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峰
摘 要:豐富多樣,形式新穎的課堂教學導入環節,不僅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是激發數學課堂充滿活力的主要途徑,同樣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于高中數學教師而言,課堂導入環節也是一種創新意識的主要體現。他對于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經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導入環節并沒有一成不變的固定模式,應該根據實際的教育對象和教學內容,選擇最優的導入環節。本文旨在研究高中數學課堂的導入方法,希望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取最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導入;研究
課堂導入作為最佳的輔助手段,能夠在課堂開始之初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最大化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導入環節需要與課堂教學內容有相關性,同樣能夠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學習過程當中。導入這一環節往往設置于一堂課的開始,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指向性,不局限于教學內容層次,還可以通過了解學生的個性化特點,設置符合教學情境的導入內容,是教學的最佳輔助手段。和李欣穎達導入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新型思維,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就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因此我們研究高中數學課堂的導入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基本原則和具體實施要求
對于高中數學課堂而言,學生所學習的數學課程已經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具備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數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化特征,符合學生的心理訴求,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課堂導入。甚至針對于同一教學內容,也可以選取不同的導入方法,通過充分發揮導入的魅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同時還需要密切關注學生的接受程度和實行導入環節之后的效果。只有各方面都能夠有效融合,才能夠提高教學效果。
1.基本原則
在新課改的逐步深入與完善下對于導入環節也進行了明確的規定針對于高中數學課堂的導入環節,需要遵循四個基本原則。分別是啟發原則,目的原則,關聯原則和智慧原則。啟發原則,顧名思義,就是通過開展積極有效的導入環節,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和欲望,通過具體的教學實驗或者教學游戲,實現引入新知識的目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擴散學生的思維。目的原則主要是指教師所設計的導入原則,具有明顯的沒爹,應該根據教學內容來開展設計,導入環節不能將導入的內容與實際教學內容相隔離,一定要避免因過分追隨形式而忽略了教學內容。關聯原則是指兒心就內容之間一定要具備某種意義的關聯性,導入環節的語言和內容一定要服務員新知識,不能流于形式。智慧原則主要是指數學教師在設計導入環節的相關內容時,要通過引導學生實現某種目標和探索,讓學生能夠在積極融入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感悟。
2.實施要求
具體的實施要求是指教師所引入的導入環節必須符合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不能超出于學生所接受的能力范圍。同時,導入的內容還需要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最終服務于設計的教學目標。同時還需要著重注意的是,教師設置的導入環節應該形式新穎,合理控制時間,爭取在最有效的時間內獲取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具體的導入方法
從當前的教學現狀來看,許多數學課堂仍然是枯燥無聊的導入環節,只是簡單的復習舊知識和新知識,長期以往會使學生喪失學習數學課程的興趣,同時也沒有導入環節的具體意義。以下為常用的課堂導入方法,我們應該在教學中合理的熟練運用,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通過舊知識引入新知識
數學課程新舊知識之間一定有著某種的必然聯系,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關系來完成導入環節,在復習舊知識的同時,恰當的引出新知識,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識。例如,在學習三角函數的二倍角公式時,教師可以通過幫助學生回憶所學的兩角和公式,引入所學的二倍角概念。將兩者相結合,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2.類比導入法
類比導入法主要是基于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關聯性而形成的一種導入方法。教師可以有效引導學生獨自分析新舊知識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而有效實現數學知識的遷移,例如在學習等比數列的概念和性質時,就可以通過學習過的等差數列知識進行類比。通過類比導入的方法,更能夠直接具體的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印象,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幫助學生發散思維。
3.故事導入法
步入高中階段的數學課程上升了一定的難度,但并非數學課程,就是死氣沉沉,枯燥無聊的,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通過開展趣味活動,積極的將學生引入教學活動當中,體現數學課程的趣味性。例如在學習等比數列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講述國王與阿基米德下棋的故事,來引入新的學習內容。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型思維,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獲取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4.多媒體導入法
在當前新課改的逐步發展和完善下,多媒體作為一種輔助手段,能夠將教師所講解的內容通過幻燈片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更加具有直觀性。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夜市,而且能夠充分機吸引學生的興趣,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與老師共同完成這一教學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導入環節的教學質量,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5.生活實例導入法
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師還可以采取生活實例的導入方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欲望和需求,而且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新課改的標準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加強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進而激發數學課堂的活力。例如在學習立體幾何空間圖形的相關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導入課堂。學生從生活的實際出發,對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識會有很大的幫助。
總結:綜上所述,數學教師在設計導入環節時,應該從實際的教學內容出發,并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個性化特征,最大程度地發揮導入環節的積極作用,在方法的選擇方面,應該盡可能地選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高中數學課程內容較為復雜,這就需要高中數學教師在選取方法的時候能夠做到因人而異,最大化的提高導入環節的趣味性,形式新穎的導入環節,不僅能夠舒緩學生的緊張和枯燥的情緒和心理,而且能夠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獲取更高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石小星.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導入的研究[J].教育教學淪壇,2012(20):167-168.
[2]劉建亮.淺談高中數學課堂導入的方法與技巧[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2(8):69.
[3]張奠宙.破除數學孤立主義,加強數學課程和人文學科的結合[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中句)),20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