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莉莉
摘 要:討論了物理化學實驗教學現存不足之處,提出微課翻轉課堂在物理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關改進措施。
關鍵詞:物理化學實驗;教學;翻轉課堂;微課
1 物理化學實驗教學現存不足之處
1.1 理論與實驗安排不協調
物理化學實驗與物理化學理論課程一般同時開課,造成的直接結果是無法保證實驗內容在相應的理論課程完成之后再進行,使得學生對部分實驗原理知識陌生,只能機械性地按照實驗步驟的要求進行,喪失了物化實驗應有的鞏固和加深理論知識理解的作用[1]。
1.2 教學形式單一
多年來,物化實驗一直采用傳統的課前預習、課中實驗、課后實驗報告的教學模式[1]。大多數學生在預習階段只是單調地抄寫實驗課本上的原理和步驟,沒有加入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既浪費時間又達不到預習的成效。課中操作步驟繁雜,儀器設備不熟,容易造成實驗失敗、多次重復的結果,令人沮喪。課后大量的數據處理,只能依賴班上某一人或某幾人的能力處理數據,結果千篇一律。
1.3 基礎實驗能力不夠
因為實驗教學條件的限制,存在多人一組、個別干活的情況,造成一部分學生隨大流,實驗參與度不夠。同時學生對物化實驗的科學原理、測定方法在科學前沿課題研究中的價值和實用意義并不了解,間接造成了對實驗重要性的誤解。這些都是學生基礎實驗能力不夠的原因。
2 基于微課翻轉課堂在物理化學實驗課程中的應用
基于微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2]由網絡平臺、教師、學生三部分組成。國內外對于微課翻轉課堂的研究和應用很多,在物理化學實驗中也有不少的應用[1,3-6]。王清云[3]以河西學院應用化學專業兩個班的物理化學實驗課程為例,進行了微課翻轉課堂的教學改革。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微課翻轉課堂的實施,既提高了學生的成績,又提高了學生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提高了物理化學實驗的教學質量。胡俊平[4]針對物理化學實驗課程的特點,設計了“微課在前,翻轉在后,實驗探究,評討結合”的實驗教學流程,并以原電池電動勢的測定實驗項目為例,詳細闡述了如何實施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實驗教學。劉鋼[1]等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引入物化實驗教學,詳細分析了微課制作、課堂組織和教學評價等諸多環節。賴路[6]等借助“MOOCs”的教學理念,引入翻轉課堂的教學形式,借助科研成果以及其它學科的實驗技術,對物理化學基礎實驗教學內容進行更新,改善了教學效果,豐富了基礎實驗教學與科學研究工作之間的聯系。
綜上,微課翻轉課堂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創新精神、課堂氛圍以及知識的內化更有優勢。這種教學模式完全適合實驗教學,教學效果明顯。因此,應該轉變教學觀念,將微課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廣泛應用到教學環節中。
3 目前需要改進和解決的問題
3.1 系列微課的設計與制作
《物理化學實驗》課程涉及的專業廣泛,涉及的理論知識點繁多。結合理論知識,將實驗方法、實驗操作、數據處理等融入到微課中;利用各種現代信息技術和手段,將所需講授的重難點、注意事項、基本操作等壓縮到幾分鐘的視頻中,是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
3.2 基于微課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的建立
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同,用微課的形式能提高預習的效果。但是,微課缺少必要的監管,無法保證每個學生都進行了有效學習,也無法保證教學效果。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正好能夠彌補這一缺陷,教師在課堂上起到了助教、助導以及監管的作用。根據專業特色、學生特點、課程內容的不同,建立和完善《物理化學實驗》微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一個比較長時間的探索過程,是我們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
3.3 多元化考評體系的細化與完善
因為《物理化學實驗》課程涉及的專業多,每個專業的考評要求不一致,所以不僅要根據專業要求建立多元化的考評體系,還需要強化考評體系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項目:懷化學院校級教改項目(批準號:201830,微課翻轉課堂在《物理化學實驗》中的探索與實踐)資助.
參考文獻:
[1] 劉鋼, 朱萬春. 翻轉課堂在物理化學基礎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 化學教育,? 2016,37(20): 31-34.
[2] 張云, 魏卓, 張立娣.專業課翻轉課堂教學方法研究[J].廣東化工,2017(10):262-263.
[3] 王清云, 李一清, 佟永純, 等.微課翻轉課堂在物理化學實驗教學中應用[J].廣東化工,2017,44(20):186-187.
[4] 胡俊平, 劉妍, 畢慧敏,等. 基于微課的“物理化學實驗”翻轉課堂教學案例設計[J]. 化學教育, 2016,37(14): 45-48.
[5] 張秀華, 孫德軍. 翻轉課堂優化“物理化學實驗”教學的研究[J].廣東化工,2014(21):248-249.
[6] 賴璐, 梅平, 謝修銀, 等. MOOCs視域下物理化學基礎實驗的教學改革與創新[J]. 廣州化工, 2017, 45(9): 206-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