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智玲
【摘要】轉化后進生,是班主任工作中極為重要的一項。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以自己的愛心、恒心、誠心去溫暖后進生的心,使之形成正確的人格,愉快健康地成長。本文圍繞轉化后進生的案例,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轉化后進生;教育方法
從教28年以來,非常感謝班主任這一崗位給予我撒播愛的機遇。冬去春來,寒來暑往,“愛其生,潤其心,育美德,親其師,信正道,循其行”,我與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共同成長,教壇三尺留熱血,情到深處無怨悔。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從我手里經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無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別具特點,與眾不同的學生?!苯逃锎嬖诘倪@種反差讓我意識到,必須正確認識學生、研究學生,將教育的熱忱和師愛灑向他們。當我們都在推崇素質教育的同時,后進生轉化工作尤為重要。每一屆的學生中都會存在后進生,他們被貼上“差”的標簽,這使得師生之間的和諧相處被割裂,他們也失去了成長進步的機會,難以融入課堂。因此,班主任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實現素質教育的主要工作內容。在此,我結合多年工作經驗,圍繞后進生轉化,提出一些建議。
一、用愛心為基石
教師的愛,是師生之間溝通的基石,同時更是教育的源泉,是班級管理工作成功的動力。全國著名的特級教師丁有寬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從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中體會到,班主任熱愛學生能使學生尊重,信任教師,從而使學生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育幫助,產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進而激勵學生的智力,情感的發展,使之能正確對待別人的批評教育,因而產生無形的巨大教育力量。因此,在后進生的教育轉化的工作中,更需要教師用一顆赤誠的“愛心”去啟迪他們。那么如何用“愛心”去啟迪后進生的心靈,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呢?我的體會是,對后進生要多播灑一些愛。陶行知先生說過:“誰不愛學生, 誰就不能教育好學生?!痹诎嗉壷?,我非常“偏愛”后進生。做到思想上關懷,學習上鼓勵,生活上照顧,使他們增強自信心,并努力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趁勢表揚,促其發光。上課多提問,多鼓勵;課后耐心輔導,克服困難,提高成績。例如,學生小玲,上課紀律很好,既不講悄悄話,也不搞小動作,但總是心不在焉,無精打采地坐在那里,成績異常差,教過她的老師一談到她就直搖頭,認為她的成績使無法上去了。真的是這樣嗎?通過對小玲進行多方面的觀察,我發現她除了學習較差外,其他方面均不差。看來小玲并不笨,只是學習興趣不濃。接著我又到她家了解情況,原來她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簡單粗暴。特別是她父親,聽到她成績不好時,就不由分說把她痛打一頓。因此,她每次考試,總擔心考不好。為此,我結合班級現狀設計了“關愛互助”計劃。首先把她調到一位成績優秀的學生旁;此外在課堂上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她說話,給她建立信心;最后,與她建立了良好關系的基礎上,與其談心交流,鼓勵她多讀書,通過努力,她的成績提高了。
二、用恒心作動力
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不能急于求成,也不可能做到一蹴而就。平時,從思想上關心后進生,找他們談心說道理,學習上多給后進生一些輔導的機會和時間,多給他們一份幫助,嚴格要求他們。但轉化后進生不單單只靠說教,更主要的是要多角度了解和關心他們。這就要求班主任要用耐心和恒心作伴,反復抓抓反復。尤其是一些行為不規范,性格孤僻的后進生,更要這樣做,使他感受到老師的愛,更加有力地促進后進生轉化。如我教過的小軍,由于其母親因意外去世,使他從小就失去母愛,父親又常年不在家,和一個年邁的奶奶生活,從小養成懶散孤僻的性格。學習目的不明確,成績低下,又常有違紀行為。記得那是一個寒冬的日子,小軍有氣無力地趴在座位上,我發現后,以為他病了,后來了解到他因小事和奶奶賭氣而不吃早飯就上學了,看到他凍得發紫的嘴唇和乏力的樣子,他一定是又冷又餓了。我心里很難過,連忙買來方便面煮給他吃,還給他加穿了一件寒衣。就是這微不足道的方便面,暖了小軍的身體,也暖了他失去母愛的心,體驗到老師如慈母般的愛。從此他經常親近我,吐真情,說實話。我因勢利導,口苦婆心,要他自愛、自信、自強,做一名好學生。通過我耐心細致的輔導,使他學習和思想上都有很大的轉變,還以比較好的成績考上了沐彬中學。他奶奶動情地拉著我的手說:“丘老師,多虧您教好我的孫子,多虧您呀!”
三、用誠心為標桿
后進生并非是天生的,而是在其所屬的環境、家庭教育條件下形成的。分析所接觸的后進生,發現其形成原因不外乎學校和家庭。有的家長完全對自己的孩子放任自流,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將責任全推給學校。這種不可避免的矛盾存在于學校和家庭之間,而班主任作為兩者溝通的橋梁,需要用誠心來進行交流。真心實意地對待每一位后進生,對其以誠相待,才能搭建溝通的橋梁。學生才能做到敞開心扉,心悅誠服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育。我教過的一位五年級學生小瑩,曾讓各科任老師都十分頭疼。小瑩知識基礎差,成績排名較靠后,家長對小瑩的學習情況完全是不管不顧的,并且在老師主動聯系溝通時言辭激烈,這造成了小瑩在學習上的惡性循環。面對這樣家長不配合,學生不主動的情況,我用耐心和誠心打動學生。我為該學生制定了“成長檔案”,每周督促其學習并填寫相關情況,再交給其家長。剛開始“成長檔案”上的家長寄語一欄沒有出現反饋,我依然堅持我的做法并積極和小瑩溝通。經過兩個月后,小瑩在老師的督促和同學的幫助下,學習興趣得到提高,成績有所提升,最重要的是小瑩從家里拿回來的“成長檔案”上,其家長也用心寫下了一段感謝老師的話。后進生的轉化離不開誠心,班主任要架起橋梁,努力形成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全面滲透教育。
回顧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我深深體會到,班主任要擺脫對一個集體進行“好、中、差”分類的思維定勢,沒有哪位學生是差得無可救藥的,關鍵在于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態度。只有以自己的愛心、恒心、誠心去溫暖后進生的心,才能激發其自尊心、自信心,找到一把打開后進生心扉的鑰匙,讓他們健康愉快的成長。
參考文獻:
[1]張建英.抓好小學班級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論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課程教育研究,2014(16):193.
[2]吳小海,李桂芝.班主任九項技能訓練[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