在實習帶教安排的時間內,達到相應的訓練效果,從而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技能。
一、醫學影像設備學的實習帶教安排
實習帶教屬于醫學專業臨床實習的一種形式,是醫學教學的重要環節,對學生的專業發展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在醫學影像設備學的實習帶教過程中,主要從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臨床操作能力等出發,安排實習帶教內容,為學生的專業成長提供支持。目前醫學影像學的實習帶教內容包括計算機體層成像、X線診斷、超聲學、磁共振成像等。由于學習內容多且復雜,而安排的實習帶教時間有限,如何在有限實習時間內,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是醫學影像設備學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某科室的影像診斷內容包括CT、普通X線、MRI、超聲影像和特檢等。可以將實習帶教活動劃分為3大部分,按照每部分3個月的實習時間開展教學。首先為理論學習部分,主要對醫學影響設備學的相關知識進行梳理和總結。然后組織學生到診斷室內進行觀摩學習,最后安排書寫影響報告實習內容。在3個部分的教學過程中,各有各的側重點。第一部分側重于理論講解,第二部分側重于演示試驗,第三部分側重于報告書寫訓練及點評。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得到從理論到實踐的完整訓練,并掌握觀察疾病影響特征、臨床分析診斷方面的技能。
二、案例教學法在醫學影像設備學實習帶教中的基本應用思路
(一)理論聯系實際:在醫學影像設備學實習帶教中引入案例教學法,可以為理論聯系實際提供契合點,改變以往教學過程中理論和實踐教學分家的情況。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主要通過拍攝影像圖片,讓學生觀察病變過程,了解病變原因及發展規律。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大量醫學影像資料支撐,通過對醫學影像資料進行對比,讓學生掌握基于影像的疾病分析方法。但是在這樣的認知過程中,容易使學生認知片面化,難以這正掌握病變規律。通過開展醫學影像設備實習帶教活動,并引入案例教學法,可以讓學生通過臨床觀察實際存在的典型病理,在實際案例中運用所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搭建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較為系統的認識一個系統或器官的病變過程,鍛煉學生的疾病診斷思維,使其逐漸具備臨床診斷能力。
(二)激發學生興趣:在醫學影像設備實習帶教中采用案例教學法,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客觀而言,醫學影像設備學的知識內容具有一定的枯燥性。觀察大量的疾病影像資料,還容易給學生帶來壓抑的情緒,進而產生對醫學影像設備學學習的反感。通過引入案例教學法,充分聯系實際問題開展教學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醫者仁心,讓學生本著幫助病人解決問題的思想,開展相關學習研討活動。在此過程中鞏固基礎知識掌握程度,鍛煉學生的操作技能,讓學生學有所獲。而且案例教學法的教學過程以學生討論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在此情況下,可實現對學生多維感官的充分調動,從而改善學生學習效果。
(三)鍛煉綜合素質:采用案例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首先案例教學法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對實際案例資料進行觀察和分析,自覺的運用相關理論知識,完成病因分析過程,從而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其次,案例教學法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在參與案例討論的過程中,清楚闡釋自己的觀點,如果出現不同觀點,則采用辯論的形式開展討論。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表達能力及合作學習能力都會得到較快發展。再次,案例教學法也是一種有利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法,將典型病理影像作為研究對象,由學生獨立開展讀片、病情分析、病史調查、臨床診斷和輔助檢查等活動,可以學生快速熟悉臨床診斷崗位的工作技能。
三、案例教學法在醫學影像設備學實習帶教中的創新應用對策
(一)構建案例庫:為了充分發揮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優勢,教師首先應積極構件案例教學庫,根據醫學影像設備學的教學大綱要求,確保案例庫內容的豐富性。并根據教學計劃的實施反饋,對教學計劃進行調整,及時補充所需要的案例。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下,醫學教育機構可以通過與醫院合作,得到大量完整的臨床案例,具體包括影像學資料、臨床診斷資料、實驗室資料、病理學資料等。在案例庫的構建過程中,也需要對各種案例資料進行分類存儲的調用。比如按照臨床檢查方法劃分,可以將案例資料分為X線資料、CT資料、超聲資料等。按照人體系統進行劃分,可分為呼吸系統資料、骨骼系統資料和消化系統資料等。還可以按照影像資料特征進行劃分,分為典型病例和疑難病例等。通過保證案例分類的詳細性和每一類資料的豐富度,可以充分為實際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支持。在案例利用過程中,可直接利用計算機或移動智能設備,從案例庫中調取資料,組織學生圍繞實際案例開展分析討論。在建立案例庫后,也需要定期、不定期的對案例庫進行并補充和更新,及時引入新的典型案例,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創新教學形式:在案例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需要根據開展案例教學的目的及案例教學法的自身特點,創新教學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醫學影像設備學的實習帶教活動安排在理論知識學習之后,如果學生能夠保質保量的完成之前的學習任務,此時應具有一定的讀片能力。因此,在采用案例教學法開展實習帶教活動時,不應偏重于理論教學,而應采取更加豐富的實踐探究形式,圍繞學生主體開展教學活動。比如在課前可以讓學生通過自行分析所選病理的病史資料,推斷疾病原因和發展規律。然后結合CT影像資料等,對自己的推斷進行驗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改變以往直接為學生講解影像資料特征的授課形式,給予學生足夠的討論時間。在學生的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以提問的方式進行啟發,也可以讓學生觀察其他相似疾病影像資料,學會區分。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案例討論時,可由每個小組排出代表在全班進行總結匯報,經過教師點評后,指導學生進行改進,建立更加完整的知識結構,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三)鍛煉實操技能:對于醫學影像設備學習而言,必須掌握撰寫報告的能力,并根據完整的案例分析過程,提出正確的診斷建議。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其中,案例分析報告與普通診斷報告不同,需要在報告中對問題作出客觀分析,具體描述觀察的影像資料特征,為得出最終診斷結論提供依據。而且在編制報告的過程中,要保證內容精簡,評述客觀,從而提升報告質量及說服力。為了給予學生有效的指導和幫助,教師應盡快完成報告批閱工作,并及時將結果反饋給學生,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編制報告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礎上,作出有針對性的改進,不斷提升案例分析報告撰寫能力。最后將所學的知識、技能聯系起來,完善學生自身的知識結構。在詳細的案例分析報告支撐下,學生也更容易得出正確的診斷建議,從而具備一定的醫學影像設備學相關崗位從業能力。
結束語:綜上所述,案例教學法是一種適合醫學影像設備學實習帶教的教學方法,能夠深化醫學影響設備學實習帶教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的聯系性,同時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幫助學生深化認知、熟悉操作技能。通過對案例教學法進行創新應用,可以顯著改善醫學影像設備學的實習帶教效果,充分實現開展實習帶教活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