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超 呂秋粟 傅翔


摘? 要:當前體驗設計的方法多用于服務與交互兩大類產品設計中,在傳統產品的設計領域,體驗設計的理念還不普遍。通過對體驗設計研究歷史和研究現狀的總結分析,得出當前體驗設計的幾大主要研究方向,即“界面交互設計中的體驗設計”“無意識的產品交互體驗設計”“基于用戶使用情景下的體驗設計”??梢詫⑦@些理論結合傳統產品設計的方法,從而對傳統產品的用戶體驗進行優化以及再創新。
關鍵詞:體驗設計;交互設計;無意識;使用情景;傳統產品設計
體驗設計伴隨服務設計以及交互設計而生,其多用于對服務產品以及交互產品的用戶體驗進行優化改善。但體驗設計并不只能用于交互和服務設計,如果從廣義上去理解服務以及交互的概念,那么,任何產品都在為人提供服務并與人發生交互,這樣體驗設計的概念也就被放大了。當前體驗設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將體驗設計的理論用于傳統產品的優化設計以及用體驗的概念對產品進行創新設計。
一、體驗設計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歷史
體驗設計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大約始于2003年,代表作有鄭伯森的《體驗經濟與產品設計》、梁彥明的《基于游客體驗的旅游產品設計》、余靜貴的《基于體驗經濟條件下的產品設計研究》、劉艷霞的《產品設計中的用戶體驗與感官》等,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體驗經濟下的產品設計”“旅游及酒店類產品的體驗設計”“基于感官體驗的產品設計”等幾個領域。
相對來說,旅游及酒店類產品的體驗設計領域受到的關注最多。例如,梁彥明在《基于游客體驗的旅游產品設計》中提出了PEAR分析法即People、Environment、Activity、Reaction,從這四個維度建立矩陣模型用來分析旅游產品體驗和設計旅游產品;鄒益民《主題酒店產品顧客體驗關鍵要素的探索性研究》一文,通過文獻研究確定影響主題酒店體驗的關鍵要素并建立研究模型,再通過調查數據分析來修正模型,最終得到影響用戶體驗的十大要素?!奥糜渭熬频觐惍a品的體驗設計”領域受到關注的原因主要是旅游及酒店類產品的核心就是用戶體驗,這類產品是最直觀的體驗類產品,當體驗設計的理念出現后,這類產品也是最直觀的設計案例。
過去對于體驗設計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還有不足之處,主要是沒有把體驗的概念放到更廣泛的產品設計上,大多局限于傳統服務行業如旅游、酒店等的產品設計上。改進方法是,可以將體驗設計的概念用于其他領域,或將服務的概念拓展。比如,在人機工程學的基礎上結合體驗設計原則對傳統座椅進行創新。在這里可以將座椅看作服務的提供者,用體驗設計的概念對這項服務進行設計可以使座椅的設計獲得更多的創新。
二、體驗設計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現狀
目前國內針對“體驗設計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界面交互設計中的體驗設計”“無意識的產品交互體驗設計”“基于用戶使用情景下的體驗設計”幾個方面。
(一)其中針對“界面交互設計中的體驗設計”的成果最為豐富。例如,郝于越的《移動智能產品設計用戶體驗模型研究》討論了移動智能產品設計用戶體驗模型,在總結和分析了移動智能設備用戶體驗組成、Forlizzi的用戶體驗框架模型;諾曼在《設計心理學》中提出“以用戶為核心”的交互設計后,又提出移動智能設備用戶體驗要素框架模型,并拓展了移動智能設備在復雜使用環境下對于可用性與易用性的要求;劉卓、張芳燕和郭偉的《基于用戶體驗角度的老年人交互性產品設計研究》也從用戶體驗的角度針對老年產品的交互設計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四點注意事項:1.簡化產品使用工程中的操作流程;2.盡可能地減少邏輯推理操作步驟和過程,采取本能性或習慣性的行為;3.在產品設計時,將重要的信息或是需要記憶的信息交給機器存儲,從而有利于用戶在需要這些信息時方便獲得;4.產品使用說明書要簡潔易懂,圖文并茂,使獲取信息更加直觀。另外,關于交互設計中的體驗設計的研究也大量見于期刊和學位論文,例如,祝源的《可穿戴式智能產品中的情感化交互設計研究》對產品的情感體驗進行了探討,他分析了唐納德的“情感化設計的三個層次”即本能層次、行為層次、反思層次的理論,提出了三條設計方法:1.從日常生活中尋求情感化元素;2.從產品互動體驗出發增強情感化表達;3.體現出獨特的個性化。姚江的《體驗視角下老年人信息產品的界面交互設計研究》、田偉的《基于情感體驗的老年人交互性產品設計探究》和殷倩嵐的《基于用戶體驗老年人信息產品設計研究》等都對老年人這一特殊群體的產品界面設計體驗進行了研究,觀點集中表現為對老年人群體的特征進行分析,其中包括老年人的生理機能、心理需求、生活習慣,然后對老年產品的體驗設計提出具體的設計原則指導設計實踐。
