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星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目前在小學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小學美術不僅僅有利于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審美水平,也能為學生未來的美術能力奠定基礎,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教授學生欣賞圖畫之外,更要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本文主要針對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進行探索,致力于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動手能力,培養
小學美術是素質教育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有利于教育改革的發展,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注重更新教學的思路和方法,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是當前的一項重要內容,不僅僅促進學生實現自身的創造,還能夠保證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
一、小學美術教學現狀
1.教學方式單一,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小學美術在小學課程設計當中是常見的課程,然而,從過去到現在小學美術教學的方式依然較為單調,教學模式依然是教師教授為主。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講授相關的美術專業知識,而課下讓學生來學習基本的技能,但是使得學生感覺到索然無味,削弱了學生對學習美術的興趣,并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學校對于美術的重視程度嚴重不足
目前由于我國處于應試教育體系當中,因此并不能夠完全擺脫應試教育,在這種狀況下對于美術的教育程度嚴重不足,美術學科是豐富學生學習生活的一個重要學科,不僅僅能夠給予學生自由的發展,還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然而由于學校認為美術不計入升學分數當中,因此對于美術的教學處于忽略的地位。
3.美術教學的拓展性相對缺少
在當前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課堂上來學習相關的美術知識,而教師卻不能針對性的挖掘每個學生自身所具備的特點來進行教學,也不能夠對美學進行相關的拓展,枯燥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覺到索然無味,甚至是出現反感等各種狀況。因此,教師必須要加強對學生動手能力的研究,不僅僅讓學生感受到課程帶來的啟發,另一方面也要讓學生感受美術的魅力。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方法
1.從作品鑒賞中注重學生動手創作的能力培養
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加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發現更多優秀的作品。學生通過優秀的作品不僅僅能夠拓展學生的審美思維,從而加強學生對于美的創造,所以教師要在選取符合學生的作品來繼續開展鑒賞課堂,通過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使學生對作品發表自身的主要看法。小學美術教師要不定期的讓學生對作品進行鑒賞和討論,一方面是使學生發表個人的觀點,使學生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學生可以從優秀作品的中吸取相關的經驗,從而針對作品再次進行創作。例如,教師和學生在鑒賞相關的圖畫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此優秀的作品來進行個人創作,將優秀的作品作為創作的一個基礎來進行創新。教師只有不斷培養學生審美水平的前提下,并且注重引導學生努力動手,才能夠保證學生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獲得綜合素養的提高。
2.通過有效的情景教學加強課堂趣味性研究
在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美術不僅僅能夠展現自身的藝術魅力,其中還包含各種各樣的藝術形式,因此,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的過程中一定不要僅僅拘泥于對畫作的單一講解,更應該通過多元化的形式融入課堂中。例如在動畫類教學的過程中,這對于學生來講吸引力相對較強,而通過這種卡通形象也能夠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所以小學美術教師可以在適當的情況下選取相關的卡通片段,通過VCR播放的形式讓學生來模仿動畫中的角色,那么學生便會很快融入的動畫之中,從而感受動畫中的情景和人物的主要風格。在學生模仿之后,教師要緊接著為學生布置相關的作業,可以使學生通過個人的繪畫水平對里面的形象進行繪制,從而根據個人的體驗將劇情或風格進行展現。只有學生在受到教師的鼓勵后,并且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創造,學生的動手能力,才會得到有效提升。
3.在美術課堂開展手工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動手
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不要僅僅局限于對圖畫的繪制或者世界上,更應該在美術課堂中增加學生動手的部分,通過手工課不僅僅讓學生按課程比例來參與相關的安排。另一方面,可以為學生提供相關的機會,培養學生積極動手的能力。在手工課開展的過程中,其形式一定要具備一定的多元化,繪畫是其中一種,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瓶身彩繪或者是各種小型藝術品的制作。在開展手工課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貼近學生的生活,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甚至是在開課之前教師可以提前與學生進行商議,征求學生想要在手工課上作出的作品。在學生手工課結束之后,教師要對學生的手工作品進行客觀評價的點評,對于做得好的同學給予一定的鼓勵,做的不太好的同學也要及時給予相關的肯定,鼓勵學生進一步的提高將學生做手工課上的作品通過教室的角落進行展放。在課堂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同樣要為學生講解制作手工內容的方法,只有讓學生在不斷發揮自己想象和創造力的過程中,才會使學生真正提高自己的美術能力。
4.尊重學生特點,從而鼓勵學生進行教學
小學生在課堂上常常存在畏懼老師的心理,雖然自己的心里有各種各樣的想法,但是卻不會輕易泄露出來,因此在美術課堂中教師必須要與其他課堂進行區別開來,提供給學生一個進行思考的空間,能夠讓學生將自己的不同想法進行展現。在美術課中教師一定要注重激勵性教學,小學生的年齡尚小,教師在看到學生的作品后更多的應該給予是肯定而不是批評。只有在教師不斷給予他們鼓勵和肯定之后,他們才會增強學習美術的信心。教師也要尊重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差異性,美術中的美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有呈現出多元化的時候才具有一定的特點,而學生便是呈現不同美的源泉,因此我們必須要給予學生足夠的耐心。除此之外,小學美術教師必須要注重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在交流的過程中注重學生腦海中的想法,通過正確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展現和發揮,只有學生鼓起勇氣進行創造和體驗時,才能夠將自己的想法大膽的展現出來。
綜上所述,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由于其教學方法較為單一,教學形式較為落后,并不能夠滿足當前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實際要求,也不能夠真正發揮學生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學校必須要注重美術教學的革新,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審美水平。學校要加強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只有不斷使學生敢于發揮各人的想法并積極投入的美術課堂實踐中才會呈現出各種各樣的美,使學生的綜合水平得以提高,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高玉梅.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科學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23):124-125.
[2]王丹.勤于動手外化于行——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2):202.
[3]冉曉勇.淺談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2):123-124.
[4]張鶴云.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合理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6):136.
[5]姜廣勝.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才智,2019(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