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吃爾合
摘 要:“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人對事物的一種向往、迷戀、積極探索追求的心理傾向”。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并適當使用多媒體,讓學生體驗到成功帶來的歡愉,從而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興趣;師生;觀察;成功;多媒體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教師要落實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對學生的智力、意志、情感等進行培養。同時,教師要結合學生及教學實際,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一、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通過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我發現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就會更加相信教師、信任教師,特別是剛入學的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學習語文教材中的新知是一個新的開始。學生們在新的校園環境里,見到了許多在幼兒園沒見到的老師和同學,在學習、生活中他們在感到高興、快樂的時候,也會遇到困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用自己的知識和魅力去感染、影響學生,特別是信息飛速發展的今天,教師要進一步掌握好語文基礎知識、教學方法、教學技巧,并運用于教學過程中去。同時,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要把學生當朋友,關心、關愛每一個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了困難或不能解答問題的時候,要引導、鼓勵學生努力、加油,不要過多的批評、責怪學生,而要講究方法,讓學生知道什么地方錯了,錯在哪里?該如何改正,又該吸取哪些經驗教訓。學生如果從內心接受了教師的意見建議后,就會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愿學、想學的欲望。當學生從內心深處尊敬、佩服教師時,學生才會更愿意聽從教師的安排。久而久之,師生之間就會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形成以后,學生就會更喜歡上語文教師的課,當學生喜歡學習語文知識后,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得到進一步的培養。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尤其是對后進生的學習,要多鼓勵,激發出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潛力,學習起來才會有信心和勇氣。在教學中,教師講課,不要照本宣科,要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學生才會專心致志地聽講。學生只有聽懂了、領悟了、動腦筋了,才做得起作業。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有所獲后,學習興趣才會得到強化。
教師與學生建立起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后,還要盡量掌握各種新的信息,同時要結合班上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篩選,在無數的信息中,取其適合語文教學的內容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們在教師的一言一行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讓學生們感到教師就是他們學習的榜樣。從而讓學生們愿學、想學、努力學,并對語文這門學科產生興趣。
二、指導學生仔細地觀察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需要長期的訓練。在實踐中,我認為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因此,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顯得特別的重要。教師要將作文教學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教師要引導學生尋找現實生活中的有關作文方面的“資源”,作文教學才會像現實生活一樣豐富多彩。一旦說起寫作文,有一部分學生就會感到頭疼,不想寫作文,也寫不出好的作文來。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學生的腦子里沒有積累到寫作的“素材”,拿著筆沒有要寫的內容,就更談不上寫出好詞佳句了。對于生活在涼山的學生而言,這里有清澈見底的河流、高大挺拔的松樹、郁郁蔥蔥的大山,有許多花鳥蟲魚......如果仔仔細細地去觀察、認認真真地去傾聽,隨時隨地都會找到寫作的素材。如西昌邛海、廬山、濕地公園,處處都有十分美麗的風景,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孩子生活在美麗的大自然里,美麗的風景就常常伴隨著我們,只要去觀察,去看、聽、想,就會感受到現實生活中動態和靜態的美。我們在享受大自然的美好的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把自己觀察到的如實地寫下,同時要將自己聽到的、想到的、領悟到記錄下來。只要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再經過持之以恒的訓練,肯定會寫出栩栩如生、生動感人的作文來的。
三、適當使用多媒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植根于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傳統的教學是教師使用“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進行教學。由于教學形式比較單調,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語文的興趣,尤其是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已經不適用教學發展的需要了。多媒體教學的使用,為我們涼山的教師帶來了全新的教學方法和技巧,使大山里的孩子也同城市里的學生一樣,可以獲得優質的教育了。當然,多媒體教學也不是萬能的,教師要結合本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我從教學實踐中得知,有的教師上課時,就將多媒體里的課堂教學一股腦兒的地放給學生看,自己也不講解,放完即完,這是不妥當的。語文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時要注意時機的“選擇”,比如展示課件,要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展示,不要該展示時不展示,不該展示時又展示給學生看。要知道,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教師起的是“引路人”的作用,不要啥都不放心,生怕學生聽不懂就面面俱到,那樣效果是不好的。教師要給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去想、去分析、去理解,尤其是不要以為多放視頻,學生就會認真學,就會有興趣。要注意把握時機,該放視頻的時候才放,不該放視頻的時候就不要放,因為過多的放視頻會影響正常的教學,不容易突出教學重點和突破教學難點,還會沖淡課文的主題,達不到教學目標。因此,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掌握教學技巧,讓學生專心“聽”、認真“思”,努力“想”,切實把教師所講的課堂知識的來龍去脈搞清楚。
四、讓學生體驗到成功帶來的歡愉
每一個學生,從內心深處而言,都想把學習搞好,都想獲得成功,可是事與愿違,并不是想的就能實現,而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學生長期的努力才會成功。當學生取得好成績時,教師要及時表揚、鼓勵,讓學生們體驗到學習的成功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假如學生在學習上很難取得成功,時間一長,就會對學習失去信心,甚至不想學、不愿學。因此,教師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善于發現他們的長處,及時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在學習中“遨游”。我經常抓住機會,創造條件,讓我班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后,有獲得成就感的機會。當他們覺得,其實學習語文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難,只要聽從教師的教導,總會有獲得成功的時候。當學生們在自己的心理上得到了滿足,就會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特別是對后進生,教師不要傷害他們的自尊心,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表揚,切實使他們真正感悟到成功帶來的歡樂,就會增強學習自信心,從而不斷地努力學習語文這門學科的知識,使自己獲得優異的成績。
(作者單位:四川省普格縣特補鄉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