筆者認為界面交互和體驗是并存的,當用戶與產品發生交互行為必然會對交互做出好或不好的評價。用戶對于體驗的評價不是瞬間產生的,而是在與產品的交互過程中產生的。好的體驗應該根據用戶的客觀情況,如身體狀況、心理需求、所處環境等,在適當的時機為用戶解決最迫切的問題。
(二)“無意識的產品交互體驗設計”也是研究的熱點之一。例如,謝偉的《無意識認知交互設計探討》依據認知心理學中的無意識認知理論,并剖析了“可用性”與“用戶體驗”之間的關系,提出了達到無意識認知的交互方式,指出了無意識認知交互方式的設計原則:1.統一性原則,界面的操作方式要統一,無論界面樣式怎樣,操作方式是統一的;2.圖形優先化原則,優先選擇圖形作為信息傳遞的方式,這樣更加直觀;3.及時反饋原則,在界面設計中應當給予用戶造作及時的反饋,這樣做是為了幫助用戶無感知的學習;4.流暢性原則,流暢是指對界面認知難易程度,在界面的設計中應當降低認知難度讓使用更便捷。孫辛欣的《基于用戶無意識行為的交互設計研究》以案例的形式分析了無意識行為的特點,并指出用戶的無意識行為對設計的價值,即:使產品多樣化、滿足用戶的潛在需求、情感傳遞,提出了無意識設計的設計原則:1.回歸用戶直覺的造型,產品的造型設計應適應人的習慣操作;2.順應用戶行為的操作方式,設立用戶習慣的操作順序,去除復雜的操作方式,尊重自然的行為方式。王方良的《基于用戶行為習慣的產品設計方法》將用戶使用習慣分為行為習慣和思維習慣兩部分,行為習慣是一種直覺行為,而思維習慣是一種心理預期,通過對用戶行為習慣與思維習慣的收集建立用戶使用模型,可以幫助設計師根據用戶的使用路徑研判集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可以根據用戶使用習慣模型發現用戶需求,豐富產品線。
雖然基于無意識行為的產品設計是較早就已出現的研究課題,但在體驗設計中,無意識設計依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對于好的產品體驗來說,無意識設計必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基于用戶情景下的體驗設計”這部分的研究是體驗設計的一種較新的設計方法。例如,王征佳的《移動終端用戶體驗交互設計如何設計出一款用戶體驗好的手機APP》提到用戶場景分析法,通過對人物、環境、產品的設定,對用戶的使用進行故事描述,形成產品使用的用戶旅程,這種方法可以使設計師在設計產品時以用戶為中心,從而更好地將產品融入用戶的生活情境,提升產品的用戶體驗;牛文昭的《移動支付中的用戶體驗設計研究》采用了用戶情景分析法來分析移動支付體驗的不足之處,研究確定了用戶的角色和背景以及需求、記錄了用戶使用流程以及用戶的關注點、觀察用戶使用時的各種環境以及行為習慣、記錄用戶的期望,通過這種系統的分析來改進支付的體驗。
基于用戶情境的體驗設計是體驗設計的重要方法,它通過對用戶細致周全的分析,把產品與用戶之間的交互過程打磨得非常細膩,這樣可以使用戶在使用產品時的每一個體驗環節都能感受到產品提供的細致服務,提高對于體驗的好感。
目前國外對體驗設計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用戶體驗的量化研究以及對用戶體驗概念的設計嘗試等方面。例如Chiuhsiang Joe Lin的《Product attributes and user experience design: how to convey product information through user-centered service》提出概念性用戶體驗交互模型,該體系結合了可用性特征和基于用戶交互級別的體驗質量。并且說明了應用模型和實施數據收集和分析的步驟,對于數據的收集用戶體驗交互模型需要幾個方面的數據,這包括:1.在用戶體驗交互的過程中分解產品或服務特性;2.確定每個用戶體驗項目的類型特征;3.選擇合適和可行的策略來改善這些用戶體驗項目;Paula Savioja的《User experience: does it matter in complex systems?》探討了用戶體驗概念是否可以為復雜的關鍵安全系統的研究帶來創新,使用場景分析的方法,當用戶正確使用時,記錄用戶在使用后的主觀感受從而改進產品的設計。
三、體驗設計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趨勢與范圍
