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

【摘要】目的 觀察小兒哮喘護理中應用健康教育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80例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小兒哮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在治療的過程中行常規性護理,而在此基礎上,給予觀察組健康教育,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兒一年后的哮喘發作次數為(2.8±0.4)次,住院次數為(1.3±0.5)次,明顯的低于對照組(5.4±0.87)次和(3.7±0.6)次,且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5.00%,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67.50%,兩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意義(P<0.05)。結論 對于小兒哮喘護理,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行健康教育,能夠有效的減少患兒住院期間的發作次數,提高患兒護理滿意度,促進患兒快速的康復,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行。
【關鍵詞】小兒哮喘;健康教育;護理效果
在臨床上,小兒哮喘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肺部疾病,屬于一種反復發作性咳嗽,其臨床癥狀表現為咳嗽、胸悶、氣促、喘息等,這些癥狀的出現,一般在夜間或者早上更為嚴重[1]。哮喘是一種極為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發病率高,嚴重影響患兒的學習、生活,甚至是威脅到患兒的身體健康。一旦發現有小兒哮喘,應及時的采取治療措施,但對于其進行治療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加強對其進行護理,以促進患兒早日康復。鑒于此,本就選取40例小兒哮喘患者在治療護理中行健康教育,取得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現將具體報告做如下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擇取80例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小兒哮喘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符合《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中的診斷標準[2],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齡2~9歲,平均年齡為(5±2.1),病程為4個月 ~4年,平均病程為(2±0.8)年,兩組患兒在一般資料、年齡、病程等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兒均依據病情的嚴重情況采取相對應的霧化吸入治療,對照組在治療當中采取常規性護理,主要是向患兒家屬介紹霧化治療中應該要注意的事項,并指導家屬正確的使用藥物,了解小兒哮喘的相關知識,并教會家屬在面對小兒哮喘急性發作時的一些應對措施等。
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采取健康教育,具體的內容包括:
第一,入院后,主要是根據患兒的不同特點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包含患兒的飲食、用藥、生活環境以及鍛煉場所等進行個性化的建議,并將相關的疾病知識、預防措施告知家屬,以提高他們的日常生活防范。由于哮喘患兒的年齡偏小,無法承受過多的語言溝通和教育,在采取健康教育時,可以通過游戲、聽兒童歌曲或者講故事的方式將一些哮喘知識灌輸給患兒,讓他們意識到哪些是導致哮喘的誘因,平時生活中要遠離這些事物;
第二,在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應時刻的關注患兒的心理變化,如發現異常,應及時的安撫患兒的情緒,爭取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向患兒傳達健康教育知識。由于家長陪伴患兒的時間較長,因此教育的對象主要是以家屬為主,醫護人員要將患兒的病癥檢測報告進行如實的告知家屬,并將小兒哮喘的誘發因素進行詳細的說明,使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避開患兒接觸過敏原,并囑咐家屬做好隔離保護,以減少小兒哮喘的發作次數,確保病情發作時得到及時的控制。
第三,給患兒制定飲食規劃,以高蛋白質、高纖維、高能量食物為主,并且要遵循飲食清淡原則,少吃多餐,多攝入蔬菜和新鮮水果,禁止吃辛辣食物、酸性食物,患兒日常飲水應以為開水為主,切記引用冰飲品,同時要加強豆制品的攝入。
第四,建立哮喘患兒檔案,制定長期的防治措施,患兒出院后,要進行定期的隨訪,隨訪的內容主要有檢查患兒的哮喘日記,檢查吸藥技術是否正確,檢測患兒的肺功能,同時進行評估哮喘的控制情況,維持用藥情況,指導治療等。
1.3觀察指標
觀察和對比兩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的發作次數和護理滿意度,其中護理滿意度采取院內自制調查問卷的形式,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統計方法
應用SPSS18.0軟件對統計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應用X2檢驗統計數據,P<0.05,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一年內發作次數比較
經過護理后發現,觀察組患兒在一年內的哮喘發作次數遠低于對照組患兒,兩組患兒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2.2兩組患兒護理滿意度對比
經過護理后進行調查問卷發現,觀察組患兒非常滿意28例,滿意10例,不滿意2例,總的滿意度為95.00%(38/40);對照組患兒非常滿意19例,滿意8例,不滿意13例,總的滿意度為67.50%(27/40),兩組相對比,差異非常的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小兒哮喘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該疾病病因十分的復雜,存在危險因素比較多,由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導致發病的[3]。大部分的家庭,對于小兒哮喘都采取在家治療,很多家屬由于缺乏對該種疾病的了解,因此面對該疾病發作時不能及時的采取應對措施。在臨床上,小兒哮喘治療時間比較長,目前還沒有完全根治的方法,為了提高小兒哮喘的療效,減少其發作次數和住院次數,在開展小兒哮喘護理工作時,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健康教育,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在本文研究中,觀察組患兒的發作次數和住院次數遠遠的低于對照組,且在護理滿意度上,觀察組患兒的總滿意度要高于對照組,組間相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針對小兒哮喘患兒給予健康教育,能夠有效加快患兒的康復效率,并通過對家屬講解病癥知識,能夠有效減少患兒的哮喘發作次數,對小兒哮喘的臨床治療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林云.健康教育應用于小兒哮喘護理的臨床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12):167-168.
[2]余杰.小兒哮喘護理應用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25):5049+5052.
[3]楊宇霞.健康教育應用于小兒哮喘護理的臨床效果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09):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