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穎
摘要:目的 分析“三位一體”服務防治模式在結核病防治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12月期間收治的100例結核病初診患者,采用常規的結核病防治模式作為常規組,2018年1月至12月期間收治的100例結核病初診患者,采用“三位一體”服務模式作為實驗組,對比兩組患者的服務防治模式下的結核病發病率與治愈率。結果?實驗組的肺結核總發病率、涂陽肺結核數、涂陰肺結核數均低于常規組,實驗組的涂陽肺結核治愈率、涂陰肺結核治愈率、療效完成率都比常規組明顯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三位一體”服務防治模式在結核病防治中的治療效果較好,降低患者發病率,提高患者治愈率,在結核病防治中“三位一體”服務模式值得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三位一體;結核病;防治;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19)06-191-02
結核病在2017年全球估算有1000萬發病病例,是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重大慢性傳染疾病。當下我國結核病流行的形勢較為嚴峻,是全球30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占全球第二,每年新增報告的肺結核患者都約80萬例,是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部分地區疫情較為嚴重,出現耐藥問題,而學校聚集性疫情常發。那么結核病在早期不堅持正規與合理的治療,可能導致治愈低下與結核菌耐藥,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在政府積極推廣的“三位一體”結核病防治服務模式,縱觀許多地區實施后的效果俱佳。所以在本文的研究中,根據“三位一體”服務模式對結核病的防控效果進行比對,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12月期間收治的100例結核病初診患者,采用常規的結核病防治模式作為常規組,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齡22年~56歲,平均年齡(43.2±5.1)歲;2018年1月至12月期間收治的100例結核病初診患者,采用“三位一體”服務模式作為實驗組,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齡20~59歲,平均年齡(41.6±7.4)歲。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 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規組采用以往常規的結核病防治模式,主要是對患者結核病的臨床診斷以及抗結核規范化的治療,醫療人員指導患者結核病的防治工作以及治療情況的隨訪工作等;實驗組則是采用“三位一體”服務防治模式,根據我中醫院篩查出的結核病患者,在定點結核病專科門診對其信息進行登記,對患者及家屬實施健康教育與結核病的防治宣傳教育,對結核病初診患者實施免費臨床診斷、肺部影像學檢查、痰涂片結核桿菌培養以及結核病網上申報等一系列工作,由市疾控防疫中心負責結核病的系統的控制與管理工作。
1.3觀察指標
根據兩組結核病人在肺結核總發病率、涂陽肺結核人數、涂陰肺結核人數、涂陽肺結核治愈率、涂陰肺結核治愈率、療效完成率方面進行對比。
1.4統計學方法
兩組數據都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分析處理,用率(%)表示計數資料,用χ檢驗法,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三位一體”服務防治模式下的實驗組,肺結核總發病率、涂陽肺結核數、涂陰肺結核數均低于常規組的常規防治模式,兩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意義( P<0.05);“三位一體”服務防治模式下實驗組,涂陽肺結核治愈率、涂陰肺結核治愈率、療效完成率都比常規組常規防治模式明顯高,兩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意義( P<0.05)。詳情見表1與表2.
3討論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疾病,有可能對生命造成威脅,并且傳染性極強。肺部的結核菌會通過肺病患者的咳嗽排向空氣中,若有人吸入肺部,那么結核菌會扎根并繁殖。結核病主要高發病是在人群集中、經濟落后、貧困且居住擁擠的地區,且營養不良或HIV感染等。那么在全球范圍內的結核病都是導致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并且當下結核病的耐藥問題比較嚴重,在死亡病例中顯示有近一半的人因耐藥性結核病死亡,而耐藥結核病患者只有近1/3的被發現并報于防疫部門。
根據我國以往對結核病患者的防治管理來看,幾乎都是在有臨床癥狀疑似結核病,患者才選擇就醫,并且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都能進行診治,對抗結核化療方案沒有統一規范化,依靠患者自行服藥進行治療控制,那么這樣的結核病防控效果不佳。當下社會對疾病的預防控制工作比較精細化,所以我國在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背景下,創新了疾病預防工作模式。在多省市的醫療機構采用“三位一體”服務防治模式進行嘗試,幾乎都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那么“三位一體”防治模式主要是我國根據當前規模化的醫療衛生機構在結核病防治過程中逐漸摸索出來的防治模式,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定點醫療機構、疾病控制機構中,相互協調配合、分工明確的新型防治服務模式,在結核病的治療、防治、管理集為一體,將結核病患者的發現、治療與管理三個重要的環節規范化,系統的提高了肺結核病人的管理效率,提高了結核病的防治效果。
三位一體的結核病防治服務模式,主要的工作制度就是由結核病預防控制中心對疾病的控制制定管理規劃條例,在各級醫療機構篩查出疑似結核病患者,并轉移到定點醫療機構的結核病專科門診進行診斷與治療,對其信息進行登記,對患者及家屬實施健康教育與結核病的防治宣傳教育,對結核病初診患者實施免費臨床診斷、肺部影像學檢查、痰涂片結核桿菌培養以及結核病網上申報等一系列工作,由市疾控防疫中心負責結核病的系統的控制與管理工作。在對患者的治療管理上整合了資源,提高防治效果。但是在當下“三位一體”服務模式只能在慢性病防控中心、定點的結核病專科門診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發展較為成熟的區域推行,才能讓結核病患者的接診、轉診、治療、管理步驟中實現防控服務的有效對接,讓相關部門能優勢互補并且協調合作,讓結核病得到有效的控制,防止病情的蔓延。
在本次研究中,選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12月期間收治的100例結核病初診患者,采用常規的結核病防治模式作為常規組,2018年1月至12月期間收治的100例結核病初診患者,采用“三位一體”服務模式作為實驗組。那么在兩組患者的肺結核總發病率、涂陽肺結核人數、涂陰肺結核人數、涂陽肺結核治愈率、涂陰肺結核治愈率、療效完成率方面進行數據的分析對比。結果發現在“三位一體”服務防治模式下,肺結核總發病率、涂陽肺結核數、涂陰肺結核數均低于常規組的常規防治模式;涂陽肺結核治愈率、涂陰肺結核治愈率、療效完成率都比常規組常規防治模式明顯高,兩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意義( P<0.05)。
通過本次研究,“三位一體”服務防治模式對結核病的預防與控制上有明顯的效果,降低肺結核的發病率,明顯提高了肺結核患者的治愈率,在結核病防治中“三位一體”服務模式值得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鮑武波,聶紹發.武漢市區級肺結核病防治工作模式[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15,26(1):124-126.
[2]吳智龍,鐘倩紅,郭翠弟 . 廣東省佛山市肺結核患者耐藥情況分析[J].中國防癆雜志,2016,38( 7) : 597.
[3]李濤,成詩明,杜昕.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模式與患者發現和治療管理水平分析[J].中國防癆雜志,2015,37(1):30-34.
[4]高穎龍,溫 穎,何洪濤,等.2009-2014年廣東口岸肺結核患者耐藥情況監測分析[J].中國國境衛生檢疫雜志,2016,7(1):5.
[5]沈調英.紹興市柯橋區“三位一體”結核病防治模式實踐與體會[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5, 35(12):1553-1555.