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學得到了顯著的發展,但是仍然存在著各種形式的教學問題亟待解決,如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形式過于單一以及教學內容缺乏時代感等,這些都會對初中政治課的教學效果產生直接影響。本文將系統分析初中政治教學中的問題,并針對性的提出解決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政治;教學問題;對策分析
初中政治課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分析
教學目標不明確
在初中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教學目標的設計應根據實際情況,不可含糊其辭、眼高手低,否則將無法發揮出教學目標的作用。但是仍然有部分初中政治教師在設計目標時未能切合實際,以長期目標來替代短期目標,進而會導致教學目標過大無法實現。其次教學目標用戶過于含糊其辭,有些初中政治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會習慣使用提高、促進等詞語,這些詞語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衡量,因此也難以發揮出教學目標的作用。最后教學目標設計過于片面,重視基礎理論知識學習,忽視了學習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教學形式單一
雖然新課程改革為初中政治課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方法,但是仍有部分教師并未對教學方法進行積極改進,即便有些教師運用了新的教學方法,卻難以充分發揮出教學方法的作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沒有感受到快樂。部分教師在改進新的教學方法時,只是為了應付學校的要求,進而導致課堂雖然看似豐富多彩,但卻流于形式。最后大部分的初中政治教師依然選擇運用講授法進行教學,它會讓課堂學習過程變得枯燥乏味,很容易降低學生學習興趣,同時老師也會因為學生消極的學習態度,進而導致上課的激情降低,最終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教學評價體系不科學
初中政治課對于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因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對于學生的評價主要以分數為主,同時這也是衡量教師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教學評價的趨勢,導致初中政治教師會想法設法的提高學生的成績,進而忽略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初中政治課不僅需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還應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進而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傳統的初中政治課教學模式下,評價的重要手段就是一張試卷,教師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及效果也主要依靠試卷上的分數為主,這種片面的評價無法充分發揮出評價的功能。
初中政治課教學解決問題策略分析
根據學生實際發展需求,制定教學目標
初中政治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不僅需要全面,還應當簡潔凝練。初中政治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全面發展,避免偏向基礎理論知識教學的問題。例如:在教學“權利與義務”時,需要設置三維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白每個人所具有的權利與義務,既要懂的維護自己的權利,同時還應履行自己的義務。其次需要懂的尊重他人的他人權利,運用案例重演、論證辨析以及情境再現等方式增強學生情感體驗,引導學生表達內心真實的想法,進而深入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感,以便對課堂教學進行針對性的調整,更好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其次在目標制定時需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運用具有實踐意義的動詞進行表達。例如:在教學“認識自我”時,教學目標可以這樣陳述:需要能夠正視自我,了解自身的生理及心理變化,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學會控制情緒,以便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可以客觀對自己進行評價,學會反思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針對性的選擇教學方法
初中政治課教學為了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相關的教學方法也應積極進行改革,以便能夠更好的滿足學生全面發展需求。傳統的初中政治課主要以灌輸式教學為主,教師會主導整節課的節奏,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學生在課堂中參與討論的積極性較低,但是只要能夠保持良好的成績就可以,許多學生會采用臨時抱佛腳的方式進行考試,當考試結束后也會不再進行學習。因此教師需要針對性的選擇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政治課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走進生活感知政治課的魅力,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效果。例如:在教學“珍愛生命”時,教師便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關于生命的視頻,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思考與探究。之后初中政治教師再與學生分享自己關于生命的看法,引導學生對珍惜生命進行深層感悟,這樣不進可以有效加深學生對珍愛生命的認知,同時還可以逐漸將知識內化吸收,進而影響到學生的行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念。
積極學習新課程教學理念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師應定期參加相關培訓活動,積極學習新課程教學理念,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及觀念。其次初中政治應積極組織開展教研活動,及時對之前的工作進行總結,發現問題并積極尋求合理的方式加以解決。初中政治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首要條件在于學校的高度重視,并為其提供相關的教研材料及條件,推選優秀教師進行教學心得分享,促使教師的教學理念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最后需要全面了解學生,促進新課程教學理念自動化。初中政治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應能夠時刻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針對性的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這樣才會顯著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進而讓自身的教學理念能夠與時俱進,在與學生溝通交流過程中促進新課程教學理念的自覺形成。
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
初中政治課教學首先需要改變傳統的以分數作為唯一標準的評價方式,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充分發揮出評價應具有的教育功能。其次評價不僅僅是對學生的評價,還需要關注對教師的評價。通過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逐漸完善教師激勵機制,積極舉辦課程、論文及教研等評比活動。其次對于教師的評價學生應當最具有發言權,因此可以通過學生的真實反映,對初中政治課的教學情況進行評價,同時對于所存在的不良現象要積極進行改正。初中生處于一個敏感的時期,所以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評價應將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自評與互評相結合,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初中政治課教學不僅需要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能力,還應培育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因此評價內容不能局限于卷面成績,還需要教師平常認真觀察,考察學生的三觀。
結束語:在新課改的實施過程中,初中政治教學存在著各種形式的問題亟待解決,只要認真深入研究,發現問題的本質,并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必然可以將所遇到的困難有效解決。初中政治課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針對性的選擇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政治課的興趣,通過完善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魏麗. 淺談在新課標下初中政治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時代報告:學術版, 2012(3):198-198.
[2]彭娟.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研究——以江蘇吳江地區部分初中為例[J]. 考試周刊, 2012(80):137-138.
[3]聶奎. 淺談初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2011(34):113-113.
[4]高紹科. 中越邊境民族地區初中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云南金平縣為例[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15(4):292-294.
[5]張耀明.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淺析初中思想品德課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中學政治教學參考, 2005(1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