在信息時代,設計的趨勢將繼續從有形的產品設計向虛擬的產品設計轉變,體驗設計必然成為一種流行趨勢。這種趨勢也勢必會影響到傳統產品的設計,比如水杯、椅子、燈具等產品,因此,運用體驗設計的理論,對傳統產品進行產品體驗的優化設計以及再創新設計將成為一種趨勢。
(一)研究對象:在傳統產品的設計中運用體驗設計的理論。
(二)研究方法:運用用戶體驗的理論,如:用戶旅程分析、情境分析、無意識行為的操作、指導傳統產品的設計,使其更加人性化。
四、結語
通過分析“體驗設計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的研究歷史以及研究現狀,總結出當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界面交互設計中的體驗設計”“無意識的產品交互體驗設計”“基于用戶使用情景下的體驗設計”這三方面。從當前研究現狀可以看出,體驗設計理論來自互聯網背景下的產品設計,秉承著以人為核心的設計理論,其應用可以拓展到更廣泛的設計范圍,對其他傳統產品進行設計。
參考文獻:
[1]Lin C J,Cheng L Y. Product attributes and user experience design:how to convey product information through user-centered service[J].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2017(7):1743-1754.
[2]Savioja P,Liinasuo M,Koskinen H. User experience: does it matter in complex systems?[J]. Cognition Technology & Work,2014(4):429-449.
[3]鄭伯森.體驗經濟與產品設計[J].大藝術,2003(1):23-26.
[4]梁彥明.基于游客體驗的旅游產品設計[J].江蘇商論,2005(5):71-73.
[5]余靜貴.基于體驗經濟條件下的產品設計研究[D].江西:南昌大學,2007.
[6]鄒益民,彭雪蓉.主題酒店產品顧客體驗關鍵要素的探索性研究[J].旅游論壇,2008(1):18-22.
[7]劉艷霞,張昆.產品設計中的用戶體驗與感官[J]. 藝術與設計(理論),2009(1X):139-141.
[8]孫辛欣,李世國,靳文奎.基于用戶無意識行為的交互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3(20):69-72.
[9]牛文昭.移動支付中的用戶體驗設計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3.
[10]劉卓,張芳燕, 郭偉.基于用戶體驗角度的老年人交互性產品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5(2):63-66.
[11]姚江,封冰.體驗視角下老年人信息產品的界面交互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5(2):67-71.
[12]祝源.可穿戴式智能產品中的情感化交互設計研究[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5(12):102-104.
[13]田偉.基于情感體驗的老年人交互性產品設計探究[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5(4):92-94.
[14]謝偉,辛向陽,李世國.無意識認知交互設計探討[J].包裝工程,2015(22):57-61.
[15]殷倩嵐,侍偉偉,李永鋒.基于用戶體驗老年人信息產品設計研究[J].工業設計,2016(4):164-165.
[16]王方良,李立全.基于用戶行為習慣的產品設計方法[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 2016(1):205-209.
[17]王征佳.移動終端用戶體驗交互設計——如何設計出一款用戶體驗好的手機APP[J].中國金融電腦,2016(9):49-53.
[18]郝于越.移動智能產品設計用戶體驗模型研究[J].設計,2018(7):37-39.
作者簡介:卓超,南京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業設計工程。
呂秋粟,南京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傅翔,南京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