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赟
摘要: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發展學生們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們語文核心素養,成為了學校和老師們不斷追尋的目標,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重視對學生們傳授課堂知識,還要注重傳統文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滲透作用,以便讓學生們不斷提高道德修養,豐富自身文化內涵,從而促進語文核心素養能力的有效發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傳統文化;教學策略
初中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正在建立發展,通過語文教學活動中的傳統文化滲透,可以有效幫助他們了解我國各種優秀文化以及具有深厚內涵的道德思想,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重視這一點,并積極在課堂中為學生們拓展相關傳統文化知識。
1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
1.1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我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且源遠流長,在這深厚的文化底蘊之中,蘊含著很多優秀資源以及深刻的思想內容,它們都會為初中學生帶來深遠影響。但是從現階段的語文教學現狀可以發現,我國初中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十分淺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向學生們滲透傳統文化,促使學生們加深對于傳統文化的了解,從而提高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
1.2 有利于促進文化知識的積累
語文課程中的內容包羅萬象,形式也是豐富多樣,傳統文化知識作為其中的一項內容,對學生們的成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吸收書本中的傳統文化知識理念,對于學生們來說大有裨益,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們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一方面還可以擴大學生們的文化視野,幫助學生們獲得文化知識的累積。
1.3 有利于學生們核心素養的培養
語文學科中的文化知識,不論是哪種類型,都對學生們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初中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們理解我國傳統文化,有助于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素養和文化修養。比如初中語文課本中的古詩詞,類似于《詩經》、《禮記》、《莊子》等等,其中都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和處世哲學。當學生們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透過其文字表面看到其中的文化本質后,便能夠促使自己的語文核心素養有效得到提升。
2 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
2.1 注重語文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傳統文化對于我國來說,就是一塊充滿魅力的瑰寶,其中既包含著人們對現實生活的感悟,又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要想使學生們更好地對其進行吸收和運用,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增強傳統文化和學生們實際生活的聯系,促使學生們更好地吸收和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深刻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例如在學習到《魚我所欲也》一課時,我們要了解到,這是一篇很經典的傳統課文,但是從文字表面來看,文章顯得艱澀難懂,不利于吸收學習,初中生對于這樣的文章體裁興趣可能不大,為了增強學生們的學習動力,教師可以適當提高教學內容的生活化程度,從而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相關內容。對此,教師可以為學生們創設生活化情境,比如在課前讓學生們思考:一條魚和一只熊掌放在你面前,你會先選什么?通過這樣具有生活化氣息的表現形式,來激發學生們對本節課內容的學習興趣,或者搜集和文章相關的視頻資料,讓學生們觀看,同時將文言文知識以白話文對話的場景表現出來,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深層內涵,從而提高吸收效率。
2.2 豐富傳統文化學習形式
很多時候,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對傳統文化的了解相對薄弱,一方面是引導意識不足,另一方面是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不足,要想提高學生們對傳統文化的吸收效率,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來激活學生們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
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開展“課前五分鐘”交流活動。也就是在每節語文課的前五分鐘,引導學生們對自己所學習到的傳統文化進行交流分享,可以是詩詞歌賦,也可以是對聯書法、燈謎歇后語、國畫樂曲等等,不同的學生可能興趣點不同,在分享過程中,一方面可以開闊學生們的眼界,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學生們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動力。
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們定期開展傳統文化的知識競賽,初中學生們的好勝心強,對于競賽活動都十分熱衷,當教師規定好相關主題,學生們可以按照相關主題去深入探究相關傳統文化,然后教師再組織競賽,為學生們設置必答題和搶答題,促使學生們在問答形式中,提高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能力。
2.3 為傳統文化注入新的內涵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文化在學生們的學習過程中愈發受到重視,在初中語文階段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將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摘選出來,并為傳統文化注入新的內涵,進而幫助學生們吸收理解。
比如在學習到《愚公移山》一課時,教師要對其中所傳遞出的知難而進、艱苦奮斗的偉大精神向學生們進行重點滲透,同時還要結合時代的發展變化,為其注入新的精神內涵,對于初中學生們來說,就是要讓他們了解到,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中,都要能夠保持無懼挫折、不畏困難的態度,來面對種種困難。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們滲透傳統文化內涵對于學生們的成長發展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要能夠保持與時俱進的態度,制定出科學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們更好地感受傳統文化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陳立新.初中語文多媒體教學的實效性[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02).
[2] 吳從倫.小議如何提高初中語文小組學習的實效性[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1(09).
[3] 劉西粉.淺談如何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J].現代農村科技,2014(12).
(作者單位:貴州省普定縣坪上鎮坪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