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明琴
摘 要:教育的不斷發展要求在教學的過程中從老師主導變為學生主導,啟發學生進行問題思考和進行問題解決,以此不斷突破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創造性。在教學中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是讓學生探究化學內部存在的奧秘的一項重要學習方式。本文從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關于問題教學法的應用策略進行研究,展現出問題教學法的優勢體現。
關鍵詞:高中化學;問題教學法;應用策略
引言:我國的高中化學在初中化學定性分析的基礎上,增加了大量的定量分析,從形象思維側重抽象思維,目的在于使學生主動地接受和自覺獲取知識。因而主動和自覺這兩點在學習過程中就非常重要,所以運用問題教學法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大為增加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是遵循新課改的一個核心理念。
一、高中化學教學中問題教學法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主導作用
在新課改的教育觀中一個核心的要點就在于要從“教育者為中心”轉為“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方式。高中化學教學本就側重于思考和實驗,只有通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思考發現才能夠將知識轉為自身所學。高中化學的教學不能是局限于高考這一個目的,還要根據化學實驗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發現問題再到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提高學生作為受教育主體的能動性。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習能向老師提出問題,如果提出的問題對于老師來說都是個難點,那么學生就成為了不僅學到知識的受教者,更能發展成為未來學習中的“授教者”。
(二)有利于優化課堂教學方式和效率
現代課堂需要的師生共同配合,對教學中的問題進行積極的探索,問題教學法就是在于老師與學生二者的共同參與。促使學生在問答環節中逐步深入思考,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從而構建有效的化學課堂。讓老師和學生之間屬于同一學習角色,而不是將老師機械式的設定為知識傳輸者。也能讓學生之間幫助合作、學習交流、共同促進,使學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識都得到提高,進而提高課堂效率。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問題教學法應用策略
(一)情景創設法
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如何在合適的情景中進行設定非常重要,因為學生更喜歡在特定的環境中進行探索和發現。創設問題情景,在高中化學教育中主要是對教材里的知識引入,根據化學的實用性很強的特點可以進行相關情景設定問題進行引導。例如教師提出問題:生活相結合的就有為什么沾有油漬的衣服不能用清潔劑洗干凈卻能用汽油來清洗?那么這個時候學生就會陷入思考,也就迫切的想知道其中的原因所在。老師這個時候就通過這個問題給學生講解,汽油將油漬衣物清洗的很為干凈,這是利用到相似相溶的原理。即:利用有極性的物質容易溶化與有極性的溶劑,非極性物質易溶于非極性溶劑。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理解了相似相溶的原理,在日后的生活或者學習中都能從現象理解這個化學原理的本質。化學的學習的最終目的不在于完成高考這一既定任務,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日后的生活中能感受到化學所帶來的魅力。
(二)實驗引導法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實驗課程所占比例相對于其他學科都更大。所以教師在教學的中科院通過提出問題再進行動手進行實驗,最后從實驗中的現象得出其中所包含的化學原理。例如常見的高中化學實驗有電解食鹽水實驗,銅與濃硫酸反應、鋁熱反應的實驗等。例如:老師提問鋁熱反應到底是怎樣的反應?如果單憑想象是不能夠得出到底有著哪些反應,所以這個時候就要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老師指導學生如何進行操作,每一步應該添加什么化學物質,再后續得到怎樣的反應。學生通過視覺和觸覺的感受到其中產生的反應,也自然的得出化學反應方程式。在哲學上提到過的一切真理來源于實踐,高中化學教學中也可以利用問題學,引導實驗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從中感受來著化學反應所帶來的特殊魅力。
(三)問題鞏固法
在經過一系列的問題探究后學生已經大概理解了化學原理,但是化學教學中問題教學法的應用策略還在于對問題的鞏固。通過鞏固的方式讓學生再一次的對化學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再學習,化學知識進行更為深層次的理解。具體來說就是學生在明白化學原理之后要懂得舉一反三,不斷從已知的知識中引導他們進行發散性思維。在后面的學習中懂得舉一反三,不斷探究,能夠自己發現問題并動手得出相關原理,這樣以來問題教學法才達到真正的作用。
結束語:對于教師來說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可以很好地運用問題教學法進行教學。通過問題教學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對化學產生從問題根本的研究和探尋,加強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性。具體的問題教學法應用策略主要有通過情景創設法,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與化學相聯系的問題,再從知識或者實驗中來理解其中原因。同時要通過動手實驗來對化學進行研究,從每一次實驗的添加物質或者產生氣體的直觀感受,來獲得知識最真實的體驗感受。
參考文獻
[1]張燕燕.問題引導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才智,2017.
[2]官勛.問題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原則及策略[J].考試周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