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君
摘 要:探究性學習視域下,老師在開展生物學科的教學活動中要著重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以及實踐動手的能力。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老師過于重視課本知識的傳授,這樣導致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無法將學習過的生物知識和實踐聯系起來,這種教學模式無法達到我國現階段國家教育想要的教學效果。所以,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落實探究性教學模式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學生在學到課本中生物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將所有學習過的內容和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最終達到全面發展的終極目標。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高中生物;教學價值
引言:探究性學習,即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HIBL),指學生在學科領域內或現實生活情境中選取某個問題作為實破點,通過質疑、發現問題;調查研究、分析研討,解決問題;表達與交流等探究學習活動,獲得知識,掌握方法。高中生物的學習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聯系實際的能力,但是老師沒有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導致大部分學生在實際學習生物學科的時候都感到較為吃力。而探究性學習是以一種科學研究的形式,讓學生通過實驗找到問題答案,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會極大的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會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一、教材分析
減數分裂是高一下半學期學習的內容,是高考的必考考點之一,主要講述了有性生殖群體中生殖細胞(精細胞和卵細胞)形成的過程。該章節的內容和必修一課本中有絲分裂章節的內容具有一定的聯系,和有絲分裂章節的內容具有一定的相似度。而且該章節對學習必修二后續的知識也十分重要,如果學生對減數分裂的含義還有過程不是特別了解也就無法掌握后面的知識。
減數分裂章節在整個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學習該章節的內容,可以使學生對必修一學過的有絲分裂有一個系統性的回顧。與此同時,還可以為學習必修三、選修一的知識做一個鋪墊。
二、教學目標
通過探究性學習,使學生能夠了解減數分裂的含義,以及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的主要區別;使學生能夠清楚的知道生殖細胞是怎樣形成的;清楚的知道減數分裂五個階段(間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各自的特點。
教學活動開展的形式主要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學生通過自己觀察并進行總結歸納,最終通過做練習題完全掌握相應的知識。除此以外,還要讓學生通過自己制作減數分裂的模型進一步提高對相關知識的掌握,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減數分裂的特征制作出相應的立體模型,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
最終,通過探究性學習使學生能夠完全掌握減數分裂各個階段的不同特點,以及各階段內染色體數目變化的情況。當學生在實際做題的時候能夠聯想到對應的模型,進而能夠提高解題的正確率。
三、教學過程
1.在課堂活動一開始,老師要先帶領同學回顧一下有絲分裂的知識,并詳細的講解有絲分裂各個階段的特征,整個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在知識回顧環節進行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結合模型進行講解,進而能夠加深學生對已經學習過的知識的印象。在分析有絲分裂各個階段的時候,要說明間期是整個分裂周期耗時最長的,并說明間期主要是為后續的分裂階段儲備能量。
2.第二步要承接回顧環節,首先要引入有性生殖和減數分裂的概念,并引導學生將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在此階段要播放兩種分裂方式的動態圖,讓學生通過直觀的觀察發現兩種分裂方式的異同,整個時間控制在10分鐘。要引導學生將兩種分裂方式進行比較,首先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兩種分裂方式的間期所需要的時間在大體上是一樣的,然后要比較兩種分裂方式中期染色體數量的變化,最后,要將兩種分裂方式后期的染色體數量進行對比。老師要引導學生正確發現兩種分裂方式中期和后期染色體數量的異同。
3.開展探究性學習,將所有學生分為若干小組,確保每組都至少有4名學生,然后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合作制作出一個能夠展示減數分裂過程的模型,整個模型要能清楚的顯示出減數分裂各個階段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在學生動手制作模型的時候,老師要做好相應的引導工作,激發學生對學習和減數分裂有關知識的興趣,當發現一個小組的學生制作有誤時,要及時糾正其錯誤。在所有小組制作完畢后,老師要邀請每個小組都派出一位代表顯示自己組制作的模型,并詳細的講述減數分裂各個階段的特點。在整個課堂活動的結尾老師再次帶領學生一起回顧減數分裂的過程和各個環節的主要內容。
4.布置和減數分裂知識有關的習題,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從而促使課堂教學活動得到一定的延伸。
四、結束語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能夠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學習方法,能夠將抽象的知識轉化到具體的實驗中,學生可以通過實驗掌握相應章節的知識。老師在設計教學活動以及實驗環節的時候一定要先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從而確保所設計出來的教學方案的合理性能夠得到保障。其次,對于有一定難度或者存在較高危險系數的生物實驗而言,老師要在學生開始實驗前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安全教育工作,并在學生實際做實驗的時候進行必要的指導工作。最后,還要切實做好相應的引導工作,在學生提出問題或者實驗期間存在問題的時候,要及時答疑解惑,從而提高整個教學工作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馬靈學. 基于探究性學習下的生物課研究 ——以高中生物"減數分裂"一課為例[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 2017(9).
[2]盛小海. 應用翻轉課堂 實現高中生物學的高效復習——以“減數分裂與受精作用”復習教學為例[J].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15(1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